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踏青·扫墓·放风筝

踏青·扫墓·放风筝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踏青·扫墓·放风筝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正是踏青的好时光。秦后,在清明节前后扫墓。明清时,扫墓尤盛。清明扫墓,是古今盛行的民间习俗,是中华民族敬老祭祖的传统美德。风筝,又称“风鸢”、“纸鸢”、“纸鹞”,源于我国。相传韩信剖篾扎架,糊帛引线,放飞升空,发明了风鸢,用来估测未央宫的方位,欲以凿地道攻入。唐时,风筝始为玩具。大龙筝可长达百米,超微型蝶筝可装入火柴盒内。
踏青·扫墓·放风筝_雁荡风物

踏青·扫墓·放风筝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正是踏青的好时光。

踏青,历史悠久。魏晋时,在读书人中流行一种名叫“春禊”、“修禊”的活动,类似后来的踏青。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兰亭集序》,就记述了绍兴兰亭一次春禊活动的盛况。江总有诗:“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

唐宋时,踏青盛行。唐朝皇帝也爱踏青,常带着后妃嫔娥与文武大臣“幸昆明池踏青”。吴融《上巳日花下闲看》诗:“十里香尘扑马飞,碧莲峰下踏青时。云环照水和花重,罗袖招风惹絮迟。可使无心邀妩媚,还应有泪忆表熙。如烟如梦争寻得,溪柳回头万万丝。”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句。当时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游冶”,陈子昂有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李白有“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句。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当时都城汴梁踏青的盛况。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节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吴稚信《苏堤清明即事》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杨万里有诗:“女唱儿歌去踏青,阿婆笑语伴渠行。”张武子有“帖帖平瑚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句。

祖国疆域辽阔,各地春天到来有先后,踏青时间有早迟。广东、云南等地,春节时就开始踏青。冯应京《月令广义》:“正月初八踏青游冶。”据《岁华纪丽谱》载,福建、江西一带“二月二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李淖《秦中岁时记》载,陕西、甘肃地区习惯“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明踏青,《武林旧事》就说“(探春)至禁烟(清明前一日)为最盛”。最迟要算北京地区了,沈榜《宛署杂记》载:“端午日,士人相约携酒果游赏天坛松林、高梁桥柳林、德胜门内水关、安定门外满井,名踏青。”这是说北京流行端午踏青。

踏青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踏青时,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开拓襟怀,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振奋精神,增长知识,激发创造能力。踏青时,走路,跑步,爬山,涉水,强身健体。

扫墓,又叫“祭墓”,周代已有。秦后,在清明节前后扫墓。汉代称“上陵”、“上坟”,民间祭扫祖坟,帝王祭拜先皇陵园。唐宋时,叫“上墓”、“上冢”。唐开元二十年(732),朝廷下令“寒食上墓”,太学放假三天。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武周高翥《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黄庭坚有“佳节清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句。明清时,扫墓尤盛。《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行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盖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清代家日新《纸钱诗》:“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寒云满天风刮地,片片纸钱吹忽至。纸钱虽多人不拾,寒难易衣饥换食。”

雁荡人家盛行清明上坟。《乐清县志》载:“(清明)扫墓而祭,远者乘舟,因以游冶聚饮。尽日而返。”清明,凡有宗祠且有族产的大族,都要祭始祖或房祖,俗称“上太公坟”。祭祖毕,就在宗祠里大摆酒筵,邀请族人聚饮,叫“办清明”。一般大姓宗族都有祖上传下的宗田宗产,每年由族人轮流负责管理,每岁收入,用于操办“清明酒”。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一度废止,近年有些恢复。清明日,家长携子孙带板耜、扫帚、畚箕等上山,铲除野草,打扫坟墓,从坟外掘土培于坟头,俗称“加土”。然后点香烛,放炮仗,焚化金银纸箔,众人在坟前跪拜。扫墓毕,要折几枝松枝、杜鹃花带回家,象征福禄长寿,子孙满堂,家道兴旺,如山花烂漫。现在,城乡开始流行送花篮祭祖。

每逢清明,学校师生怀揣祭文,手捧鲜花,抬着花圈,前往革命烈士陵园,祭拜革命先烈,表示敬仰和怀念之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千里迢迢返乡,纷纷前往陕西黄帝陵、轩辕庙祭祖,表达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清明扫墓,是古今盛行的民间习俗,是中华民族敬老祭祖的传统美德。

清明时节,在绿野芳原上空,绚丽多姿的风筝,龙腾虎跃,燕飞蝶舞,吸引了多少行人驻足仰首观看。

风筝,又称“风鸢”、“纸鸢”、“纸鹞”,源于我国。先秦时,鲁班、墨翟制过原始风筝木鸢。相传韩信剖篾扎架,糊帛引线,放飞升空,发明了风鸢,用来估测未央宫的方位,欲以凿地道攻入。韩信还用风鸢载人飞到被困在垓下的楚营上空,唱起楚歌涣散军心,给后世留下了“四面楚歌”的心理战佳话。唐时,风筝始为玩具。《询刍录》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称风筝。”南宋时,杭州盛行“斗风筝”。《武林旧事》载:“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明清时,风筝盛极一时。《北京竹枝词》:“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风筝造型精美,品种多样,可分为硬膀型、软膀型、水桶型和排子型四大类,品种有人物、动物、物品等。大龙筝可长达百米,超微型蝶筝可装入火柴盒内。风筝曾在战争、生产、科学实验中起过神奇的作用。我国风筝很早就传入朝鲜、日本和东南亚、阿拉伯诸国,不少国家常举办国际风筝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学》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