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

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其他交通设施水路交通中还有很多其他设施和航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京杭大运河的旅游开发逐渐展开,船闸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旅游项目。山巅临水的塔有航标的作用,例如,福州马尾的罗星塔,被外国船员称为“中国塔”。
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_中国民俗旅游

一、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

(一)水道

水道又可以称为航道或航线,按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天然水道和人工水道;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内河水道和海上水道。在水道中,航运安全、使用频繁的水道,又被称为黄金水道。

1.天然水道

是指自然形成、可以航运的江河湖海。江河湖海能否航运,取决于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江南水乡,地势平坦,江湖密布,水量丰沛,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天然水道,水路交通活跃发达。西南地区,很多地方山高峰险,河流落差极大,水流湍急,航运艰难,往往成为交通的障碍。东北地区,大江大河不少,但封冻期长,水路交通只能是陆路交通的补充。中国有的海岸线长,但是,在现代动力的船舶出现以前,人类能够航运的海域不多,中国人开辟的航线不多。

2.人工水道

是指人工开凿的、可以航运的河渠,通常称之为运河。如战国时代的邗沟、鸿沟、秦代的灵渠、隋代的大运河、元代的京杭大运河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人工水道。在人工水道中,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就是水库。

古代水库可以分为四类:灌溉水库、航运水库、军事水库和防洪治河水库,多数水库都有航运功能。

(二)其他交通设施

水路交通中还有很多其他设施和航运有密切的关系。

1.渡口

一般设在没有桥梁的江河湖及海峡岸上,使用船只摆渡行人、车辆和物资。历史上曾有很多著名的渡口,如黄河的孟津渡、风陵渡,长江的瓜洲渡,钱塘江的西兴渡,金沙江的绞车渡,秦淮河的桃叶渡,杭州的西泠渡,赣江的造口渡等等。更多的是遍布各地默默无闻的乡村渡口。渡口这种交通设施至今还在公路与水路交叉点上发挥作用,没有废弃。现代渡口一般使用机动船,比传统渡口使用小木船或木帆船要安全、方便、快捷。

2.港口

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港口按其所在位置,可以分为内河港、海岸港和河口港;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和避风港。现在进行旅游开发较多,民俗风情浓郁的港口,主要是军港、渔港和避风港,已经开发的基本上是海港;至于河港,尤其是五大淡水湖的港口,还没有受到旅游业应有的关注。加快开发河港旅游资源,应该是更新旅游商品的较好策略和思路。

3.船闸

是用以保证船舶顺利通过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的厢形水工建筑物,大多建在河流或运河上。船闸又名陡门、斗门或闸门。船闸最多的河道是京杭大运河,而且相当集中,主要分布在北京至通县的通惠河河段和临清至夏镇的会通河河段。如果京杭大运河的旅游开发逐渐展开,船闸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旅游项目。

4.航标

是用来帮助船舶定位、引导航向、指示障碍的人工标志。传统水路交通中的航标主要是各种目视航标,包括建在陆地或岛屿上的塔、灯塔和水中的灯船。古塔遍布各地。山巅临水的塔有航标的作用,例如,福州马尾的罗星塔,被外国船员称为“中国塔”。此外,尚有各种标志船道的浮标,主要设置在内河水道上。现在留存较多,特色突出的是各类灯塔,海上旅游中,可以把它们纳入旅游线路,增加旅游商品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