吴蜀争夺湖南
刘备求贤若渴,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兴复汉室。诸葛亮雄才大略,在隆中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尤其强调占领荆州是刘备争夺天下的关键:“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若跨有荆、益,保其崖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荆州统辖8郡,其中南阳、章陵2郡为曹操所据,南郡和江夏2郡在今湖北境内,其余武陵、长沙、桂阳、零陵4郡在今湖南境内。湖南四郡物产丰饶,是重要的军需供应地。因此,刘备同孙权对荆州的争夺,焦点在控制湖南。
208年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刘备立即遣将南征。史载:“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琦,即刘琦,原荆州刺史刘表之子。湖南4郡太守原为刘表部下,刘备推刘琦为荆州刺史,即利用其政治影响力,使湖南各郡太守纷纷归附。鉴于南征的重要性,刘备委诸葛亮以重任,“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2]208年冬,诸葛亮率军取长沙,溯湘江进至衡山、衡阳,又折向西南,直抵零陵和武陵郡。对于这段历史,有些史书有记载,也在沿途留下一些遗址。如《零陵先贤传》载:“亮时住临烝”,《湖南阳秋》卷一载:建安十三年“冬十有二月,宜城侯帅师取长沙、桂阳、零陵,诸葛亮军次于临烝”。临烝,即今衡阳市及衡南县。衡州府曾有诸葛亮宅,“在衡山县北石鼓山”。此后,诸葛亮又率军从衡阳至零陵郡境,在今城步县儒林镇留下了“诸葛城”,相传“蜀军南征,在此筑有南城,又称诸葛城”。[3]会同团河乡的“诸葛井”、靖州太阳坪乡的“诸葛桥”相传为诸葛亮扎营时所造。在武陵郡境内也留下了不少“诸葛营”遗址。“一在黔阳县,一在县东南安江,一在县南渡,名瓮城,一在县西原神乡,一在县西南托口。相传俱诸葛亮屯兵处。”[4]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也控制了桂阳郡,“从事耒阳令”。[5]刘备夺取了湖南4郡,扩大了地盘,也收罗了庞统、黄忠、蒋琬、潘浚、廖立、刘封等一批文才武将。与此同时,孙权也出兵占领了长沙郡东部的浏阳、汉昌和北部的下隽县。为共同对付北面的曹操,当209年荆州牧刘琦病故时,孙权推荐刘备为荆州牧,并将南郡借予刘备管辖。但孙权对长沙的防卫却丝毫未放松。210年,孙权设立汉昌郡,辖浏阳、汉昌、下隽以及原南郡的州陵4县,由最信任的鲁肃担任太守,加强对刘备的防范。[6]
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请,领兵入川。214年,刘备攻下成都,领益州牧。翌年,孙权向刘备索取荆州,刘备答言要待取得凉州后才能归还。孙权认为“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于是置长沙、零陵、桂阳3郡长吏,却被留守荆州的关羽驱逐。孙权大怒,遣大将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领兵2万攻取荆州南三郡,并令鲁肃率军万人屯驻巴丘(今岳阳),“以御关羽”,孙权则驻湖北陆口,“为诸军节度”。[7]吕蒙、徐忠等率军入湖南,“奄袭三郡”,长沙太守廖立逃往成都,长沙陷落。孙权留吕岱镇守长沙。继而,徐忠率师取醴陵、攸等地,桂阳郡很快归顺孙吴。零陵太守郝普坚不降吴。吕蒙军阻零陵,双方相持不下。零陵县北二里有“吕蒙城”,“吴吕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惟零陵太守郝普城不下,蒙因筑城守之。”[8]
刘备得知孙权进攻湖南三郡,即率军5万出巴峡,驻公安,并令关羽将兵3万进驻益阳。孙权闻讯,使鲁肃率军万人由巴丘进屯益阳,以拒关羽。并飞书急召吕蒙舍弃零陵,还军助鲁肃。刘、孙大军隔资江对垒。某日,关羽选锐士5000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准备夜涉资江。鲁肃同诸将商议应对之策。骁将甘宁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擒!”于是鲁肃选精兵千人交给甘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寨营。”关羽素知甘宁善战,且甘宁夜间调动兵马,不知其底细,竟不敢轻率涉水强攻。后人称这处浅滩为“关侯濑”。关羽同吴军隔江对垒的遗迹近世犹存。“甘宁故垒,在益阳县南一里,又名夜月台,关侯濑北对甘宁故垒。”“关忠义故垒,在益阳县西南,建安中,关忠义屯兵于此,与鲁肃隔江相对。”
正值孙刘大军在资江对垒之时,北面曹操率军西取汉中,留守汉中的蜀将张鲁逃往巴蜀。刘备恐曹操趁机攻蜀,于是同孙权议和,双方以资江为界,长沙、桂阳二郡归孙吴,武陵、零陵仍属刘蜀。孙、刘对湖南的争夺暂告平息,吴蜀联盟继续维系。219年,刘备攻取汉中,关羽自江陵北伐曹魏,围曹仁于樊城,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为拆散孙刘联盟,使刘备首尾不能兼顾,曹操遣使结好于孙权。吕蒙建议孙权利用关羽北伐、后方空虚之机,袭取江陵,以完全占有荆州之地。于是,孙权撕毁吴蜀协议,遣吕蒙袭取江陵。曹操遣徐晁率军往救曹仁,大败关羽。由于江陵已失,关羽退走麦城(今当阳),孙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9]荆州遂为孙权所据有。为夺回荆州和替关羽报仇,刘备于221年亲率4万大军,出川东,收复巫县、秭归县,直逼江陵。孙权求和不得,派大都督陆逊领兵5万抵抗。双方战于夷陵(今宜昌)。刘备连营数百里,被陆逊用火攻破。蜀军大败,刘备乘夜突围,退至秭归,再从秭归退守白帝城(今奉节县东)。陆逊纵兵追击,连破40余营,一直打到巫县。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223年病亡。
荆州之失和蜀吴联盟的破裂,乃三国史上一重大事件。从此,刘蜀势力囿困于巴蜀一隅,难于发展,势力最弱。诸葛亮虽一再南征北伐,亦无力回天,其统一全国、复兴汉室的宏图终成泡影。
【注释】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五·诸葛亮传.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五·诸葛亮传.
[3]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穆彰阿,潘锡恩.大清一统志卷二八五·沅州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227.
[6]梁小进,杨锡贵.长沙历史风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34.
[7]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七·吴书二·孙权传.
[8]穆彰阿,潘锡恩.大清一统志卷二八三·永州府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六·关羽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