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湘潭民俗专家何劲歌在湘潭锦石何氏族谱中发现

湘潭民俗专家何劲歌在湘潭锦石何氏族谱中发现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王藩府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宋元不建藩屏、王室孤立的教训,在完善郡县制和卫所制的同时,还推行分封制,将皇子皇孙分封于全国各地,以拱卫王室。1402年11月,朱元璋第19子朱橞成为王府主人。王府长史虞廷纲几次谏劝,他诬陷虞廷纲诽谤亲王,将其肢解处死。蜀王之子朱悦燇避罪来长沙,被其藏于王府。他在诸王中年龄“最长且贤”,“庄敬有令誉”,颇为谨慎,1436年就藩湖广襄阳府。吉王府一时成为长沙的城中之城和城中之国。
诸王藩府_乡土湖南

诸王藩府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宋元不建藩屏、王室孤立的教训,在完善郡县制和卫所制的同时,还推行分封制,将皇子皇孙分封于全国各地,以拱卫王室。湖南“苗蛮”民族甚多,长沙、武冈、常德、衡阳等军政要地先后共有48位藩王。其中武冈和长沙最为集中,武冈有11位,长沙先后开潭王府、谷王府、襄王府和吉王府,传续10代195年。

1371年,朱元璋将其第八子朱梓封为潭王。1386年,朱梓就藩长沙。在长沙城内原元朝湖南元帅府旧址修建藩王府,置3000护卫。王府占地广阔,城垣高耸,外有城门,内有王殿官署,颇有藩王气派。据《明史·诸王列传》载,朱梓英敏好学,善作文章,常召集王府儒臣饮酒赋诗,亲自评品其高下。其时,朱元璋大兴党狱,法网森严。1391年,潭王妃於氏父兄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杀,朱梓惶恐不安,明太祖遣使安慰,召其入京。朱梓恐惧,与於氏自焚而死。第一代长沙藩王温文儒雅,竟自毁于党禁之下,令人哀叹。明初名臣夏原吉、明后期著名诗人袁宗道都曾作诗凭吊。[1]

潭王无子,封国被除,长沙藩王府邸一度冷落凄凉了十二春秋。1402年11月,朱元璋第19子朱橞成为王府主人。他曾于1392年就藩河北宣府(古上谷地),故称谷王。1402年,他在“靖难之役”中因打开南京金川城门、投靠燕王朱棣有功,徙封长沙。

“靖难之役”即燕王朱棣从其侄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的斗争。朱元璋创建明朝后,为避免皇室内部纷争,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1368年,他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惜1392年朱标病逝,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朱元璋辞世,21岁的朱允炆按明太祖遗诏继位,改元建文。朱允炆为开明君主,施仁政,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但他年少为皇,各位手握重兵的藩王非常嫉妒,朝廷与诸王间关系紧张。为加强中央集权,朱允炆实行削藩政策,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年内铲除了周王、岷王、齐王、代王、湘王五藩势力,然后将矛头直指驻北京的燕王朱棣。1399年7月,朱棣打着“靖难”旗号,起兵反叛,战争持续四年之久。1402年5月,朱棣攻破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南京皇宫大火冲天,凡忠于建文帝者惨遭杀害。朱允炆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有人说他已葬身火海,有人说他已逃出宫外,或乘船下了南洋,或骑马逃往西域。朱棣也怀疑朱允炆尚未死难,便派郑和七下西洋,派陈诚出使西域,寻找建文帝下落。600年过去了,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最近又有新发现。湘潭民俗专家何劲歌在《湘潭锦石何氏族谱》中发现,1402年明大将何福之弟何禄率部将护送建文帝从江西抚州临川逃往湘潭,先隐居于银塘,后移居于碧泉。朱允炆娶当地何氏女为妻,子嗣繁衍生息,人口日众,在锦石之阳建宗祠,称湘潭锦石何氏。其始祖何必华即朱允炆。[2]

朱橞为人奸险凶毒,就藩长沙后更是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永乐初,原户部尚书、忠诚伯茹瑺回衡山故里,途经长沙时未至王府拜谒,朱橞便上奏朱棣,陷之以罪。茹瑺因此下狱,饮药自尽。朱橞“遂益骄肆”,强夺民田,侵取公税,擅杀无辜。王府长史虞廷纲几次谏劝,他诬陷虞廷纲诽谤亲王,将其肢解处死。随着权势的扩张,朱橞的政治野心迅速膨胀。他广招亡命之徒,操习兵法战阵,打造军器战舰,与长沙卫指挥使张成、王府宦官吴智和刘信密相往还,称张成为“师尚父”,称吴、刘为“国老令公”,谋划借元宵节进京献灯之机,选壮士随同入宫,伺隙发动政变。他还致书邀约蜀王朱椿一起谋反。蜀王之子朱悦燇避罪来长沙,被其藏于王府。1417年2月,蜀王朱椿、谷王府护卫都督佥事张兴将朱橞谋叛行径上奏朝廷,明成祖朱棣将朱橞及其子醴陵郡王废为庶人,粉碎了这起政变阴谋。朱橞被废后,万念俱灰,避往长沙西北70里处深山中的宁禅寺为僧,今天望城境内的谷山由此得名。2005年,望城县蚂蚁山发掘了谷王朱橞乳母张妙寿的墓葬,出土银币、铜镜、玛瑙等器物以及纸质书籍《太上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3]

谷王废罢之后,长沙王府又两换门庭。1429年,已故仁宗朱高炽第八子襄献王朱瞻墡就藩长沙。他在诸王中年龄“最长且贤”,“庄敬有令誉”,颇为谨慎,1436年就藩湖广襄阳府。1478年,20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第七子吉王朱见浚就藩长沙。他对王府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工役浩繁,财费巨万,民不堪命”。[4]据载,吉王府“广袤若干里”,有四座城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门外有一座五楹石坊,上刻“藩屏王城”。四门建有营房,驻扎甲士1769户,专门充当仪仗护卫的仪卫司衙门就叫司门口。王城内有承运殿、书院、祠庙、仓库,外有长史司、仪卫司、审理所、纪善所等官署。[5]湘江边建有藩城堤以御洪水。现在八角亭、走马楼、藩正街等地都在藩王府内,是吉王出巡、驻足之处。他在府内营建花园,园内堆有“紫金山”,开浚万春池,后人称之为“四方塘”。宫阙台阁、亭榭池塘占据了大半个长沙城,以至“城内地方半属王府”。王府禁地,长沙府县官员、巡捕“不得擅侵”。藩府倚仗权势自行其政,甚至干预地方政务,“以掣有司之肘”;“奸人出没其间”,地方官亦“莫可究诘”。吉王府一时成为长沙的城中之城和城中之国。

1643年,张献忠率“大西”农民军挺进湖南,攻克长沙。存在了167年的吉王府土崩瓦解,明朝降将洪承畴不顾故主遗封,拆下藩府的砖石修筑了城墙。吉王朱慈煃仓皇逃往衡州、永州、广西等地,国亡后死于缅甸。吉王朱翊img37庶子朱万世逃往宁乡,为隐匿避祸,将“吉”字加“冂”,改姓“周”。清末,宁乡石家湾煤矿工人周达武投入左宗棠部下,以军功先后任四川、贵州、甘肃提督,后来周达武买下长沙城北蜕园以为休憩之所,这是当时省城首屈一指的苏式园林。民国成立,周达武次子周家纯呈上家谱,请求湖南督军府批准复姓,改名朱剑凡。朱剑凡乐于揽天下英才而教之,将蜕园捐赠周南女中作校舍,至今尚有剑凡堂,真可谓“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除长沙外,武冈藩王势力较为集中。武冈藩王府的开基者为朱楩。朱楩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周妃所生的庶第18子,1392年他始封为岷王,建国于岷州(今甘肃岷县)。1399年被建文帝废为庶人,远徙福建漳州。朱棣称帝后,他恢复爵位,开府云南,1408年被削除护卫、官属。1425年4月,他从云南北迁至宝庆府武冈州开王府,直至1450年去世,谥为庄,史称岷庄王。[7]1451年,岷庄王之子广通王朱徽煠和阳宗王朱徽焟借苗瑶势力策划叛乱。朱徽煠遣武冈州民段友洪和苗瑶起义首领蒙能、陈添仔等联络,“诱诸苗以银印币,使发兵攻武冈”,[8]敕封都廒寨苗首杨友伯为“灵武侯”,封天柱寨苗首金龙为“钦武侯”,赐横岭洞苗首吴英头等银牌。朱徽焟亦派家人李祥协与段友洪召诱苗兵。后来事情败露,朱徽煠和朱徽焟被贬为庶人,押入京城幽禁终身。武冈藩王由朱徽煣继位,史称岷恭王,以后又有顺王朱音img38、简王朱膺銔、靖王朱彦汰、康王朱誉荣、宪王朱定燿、岷王朱禋洪和岷王朱企崟等继承王位,并先后有王子封为江川、广通、南渭、安昌、充城、黎山、沙阳、唐年、南安、南丰、建德、遂安、长寿、绥宁、南漳、祁阳、广济、青林、常宁郡王。在此期间,武冈王都不断扩建,享有“武冈城墙甲天下”的美誉。武冈城墙始建于宋。1371年,江阴侯吴良主修内城,长774丈,高2丈,顶阔8尺。1548年,岷康王朱誉荣建小王城,长270丈。1567年,宝庆府同知段有学、武冈知州蒋时谟增筑外城,长736丈,高1丈,顶阔8尺,垛头高8尺。其后屡经修葺。三城北高南低,似巨环相连,总长1780丈,计5874米。城垣均为方条形青石砌筑,上筑战楼760间,建城楼13座、大小炮台54座。桂王朱由榔建立政权,曾将都城从广西全州迁至武冈。武冈城内曾有“兴龙”、“攀龙”、“骧龙”、“游龙”和“化龙”5座桥,民间流传“五龙不出城”的传说。现残存城门4座(济川门、清渠门、迎恩门、庆成门)、西水门1座及城垣4段,长1450米。

岷王后裔在武冈共生息218年,直到1643年,张献忠义军攻入武冈,岷王被杀,朱氏家族四散逃离,其中一支逃至长沙棠坡(今长沙安沙镇和平村)。在其后几百年间,他们又白手起家,艰难创业,直到近代才有起色。1848年,湖南粮食丰收,谷价降至千钱三石,棠坡朱昌琳(字雨田)认为谷贱伤农,来年肯定会粮食减产,于是倾其所有大量购入。次年天灾,粮价飞涨10倍。朱昌琳将粮食全部抛售,获利颇丰。此后,他又转贩盐茶,设钱庄,开矿业,成为长沙首富,修筑朱家花园,“登之,可极尽岳麓湘江之胜,名于是邦矣”。朱昌琳暴富后,乐善好施,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并疏浚新河,赈济灾民,被誉为“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

此外,明宪宗第13子荣庄王朱祐枢在常德开荣王府,并分封福宁、惠安、永春、富城、贵溪、肇庆等郡王。1956年,在德山发掘了荣恭王朱翊img39及其李、杨二妃之墓。宫殿式墓穴结构庞大,宽17米,长13米,高6米,分前后两室。[9]1499年,雍靖王朱祐枟就藩衡州府。1507年,王薨,无子,封除。1627年,神宗第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就藩衡州府,并置安仁、永明、永兴、新田、江华、嘉善等郡王。1643年,张献忠攻陷衡州,桂端王朱常瀛逃往广西,1645年薨于苍梧。其子永明郡王朱由榔继位,1646年于肇庆建立政权,国号永历。1659年朱由榔被缅甸人俘虏。1660年,清军抵达中缅边境,缅人交出朱由榔。翌年,朱由榔死于云南,子嗣皆降。

藩王的封置加强了明王朝对湖南地区的统治,个别藩王也有些作为。如吉简王朱见浚刻《四书集注》36卷,在岳麓书院刻《先圣图》、《尚书》以授学者;第六代吉王朱翊銮刻《二十家子书》28卷,尤为精品。[10]但藩王府的设置,给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按明制,皇子称亲王,每年禄米1万石;皇孙称郡王,禄米2000石;皇曾孙称镇国将军,禄米1000石。明初诸王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特权,每王府有左右王相、左右王傅各1人,参军、纪善各1人,录事2人。王府还有护卫指挥使司,下辖3护卫和2 000户所,满员兵额约1.9万人。皇家子弟向来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封王后妃嫔成群,侍从众多,还有大批属官、卫士,衣食用度、开支浩大。明初潭王就藩,岁禄万石,即从长沙租赋中划给。吉王初封,“奏立王庄”,占田3万多亩,“每亩纳银四分”,至万历年间增至4.6万亩。常德荣王曾“乞辰州、常德田二千顷、山场八百里、民舍市廛千余间”,“悉予之”。[11]藩王庄园占地日多,但朝廷粮赋不减,地方官府将其分摊匀派至百姓头上。此外,王府还经常向百姓强派各种供支和劳役。明中后期朝廷财政拮据,诸王支出繁浩,以“长沙地土广阔,出产谷粟”,加派荆、辽、荣、楚、岷5王府禄米和襄王府柴薪,共值银8万多两。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员亦怨声载道:“宗藩日盛”,“长沙之民不胜其苦矣!”[12]武冈岷藩王朱企铠横征暴敛,恣行无忌,极淫且侈,夺民妻女无数。武冈百姓不敢在白天娶亲完婚,改在夜间迎娶,遂有“火把迎亲”之俗流传至今。

【注释】

[1]梁小进,杨锡贵.长沙历史风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33.

[2]明建文帝落籍湘潭.长沙晚报,2006-10-02.

[3]蚂蚁山明墓88件宝贝亮相.东方新报,2006-02-14.

[4]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四·列传八二·林俊.

[5]雷起龙修,吴道行纂.崇祯长沙府志卷六·建置.

[6]李腾芳.长沙王墓志铭.见:郑佳明.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502.

[7]刘佑平.中华姓氏通书·朱姓.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

[8]张廷玉.明史卷一一八·列传六·诸王三.

[9]吴芬清.湖南旅游大全.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1:401.

[10]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524.

[11]卞宝第,李瀚章等.光绪湖南通志卷九九·名宦八.

[12]雷起龙修,吴道行纂.崇祯长沙府志卷八·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