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验交流
总体看来,四川省新农合运行已进入平稳期,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信息化平台运行良好,乡卫生院数据可以同时上传至省级平台;住院实际补偿比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门诊统筹已全面铺开。各地的一些经验是值得参考的:
1.通过无线网络提高村卫生室计算机联网率
罗江县给每个村卫生室配置笔记本电脑,在光纤网络不能到达的地区,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已实现了100%的联网率。村医如果不能使用电脑,村卫生站就不能作为定点。促使村医学习使用电脑,提高信息化程度,这是值得其他各地借鉴的经验。
2.利用其他机构网络,方便老百姓报账
苍溪县利用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网点多的特点,要求每户农民办理邮政储蓄卡,报销资金打入农民账户。这对在外地打工、不能当场结算的农民而言,方便了很多。
3.通过与其他部门合作,增强住院监督力度,尽可能杜绝骗保
苍溪县各乡镇政府的社保所工作人员每日到乡卫生院清点住院人数、核对住院患者的信息,并且要在医院报送合管中心的费用申请单上签字,否则合管中心不予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挂床住院、骗取新农合资金的情况。
雁江区采取和就业局合作的模式,建立巡视员制度。招聘下岗职工为新农合巡视员,每个巡视员负责几家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医院是否按照合同规定为参合农民提供服务。同时检查参合农民的就医行为是否符合规定。
4.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补
目前很多地区虽然可以实现当天出院结报,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补。农民首先需要付清所有的费用,然后才报销,还没有实现一个窗口结算;五通桥区和江阳区农民就医时只需支付自付部分,不需先垫付资金,更大程度地方便了农民,同时更有利于控制医疗机构行为。
5.设置了乡级农合站,纳入政府编制
江阳区设置了乡级农合站(主要是医学专业人员,以前的老医生居多,人员编制属于乡政府编制,工资由乡政府发放),业务上接受县新农合指导。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垂直派出管理,但是在乡级层面,农合站的人员归属乡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比较好管理。可以说,在乡镇层面一定程度上实现管办分开,各个乡镇的日常费用审核也是由乡合管站人员负责,日常数据报表的上报比较规范。县级和县外的住院费用审核由县新农合办做。分工明确,规范有序。
6.与医院谈判定价,体现参合农民利益
江阳区区内没有区级人民医院,为了让江阳区的参合农民能与其他县农民享受同等的医疗服务,合管办将泸州市人民医院定点为江阳区县级医疗机构,通过与泸州市人民医院谈判,对江阳区参合农民住院价格实行9.5折,使参合农民直接受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