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俗服饰的流变
中国服饰有两大类型:一是官府服饰,二是平民服饰。属民俗范畴的服饰是平民服饰。民俗服饰在历史上的基本特点是阔袖长袍、温文尔雅,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与约束,但每个朝代又都有相应的特点。
(一)先秦时期
我们的先民早在旧石器时代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那时还没有服装,人们仅以树叶、蔓草遮体。到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发明了纺轮、骨针,纺造粗衣麻布,揭开了我国服饰发展的序幕。
商周时期,人们的服饰较为俭朴。服装多用粗布、毛褐,质料多为麻、兽毛、兽皮。服制为上衣、下裳。上衣长至膝、紧窄、袖小,下裳分两片,一片蔽前,一片蔽后。衣裳间束带。女服与男子基本相同,但多了一条长过膝的檐。《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中的襜就是女子的围裙。首服,男子扎巾、戴帽;女子插笄,冬用帽、巾。足衣为舄屦——以木为底,葛、麻布为面,冬用兽皮。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服饰民俗发生了很大变化。服饰形制一改上衣下裳的两段式,形成一体围裹全身的深衣。因其形制简便、穿着适体、全蔽两股阴私而深受欢迎。不仅是便服、礼服以至祭服皆流行深衣,上至国君,下及婢奴无不穿着。当时以麻布为寻常衣料。夏日御暑以葛布,因为葛布较麻布更为爽健。只有经济条件好的老人才穿帛衣。至于冬日,国君、将相乃至士大夫、庶人都有裘皮之服。
这里还应指出的是,春秋战国是中国上古社会的转型期,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服饰民俗,各国都因地制宜,“各殊其俗”。在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华夏族也吸收了胡服的长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著名的范例。
(二)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在“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思想指导下,兼收六国的车旗服饰,规制了包括服饰在内的典章文物制度。
汉承秦制,又有了进步。秦汉男子多用袍衫。袍衫原本内衣,穿时外加罩衣。秦始皇规定庶人着白袍。汉承秦制,袍由内衣变为外衣,并在领、袖等部位缀边缘,至东汉还被当做礼服。有的以粗帛制,有的以纱做。禅衣也是这时男子的常服,多用麻布制成。士宦在家燕居时袍衫脱掉,常穿此服,又可做袍衫之衬衣。秦汉普通男子爱穿大襟窄袖短衣、长裤,裤脚卷起或扎裹腿肚以便劳作。夏日裸上身,下穿犊鼻裤。汉代妇女服装以深衣、襦裙为主。深衣宽袍大袖,腰身裹紧,下摆肥大而拖地,胸前绕襟层数普遍增加。襦裙即襦与裙。襦为长至腰间的短上衣,下必配裙。汉裙以绢、布四幅、五幅至八幅连接,每幅上窄下阔,不修边缘。穿时围裹腰身,成为围裙。
汉代妇女以梳髻为尚。贵妇人家假髻上还插有“六笄”“步摇”等金银饰物,下垂珠宝花饰。奴婢、庶女则不用或少用步摇,髻上多系帻巾。男子首服多用方巾包扎,时称巾帻。足衣形制很多,有皮履、帛履、齿屐等。先秦的履,在汉时已称鞋,多为皮革制造。皮履有点像皮筒子,做成宕口,鞋口施带,穿入系带。
总的来说,秦汉服饰除首服外,男女服装差异不大,但服装图饰之典雅,色彩之丰富已大大超越前代。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种交流与融合对我国服饰民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魏晋仍承汉制,男士上穿袍衫、短襦,下穿裤。一般是短襦穿在里面,下穿裤,外面仍裹以袍。这些都属秋冬男服。这时的裤已经有裆。质料有纱、绢、葛布、麻布等,颜色多喜用白色。在春夏则以衫为主。因衫为对襟直领,衣身宽松,袖口宽敞,袖体垂直,单层,天热时衫襟既可用带子系缚相联,又可不系带子任其自然敞开,比袍更为方便,不分男女都爱穿,尤得读书人喜爱。
另外,在北朝地区的男子还流行叫裤褶的便服。其形制上身窄袖短衣,下体合裆长裤,并用带子在膝部束缚起来,合成为“裤褶”。在南方,裤褶也较多见,但仅作为戎服和行旅之服,这显然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女子上衣着襦、衫,下体着裤、裙。衣衫领、袖、襟、裾均施边缘,胸前多采用对襟直据。裤子已发展为满裆裤,可以单独穿在外面。襕裆是这个时期妇女的新款服饰,前片“挡胸”,后片“遮背”,在肩部腋下用带相系,即后世背心、马夹、坎肩之滥觞也。首服有巾、冠、帽三型,但以幅巾为主。这时期的头巾,大多被缝制成固定的形状:幅巾,是沿袭秦汉时的巾帻,有覆额于前、垂缨于后,士庶与王公贵族均可戴。纶巾,质地厚实,适合保暖,多用于女子。角巾,即有棱角的头巾,多见于儒生、学子等读书人。冠有小冠、高冠、漆纱笼冠之别。
戴帽子很流行。这时的帽子不限于御寒,春夏之季也戴。质料有皮毛,也用缣帛、纱。类型有:风帽、圆帽、方帽,均用兽皮、狗皮、狐皮制成,边沿可翻卷。破后帽(突骑帽),帽顶系缚一带,束住发髻,以便突骑之用。白高帽,多为士庶所戴,制式不定。大障日帽,农商夏月戴用,阔边,垂沿。
(四)隋唐时期
隋唐两代,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对外交往频繁,是一个兼收并蓄、开放发展的时代。服饰作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产物,不仅在质材、印染纺织技术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同时也在款式、纹彩方面达到空前发展的高度。这个时期男子着装是袍、衫、短袄、长裤,上戴幞头,下着皮履。
袍有布袍,即葛、麻织成的粗布制成,也有用粗毛织成粗糙的袍。冬则加入絮绵以御寒冷。长及足跗,胸襟左掩,袖紧窄,已无南北朝的荡阔。
衫,与袍近式,圆领、大襟,袖宽大,衫长无定。读书人多穿长衫,庶民穿的短些,长不过膝,并在胯部前后、左右两侧开一衩,劳作时以便撩起,掖在腰际,故名缺胯衫。袍、衫都是时人的外衣,色彩多为白色,即未经染彩的素衫、素袍。
素袍、素衫除平民百姓穿外,那些怀才不遇的小吏也常穿,以博得个清雅的美名。男子内衣叫短袄,多以质地厚实织物制成,冬寒保暖之时则内纳绵絮。不论是袍、是衫,下体已一律配穿裤子。
隋沿北朝旧习,裤管宽大,膝处系扎。唐时裤管紧窄,直通脚背还加翻边,如穿履时裤管正好盖住脚面,如穿靴时则将裤管塞进靴内。首服流行幞头、纱帽。
幞头是由头巾发展而来,样式几经变化。变化的关键在于幞头内衬垫物“巾子”。不同“巾子”的形状,决定着幞头不同的造型。幞头的裹法有两种,一是“软裹”,即先扣巾子,再覆头巾系裹成型;二是“硬裹”,就是用材料做成头箍,然后将头巾包裹头箍,使用时只要往头上一套即可。妇女服饰宽大华丽,奇异纷繁,风雅大度。计有短襦、长裙、衫子、半臂、帔子等。发型多样,面妆也十分丰富,佩饰博采各族,令人目不暇接。
襦是这一时期妇女最普通的上装,尤其秋冬春初之时,穿着普遍。隋、唐初,襦服短而紧身,袖子细长。盛唐后,襦服趋于宽松,袖子变阔,而领式变多,有圆领、方领、交领、直领、鸡心领等,在年轻妇女中流行袒领,并且不穿内衣,胸脯露外。与短襦配套的是长裙。隋长裙曳地,唐裙更长,上提至胸口、腋下,下摆拖至脚面。唐裙以宽为尚,多褶,大都集六幅布帛而成,“裙拖六幅湘江水”即为唐裙雍容气度的形容。裙子的色彩也非常丰富,年轻女子喜爱红裙,柳花裙(白裙)、翠裙(绿裙)、晕裙(混色裙)等也穿。
红裙的染料系从石榴花中提取,因而又称红裙为石榴裙,后来石榴裙被当做妇女的代称。至于盛夏,妇女多穿短而窄小的单衣——衫子。唐时还出现了两种新女装——半臂、披锦。半臂如今日短袖衫,对襟,衣长齐腰,袖身宽大,长不过肘。披锦有两类,一叫“帔子”,如披风,巾幅较阔,但长度较短,使用时围于肩背,为出嫁女专用;一叫“披帛”,为未婚女用,幅窄,长度很长,由后至前披于臂间,犹如两条飘带,十分飘逸潇洒。
唐代服饰民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胡服流行。公元7~8世纪,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是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西域各族及波斯、阿拉伯等国商人、使者云集长安,出入中原。他们的奇异服饰深深地吸引着中原士庶,中原士庶趋之若鹜。《新唐书五行志》即记有“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唐代妇女爱着男装,就是胡风影响的结果。
(五)宋元时期
宋元服饰已不如隋唐那样缤纷,更趋于多样化;各民族的服饰虽有融合,但仍按各民族自己的特点发展。汉族男子以襕衫、短袄、布袍、道服、裤子、乌纱帽、幅巾为主要服饰。
襕衫,就是无袖头的长衫,圆领、交领,下摆有一横襕以示遵“上衣下裳”的祖制,多白色,腰束带。如果没有横襕,则称为直裰。士大夫、学子多用白衫,庶民、仆役则多穿皂衫。
道服(道袍),为平民与士人常穿之服。以绫罗或细布为之,大襟交领,两袖宽大,衣长过膝,袖口缀黑边。因与道士服相近,故称为道服。
幅巾,即头巾,庶民多用一块布裹住头发,不同的行业,其头巾样式各不相同,使人一望便知其职业、身份。士大夫的头巾,不仅花样多,而且气派大。如东坡巾、山谷巾、华阳巾、仙桃巾、唐巾等都很流行。
汉族女子除唐时有的襦、袄、衫、半臂、裙、裤以外,背子、背心、抹胸、裹肚都是这时新流行的服装。
背子,又称绰子,直领对襟,衣长有齐膝、膝上不等,窄袖,两腋不开衩,色彩丰富,上至宫妃、下至奴婢、优伶乐人甚至燕居男子均喜穿着。
背心,对襟直领,无袖,不分男女都可穿用。妇女多罩在襦、袄之上。夏季常见市镇市民、商贩背心、短裤、麻鞋配穿。裙式也有明显变化。宋裙虽也是长裙,但裙头已从唐代的胸、腋下降至腰间,并系腰带,同时款式兴“百褶裙”乃至“千褶裙”。上层妇女已有缠足之习,多穿“弓鞋”,鞋头很尖,鞋底内陷,形似弯弓,俗谓“三寸金莲”。到元朝,江南地区妇女“扎脚”蔚然成风。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由于地理与文化背景非常接近,服饰也大同小异。
女真族与契丹族服装基本一致:袍衫、直领、左衽,质料以皮、裘为主。蒙古族以长袍为主,式样较为阔大,都是窄袖袍、圆领、宽下摆,腰部有宽围腰。
总之,这一时期男子尚襕衫,女子尚背子。女服已由唐代的宽大雍容气度转变为典雅清秀的内涵。随着“程朱理学”影响的逐步加深,服饰的款式转向保守,色彩一反唐代的新奇浓艳而转向质朴、清净、自然、淡雅。
(六)明清时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十分重视冠服制度,制定了一套符合汉族传统和审美习惯的服饰制式,这套制度对民间服饰习俗有巨大的影响。明代士庶男子仍以传统的袍衫类为主,但做了改进,称为道袍、曳橵、褶子、罩甲等。曳橵,男子便衣,大襟,长袖,衣身前后形制不一,后背制成整片,前身分为两截,腰上与后背同,腰下折有细裥,裥在两侧,中留有空隙。褶子,圆领、交领并存,两袖宽大,下长盖膝,腰部以下折有细裥,状如女裙。罩甲,圆领,大襟,短袖,衣身紧窄,长过膝。女子常服有衫、襦、袄、帔子、背子、裙子,此外还有“水田衣”及“主腰”等新创品种。比甲是明代最流行的女子服饰,以紫花粗布为料,形制是无袖的背子,对襟镶边绣花,长至小腿。比甲之下就是长裙曳地。明代仕女已少穿裤子,下裳以裙为主,而且裙色浅淡,纹样微露,温文尔雅。
值得指出的是,明代服饰的款式搭配、长短比例、色彩对比都达到很高的美学水平:大凡衣短则裙长,衣长则裙阔;衣长至膝下,离地仅五寸,袖阔四尺,那裙子自可不必多加装饰;衣短显露裙身,则需裙带、裙色、裙花等装饰裙身。这种对立统一的和谐美学原则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另外明末妇女首创的“水田衣”,是以各种零碎布片拼缀而成,纹露交错形如水田,这种不规则龟裂纹的衣服也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或许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缘故,在礼教束缚下的妇女穿着也表现出一种朦胧的人性美追求。
一是扣身衫子,一反褒衣博带的传统,而是紧身狭窄,两袖狭小,把身体、双腕紧紧裹住,体现出女子的妩媚身姿。
二是背子、衫、襦,胸前领口开得很深很大,露出内衣主腰。女子以梳髻或包头为尚。
髻有真髻与假髻两种。假髻有一种是假发铁丝网罩扣覆于头上,再以真发系高髻;还有一种是全由假发制成高髻戴在头上,用簪钗固定。包头冬用乌绫,夏用乌纱,裹额,垂后,打方结。
男子流行“四方平定巾”(方巾)、网巾、六角巾、绒巾、瓜皮帽等。网巾,如渔网状,罩形,缘布边,顶部开圆口以便发髻穿过,并有系带。
总的来讲,明代服饰民俗崇尚汉唐风韵,由初期的俭朴趋于华丽,纹饰丰富多彩,面料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棉布迅速成为主料。
清朝入关后,为巩固政权,强制推行满族的民俗习惯。表现在服饰方面,就是要汉人剃发易服。清政府的这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铁血政策遭到汉人的强烈抵制。到康熙年间,实行“十从十不从”,惟妇、孺、隶、伶、婚、丧等不在改变装束之限。整个清朝的268年中,虽然官场服饰以满式为主,但因满汉混居,交往频繁,潜移默化,互为渗透,民间服饰特别是女服仍以汉式为主,但满汉服饰的融合也为势之必然。士子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马褂、长裤,束腰带,挂钱袋、扇套、小刀、香荷包,脚着白布袜、黑布鞋。劳力者头戴毡帽或斗笠,着短衣、长裤,扎裤脚,罩马甲,或加套裤,下着蓬草鞋。
清代男服以袍、褂、袄、衫、裤为主。袍衫一律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用纽扣代替绸布带系扎,男子一律穿裤,不再裤外着裙了。马褂,也叫行褂,是清朝新装,长不过腰,袖有长至腕,有短仅掩肘。圆领或立领,大襟或对襟,下摆开衩,穿着舒适、简便。另还有一种长褂,一般用在袍服外。女子服饰在“男从女不从”的规范下,满汉都各自保留自己的民族服饰。
满族旗女的典型服饰是旗袍,系围巾,梳二把头,着木底鞋。旗袍,本指旗人所穿的袍子,男女均穿,后专指八旗妇女所着的。清前期的旗袍因适应东北地区寒冷气候条件,圆领、窄袖、裹身,下摆宽大。到清中叶后,明显受汉服影响,样式变得袍身宽敞,外形平直,高领,宽袖,下摆垂至脚面。清代妇女下装常用五式裙子,种类有:凤尾裙。流行在康乾之世,这种裙子用镶金边、花卉纹的绸条制成,穿上走路犹如凤尾。嘉庆以后流行非常素雅的弹墨裙。“月华裙”。即裙裥细褶数十,每褶一种色调,犹如月华。到了咸丰、同治年间又流行“百褶裙”。光绪间裙式又变,有的装上飘带,有的绣满水纹,有的缀小铃。女子头饰也分满汉两式:满族梳二把头,汉女留牡丹头、荷花头。清中期汉女慕满宫女,高髻流行,为叉子头、燕尾头等。清末则圆髻梳至脑后,并讲究涂油光洁。未婚女子则梳长辫或双丫髻、二螺髻。光绪后,原来为未嫁女专用的刘海,已为所有妇女所采用。北方喜插银簪于髻上,南方喜横插木梳一把。旗女着木屐底鞋,底厚一二寸甚至四五寸,跟装于中部位。汉女缠足,穿尖头弓鞋。
(七)民国时期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服饰也跟着社会潮流变动而迅速剪辫易服,废弃了旧时繁琐衣冠服饰制度,废除了封建时代官民服饰的严格等级与服装禁例,废除了强加给妇女的缠足恶习,废除了历史上不便生产的宽衣大袖,从而改变为轻便适体、方便劳作、讲究美学的现代服饰。
男子服装有多种穿着方式:长袍、马褂、瓜皮帽、中式裤子、布鞋、棉靴。中国人向有敬祖、信奉先人、以古为训的传统,大革命粉碎了繁缛的服饰制度后,对官绅士民最为简洁、最为实用,也最见恪守祖宗典法的服装就是长袍马褂了。此时的长袍、马褂去掉清时的补子、披领等繁琐装饰附件。
西装、礼帽、皮鞋。西装冬毛夏葛,礼帽圆顶、边沿宽而略翻起,也多黑毛(冬天)白葛(夏天)。洋务者、留洋者、趋新青年爱穿。学生装、西裤。学生装是清末从日本引进的日本制服,是西服的派生品。直立领,胸前一口袋,进步人士、青年学生爱穿。中山装、西裤。
中山装是按孙中山意愿创制的新国服。从儒教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设四个口袋,按照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而确定前襟五个扣钮,又据三民主义而在袖口排三粒扣子,把西服融入中国传统意识中,减少西装的飘逸,减去传统服装的臃肿。长袍、西裤、礼帽、皮鞋。中西合璧的着装既有西装潇洒英俊又具传统风韵,在20世纪30~40年代流行。
衫、马甲、瓜皮帽,扎裤管,着布鞋。这都是城镇居民乃至力农者的常用服式。女子服装常见高领、窄身短袄和黑色长裙相配,不施纹饰,不戴簪钗,也不戴手镯、耳环、戒指。多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简便而清新,时称“文明新装”,玲珑娴雅。旗袍也是常服。
20世纪20年代后受西方影响,首先在上海出现改良旗袍:衣领紧扣,斜拉右襟,腰身收紧,曲线玲珑,从而表现、衬托出东方女性文静、端庄、优雅的风姿。并因经济情况,可绸可缎,可粗可细,贫者适体,富者华贵,异彩纷呈,很快成为社交场合或重大典礼中女性的首选国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