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
岳阳县张谷英镇东侧渭洞笔架山下有张谷英村,这是我国目前由同一姓氏聚族而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集建筑、民俗、宗亲、耕读诸种文化于一体,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2001年,张谷英村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1]
据岳阳渭洞张氏族谱记载,张谷英曾任江西南昌指挥使,为朱元璋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朱元璋即位后大杀功臣,曾为其打下半壁江山的徐达亦未能幸免。一代儒将张谷英洞察时局,急流勇退,携家眷解甲归田。他请地师沿途定盘择地。某日,他们来到了幕阜山渭洞一个环山盆地,盆地中央有小山,状如龙头,山左右有小溪围绕,在前方汇合,不远处有一直径约3米的天然巨石,宛若二龙抢珠。地师说这是一处“主丁”的风水宝地。张谷英于是率家人落籍隐居于此,600年来,繁衍27代。目前,张谷英村658户2000多人全为张氏后裔。张谷英村主体建筑群三面环绕龙头山,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定型于清嘉庆年间,现存屋宇1732间,其中厅堂237个、礼堂1个、学堂10间、住房1484间,总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张谷英村建筑群以其规模大、风格奇、艺术美而饮誉海内外,具有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分则自成庭院,合则贯为一体”。村内所有房屋檐廊衔接,天井相连,各家厅堂卧室既明显区别又浑然一体,形同迷宫。上新屋、当大门、潘家冲三栋门庭保存最好,主庭高壁厚檐,囤屋层层相因,错落有致,总体布局对称均衡,呈“丰”字结构。大屋场内,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堂屋、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以及与厢房、耳房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同时,各家庭又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显得完整而宁静,这是家族融洽亲和的表征。人与生活、人与自然在这里达成了一种默契,形成一种难得的“天人合一”的和谐。
二是“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村内共有206个天井,大的有22平方米,小的仅2平方米。天井集采光、通风和排水三大功能于一体。天井周墙和底部均用长条花岗岩和青砖砌成,有两个小小的排水口,排水管道则暗设地下。这是根据风水学“山管人丁水管财,财宜藏而不宜泄”的原则巧妙设计而成。所有天井的雨水经地下排水管顺流至大门口天井,然后左右分流,汇入烟火塘或渭溪河。古村共有9口水井,终年高出河面1.5米,大雨不溢,干旱不枯。[2]溪上架有47座大小石桥,沿溪铺有青石小径,沿途檐廊相接,鳞次栉比,楼阁参差,复道纵横。长廊与相连的60条巷道总长1459米,将村内所有厅堂联成一体,不管天晴下雨,往来方便。[3]
三是“雕梁画栋,妙趣横生”。张谷英村建筑群建材以木料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木上雕花,石上刻字,处处皆画,移步换景,3000处雕刻无一雷同,栩栩如生,或凝练浑朴,或婉约清癯,与大屋风格相得益彰,堪称民俗艺术的“民间故宫”。雕刻融汇儒、释、道三种文化,石刻结实厚重,富有力度;木雕精致流畅,充满情趣。它们经历数百年风霜雨露,仍然不弯不裂,完好如初。雕刻图案多为花鸟人物、福禄寿喜之类,以田园生活、耕读传家、忠孝节义和淡泊明志为主题,很少涉及金钱之类,体现了张氏重在修身养性、安贫乐道的教化理念。
张谷英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大宅子,还为后人开创了耕读为本、尊儒重道的家风。“兴门第不如兴学第,振书声然后振家声。”《张氏族谱》家训云:“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贤”,“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误”。在长期的熏陶教化下,张谷英村形成了“以读书为荣,以不识字为耻”的民风。第五进西边的“青云楼”是张氏培养人才的摇篮,张氏世代在此耕读持家,洗净泥腿进屋苦读,读罢诗书又扶起粪桶劳作。“世业崇儒”的齐家治族之道使张谷英村知书达理、喜好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形成一种大山深处特有的耕读文化。在这个闭塞的古村落,明清两朝先后考取进士1名、举人7名、贡生6名、秀才45名、太学生33名。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这里又走出了200多名大学生、2名博士以及1名留英博士后,可谓人才辈出。在今天的张谷英村的婚庆或葬礼上,还有族人齐声吟唱《诗经·关雎》、《诗经·蓼莪》的场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张谷英村习武成风,村民个个身怀武艺,可谓文武双全。孝友传家和凡事忍为先的“百忍家风”使张谷英村民风淳朴,接人待物非常热情,俨然陶渊明笔下的“秦人古村”。
【注释】
[1]张谷英村荣登红榜.湖南日报,2003-11-30.
[2]陈征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南方日报,2003-12-03.
[3]匡莉芳.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古老神秘的张谷英村.红网,2004-04-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