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鼓书院今又盛

石鼓书院今又盛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鼓书院今又盛衡阳市北门外,蒸、湘二水汇合处有一座海拔69米的石鼓山,因三面环水,水浪击石,其声如鼓而得名。公元1035年,宋仁宗钦赐“石鼓书院”匾额,与河南商丘睢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宋代大儒朱熹的《石鼓书院记》让“‘石鼓’有声于天下”。彭玉麟早年曾在石鼓书院叩问经义,钻研诗书。1944年6月,日寇发动长衡战役,石鼓书院毁于炮火。
石鼓书院今又盛_乡土湖南

石鼓书院今又盛

衡阳市北门外,蒸、湘二水汇合处有一座海拔69米的石鼓山,因三面环水,水浪击石,其声如鼓而得名。唐代,石鼓山“据烝、湘之会,江流环带,最为一郡佳处”。公元810年,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为书院雏形。公元997年,衡阳郡人李士真拓展其故址,兴建书院,为讲学之所。公元1035年,宋仁宗钦赐“石鼓书院”匾额,与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即应天府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南宋理学昌明,作为宣传阵地的书院随之而兴。公元1186年,部使者潘畤“始因旧址列屋数间,牓以故额,将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光宗时,宋渊“益广之,别建屋以奉先圣师之像”,添印书籍,选纳人才。[1]

唐宋以来,韩愈、周敦颐、朱熹、张栻、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等名士接踵而至,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览胜。宋代大儒朱熹的《石鼓书院记》让“‘石鼓’有声于天下”。曾国藩的劲旅湘军水师就是在演武坪和石鼓嘴练成。彭玉麟早年曾在石鼓书院叩问经义,钻研诗书。

石鼓书院在国内众多书院中特立独行,其教学以自学清修为主,执教者为王阳明、湛若水、邹守益等硕儒,院规奉行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劝诫诸生辨明义利,勿为科举功名所乱。学生亦甘于隐居孤岛,远离尘俗,布衣粗食,不屑课业。这种类似于佛教禅宗的教育理念与积极入世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书院的没落也就自然而然了。1944年6月,日寇发动长衡战役,石鼓书院毁于炮火。因石鼓山地域狭窄,发展空间不大,战后没有重建。20世纪60年代初,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视察衡阳时曾指示恢复书院。限于当时条件,只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无法恢复旧观。1998年,邮政部发行“宋代四大书院”邮票,曾派人至石鼓山考察,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以登封嵩阳书院取代之。

为及时抢救珍贵的石鼓书院文化遗产,衡阳市政府在2004年斥资兴建了占地3.18公顷的石鼓文化休闲广场,将《石鼓书院记》镌刻于花岗岩质巨型石书上,修复了古朴典雅的将军楼和行人道,树立了韩愈、朱熹、周敦颐等先贤铜像。2006年4月,衡阳市政府又招商引资按清末旧制重修石鼓书院,恢复武侯祠、七贤祠、李忠节公祠、周敦颐故居、王船山故居、大观楼、敬业堂、合江亭、棂星门等主要建筑。千年书院将重显英姿,供人凭吊。

【注释】

[1]朱熹.石鼓书院记.见:祝穆撰.方舆胜览卷二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