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年·拜年·拜年帖

过年·拜年·拜年帖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年·拜年·拜年帖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旦”,俗称“新年”、“新春”,现称“春节”,雁荡人叫“过年”。次日清晨,相互贺喜,叫“拜年”。封建时代,士大夫自诩清高,不肯亲自登门拜年,以互送拜年帖代替。拜年帖历代不断变异,名称也有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雁荡乡村组织了“拜年队”,敲锣打鼓地到烈军属家里拜年,贴春联,赠送慰问信。
过年·拜年·拜年帖_雁荡风物

过年·拜年·拜年帖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旦”,俗称“新年”、“新春”,现称“春节”,雁荡人叫“过年”。

“过年”的来历有一则神话。相传远古时,有一种狼头扁尾四足的怪兽,名叫“年”,平时躲在深山老林(一说深海)里,每逢除夜出来伤人害畜,极其凶残。开始,人们把猪头羊头狗头丢在门外,让“年”饱餐一顿后离开,以保人畜平安。后来,发现“年”怕火,惧红,畏响声,于是就在庭院里烧火堆,叫“庭燎”;在门上贴红帛,叫“春帖”;把带节的竹子丢进火里烧出哔剥声,叫“爆竿”,如此通宵达旦,终于把“年”吓跑了。次日清晨,相互贺喜,叫“拜年”。因此,民间把除夜叫做“年关”,意思是逃过“年”的伤害如同过关一样,欢度春节叫“过年”。古老的驱“年”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贴春联、放爆竹、围炉守岁和拜年等年俗,至今盛行不衰。

雁荡人家过年时要贴春联,放爆仗。每逢大年初一凌晨,家家开门放爆竹,谓“开门炮”,象征“早进财”。晨起开门后,忌再重行关门,忌向门外泼水、扫地、倒便桶。是日,男女老幼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农民不干活,商家不经商,妇女不缝纫,俗忌剪裁、砍伐,忌诅咒骂人,不打骂孩子。喜行善乐施、修桥铺路、进庙烧香。三餐吃得好好的,早晨吃除夕煮到大年初一的粽子,中餐吃年糕,晚上吃白米饭。民间娱乐有象棋、扑克、麻将、看戏、游山玩水等,一般都不远行。旧时初二或初三早上,各家各户都要举行向天祭祀仪式,称为“接佛落地”。此后,一切禁忌解除,商家先后开门营业。

拜年,古时又叫“贺年”、“贺岁”、“拜节”等,是古今盛行的新年节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宋代柴萼《梵天庐丛录》载:“男女依次拜家长辈,主者率卑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雁荡人家大年初一早起,幼辈向父母及长辈拜年。平辈互相拱手拜年,互致“新年好”、“恭喜发财”等贺词。除丧家在初一二举行吊唁外,一般人家都在初三开始至月半,外出向亲友拜年。新婚夫妻初次到岳家拜年,叫“拜头年”;后辈到丧事人家拜年,叫“拜新年”;平辈回拜叫“回年”。拜年时,必提篮携包带礼品前往。礼篮内有一把绿豆面,也有用小面(粉干)。有一只斧头形的纸包,包内放桂圆、荔枝、元枣、柿饼等类干果,俗称“纸蓬包”。篮底还有当地出产的时鲜物品,海边人用鲜蛏、泥蚶、带鱼等,山里人用冬笋、鲜猪肉等。拜年客到来,主人要招待茶点、点心。这碗点心一般为炒年糕,大半碗是虾干、蛏干、螟蜅干、金针、冬笋、蛎勾、鲜肉、鸡蛋等配料。当天拜年客来得多的人家,中午还要留吃新年酒。带孩子拜年,要给孩子压岁钱,又称“压肚兜”。礼篮内绿豆面、纸蓬包留着,回拜时送回,篮底礼物要换新。拜年客回家,礼篮内要放冬米糖、芝麻糖、番薯饯、甘蔗、花生、荸荠等糖果或水果,称为“回篮”。我国宝岛台湾称拜年为“走春”,要互说吉利话,主人用九龙盘或木盆装糖果请客,以鸡蛋、莲子、红枣煮成的甜茶招待。藏族同胞拜年时要敬献哈达。回族同胞拜年时要互送香油。布依族男女青年互相串门拜年,结伴游玩,尽兴方归。

封建时代,士大夫自诩清高,不肯亲自登门拜年,以互送拜年帖代替。拜年帖,现代俗称“贺年片”、“贺卡”,上边除了写有姓名、别号、籍贯、官职外,还有“恭贺春禧”、“敬祀年禧”等吉祥语。拜年帖,源于汉代的“谒”。谒,“以札书姓名”,原为下属晋见上司时用,是一种原始的名片。拜年帖历代不断变异,名称也有变化。赵翼《陔余丛考》载,西汉时无纸,削木书字,故又称“刺”、“名刺”。后来,在织锦上绣红绒字,叫“衣帖”。东汉时,以纸代木,称为“名纸”,六朝时简称“名”。唐代叫“门状”,宋时还别称“手刺”、“牒片”,明清时曾称“寸楮”、“红单”等。诸人获《坚瓠集》载:“拜年帖初用古简,写有称呼。康熙年间易为红单,仅书某人拜贺字样,以便通用。”

唐宋时,士大夫和文人雅士之间,盛行互送拜年帖,称为“飞帖”、“送门状”。宋朝周煇《清波杂志》载:“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一般士大夫只差细仆持名刺代往,曰为飞帖。”《良斋杂记》载:“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状,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有帖到而人不到者,宋时已然。”《吴郡志》中也有“互相投帖,以多为贵者”记载。清代范来宗《拜年诗》:“走贺纷闻岁龠更,素非识面也关情。添丁夸列怀中刺,过午飞留簿上名。”古时送拜年帖闹出了不少笑话。周密《癸辛杂识·送刺》中有一则笑话:有一年春节,有个名叫吴四丈的人,一时无仆役可送名刺。正在门前徘徊时,适逢友人沈子公的仆人送名刺来。他拿过名刺一看,千篇一律。于是灵机一动,一边热情地请沈家仆人喝酒,一边偷偷地换上自己的名刺。沈家仆人没有发觉,仍然到处投送,其实送的都是吴四丈的名刺,一时传为笑谈。可见,当时送门状已流为虚应故事的一种客套。文征明作有一首《拜年》诗:“不求见面唯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间嫌简不嫌虚。”真是一诗切中时弊。

新中国成立后,雁荡乡村组织了“拜年队”,敲锣打鼓地到烈军属家里拜年,贴春联,赠送慰问信。近年来,虽然提着名酒、保健品拜年的人还很多。但是,城乡先后兴起了“新春团拜”、“贺卡拜年”、“电话拜年”、“有奖明信片拜年”、“手机短信息拜年”、“QQ伊妹儿拜年”、网络贺卡等,与时俱进,别有一番情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