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长兴人在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习俗。划龙船长兴县太湖沿岸的划龙船活动,源远流长。现在的长兴,每年端午节都会在县行政中心门口举行划龙舟比赛。知识链接古代端午节习俗躲端午端午节习俗,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午”。
端午节习俗_长兴人物风俗

四、端午节习俗

画 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民间认为雄黄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戴香包

img64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柰、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两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会挂艾草、菖蒲。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形,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做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img65

吃粽子、吃五黄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午,那儿端午,处处都端午。”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口味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叶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枣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长兴人包得最多的是肉粽、赤豆粽、蜜枣粽。

长兴人在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

划龙船

长兴县太湖沿岸的划龙船活动,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沿太湖一带,属吴越氏部落。他们相信,氏族和“龙”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所以“龙”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以后,他们在孩子生下来时就给绣龙文身。并且在每年的一定季节,要用划龙船的活动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繁衍。

自从屈原投汨罗江后,这种“划龙船”渐渐演变为凭吊屈原的活动了。

img66

扎龙船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选定一只小巧活络的农船,抬上岸,船头上用竹篾扎起龙头,彩绸花纸糊其上,里面龙眼、龙舌、龙珠一应齐全。龙头前面设有龙太子或观音娘娘。船舱上搭上平顶棚,上面配上彩旗、花朵等不一。船的边沿用布或绸遮掩,使划龙船的人隐蔽在内,后艄上高高竖起一面杏黄旗,上面书写“楚国遗风”和所扮龙船者的村名或人名。

下水后,船舱里放进大石块,使船身下沉至水抵船沿为度。

参加划龙船的人都是会水性的男子,约八至十二人不等。他们手握划桨分坐船沿两旁,船舱中间一个打鼓一个敲锣,船尾两人,一个掌板刀(作舵用),一个坐艄。这坐艄人系村上较有声望的老者。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都在蚕茧、豆、麦熟稔的年份扎龙船的。假如某村要扎龙船,那么从四月下旬开始,就要奔波忙碌起来。农历五月初一、二、三、四就开始在附近村庄试划,初五那天最为热闹,几乎遍及划行范围内的每个地方,初六才结束。

划龙船是在有节奏的鼓乐声中进行着,装点在船上的龙头微微翘起,龙嘴张开,龙珠转动。龙船在锣鼓声中很有节拍、整齐划桨动作影响下,船身一起一落地向前行进,那时龙头也沿着水面颠簸,大有吞云吐雾之势,加上船后杏黄旗迎风飘拂,十分壮观。

img67

农历五月初五,河港里时常可以看到五彩的龙船,港滩边、河岸上站满男女老少,热烈欢迎龙舟的到来。村上人家为了祝贺与答谢,纷纷端来盛有新豆、新麦的小盘,甚至整坛黄酒,立在岸边,等到龙船靠岸打旋(俗称“打招”)时,就双手捧给划龙舟的,作为庆贺的礼物,如遇到数只龙船同时到达就会出现争着抢盘的情景。

初五晚上,村上人要送礼给主事者或扎龙船的主东。初六大宴龙船酒,叫作“谢龙头”。因划龙船时值麦、豆、蚕茧收获季节,尤其是太湖边岸蚕桑发达,故“谢龙头”又兼“谢蚕花”。

这股古风,时断时续,时兴时衰。“文革”期间,被当作“四旧”禁止。偶有龙船出现,其所扎的方法也略有改变。龙太子或观音娘娘,由领袖像代替,杏黄旗改作红旗,“楚国遗风”也改作时兴的标语了。现在的长兴,每年端午节都会在县行政中心门口举行划龙舟比赛。

知识链接

古代端午节习俗

躲端午

端午节习俗,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午”。俗以五月、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此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有“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有《滦州志》的“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划龙舟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又有《九歌·湘君》中“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驾驭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也有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采 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地区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脓疮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楼或屑,以泛酒。”(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一起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酒也颇有益。

跳钟馗

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端午射箭

《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

打马球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联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蹬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