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旅游与民俗的关系
旅游是一种离开自己的居所到异地他乡作短期停留的活动。异地的风光,特别是异地的民俗风情,无不给旅游者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享受,没有一种旅游行为能够游离民俗文化而存在。旅游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旅游为民俗资料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他们借助到全国各地的游历,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增广见识,结交学友。大量的游记文献就是他们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采风问俗、旅游考察而写下的旅行实录。其中,就有大量的风俗资料。晋法显的《佛国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游记著作。399年(晋隆安三年),法显与慧景等人离开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踏上西行求佛游学之路,经河西走廊,取道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到达印度。412年(晋义熙八年),法显等由海道东归。回国后,法显将前后14年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所见所闻,如山川、城池、民俗等,著成《佛国记》。它是研究5世纪中外交通、西域民俗的重要史料。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更是以其记录游历地区之广,对山川源流、地形地貌、民情风俗、民族关系记载之详而著称于世,成为研究明代历史、地理、风俗史的必读书。
浩如烟海的历代游记文献不仅是我国旅游发展历史的见证,而且为我国保存了大量不同朝代的民俗资料,为今天民俗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旅游丰富了民俗内容
中国旅游的历史相当久远。出游的人群,在古代基本上有两类:一是士人仕宦,二是宗教布道者及其信徒;现代则涉及各行各业,士、农、工、商,包括为消遣、事务、健康而出行者,为公务、会议而出行者,为商业、学习而出行者等等。他们在长期的旅游活动中,逐渐形成模式化的旅游行为和旅游思维模式,并经久传承,成为民俗的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的旅游民俗,是在交通不便、行路难、路途充满危险的背景下形成的,旅游者的旅游心理、旅行习惯、旅游观念和旅行程式等都充满神秘、慎重色彩,处处表现出旅游者对平安的企盼。
现代旅游已是大众化的行为、社会的风尚。它的民俗意识正向安全、便捷、健康、娱乐方向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进步,旅游民俗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旅游对中国民俗的贡献也一定愈来愈大。
(三)察风观俗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民俗的作用,把民俗看做一面镜子,以此了解民间疾苦、生活状况,考察政治得失。早在周朝,周天子就设置“輶轩之使”,出使四方,负责收集天下民俗善恶,以观政绩。汉代置“风俗使”“乐府令”,出巡四方,观览民俗。大凡历史上政治清明之世,无不与重视民俗观察有关。
察风观俗,是历代统治者实施和巩固统治之道,同时又为统治者巡游天下的理由。中国古代,上自帝王,下至府县仕宦,以“观风察俗,与民同乐”“祭神禳灾”等说辞进行旅游的例子不胜枚举。宋朝著名学者范成大一生为官,酷爱旅游,自号“佳山水”。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后,他受奸佞排挤,被派到西南边地外任。期间,他借察风问俗之机,游历了静江(今广西桂林市)、成都等地,并写了一部集方志、游记于一体的著作《桂海虞衡志》。清代著名地理学家、方志学家洪亮吉也热衷旅游,47岁时任贵州学政,为通晓当地山川形势、民情风俗,游历了贵州十二府州,一时传为佳话。采风问俗既推动了旅游发展,又丰富了民俗资料,增添了旅游资源。
(四)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
民俗丰富了旅游者的文化知识,使旅游者得到精神享受。恩格斯曾把人的生活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表现自己三方面。旅游显然不属于生存需要的范畴,它已经超出人类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旅游是一种以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的获得为目的的、较高层次的人类文化生活。旅游者出游,固然有吃、穿、住等生理方面的基本需求,但更主要的是追求享受。这种享受既有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物欲”方面,又有自然景观的自然美的“眼福”方面,还有人文景观的“文化陶冶”方面。
从现今旅游发展的方向看,文化享受日益成为旅游者的第一旅游需要。我国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同一民族的不同区域,民俗也有差异。民俗文化的差异性吸引着旅游者(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旅游地去旅游,旅游地的民俗成了旅游者十分重要的观赏内容之一。旅游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的一种观赏行为,又是一次对旅游地的认知过程。民俗既反映了旅游地的历史,又体现了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考察旅游地的民俗,阅读有关民俗图书,可以帮助旅游者扩大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增加旅游的兴趣和愉悦度。
(五)民俗能为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
旅游活动的中心内容之一就是游览观光旅游景点。在中国即将跨进世纪的日子里,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保护固有的旅游景点、景区的生态平衡,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建设新的旅游景点,成为各地迫切的任务。随着新世纪“文化旅游热”的到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民俗的形象再现,更能激发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的好奇心。因此,有必要加强民俗资料的发掘、研究,加大民俗开发的投入,加快民俗文化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旅游在发展,民俗在演进,我们更应重视发挥民俗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民俗与旅游最佳的结合点就是发展民俗旅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