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婚姻情感律师问答

婚姻情感律师问答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田野调查中,很多当地人告诉我“双喜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婚姻形式,在他们口传的历史中没有这种婚姻形式。那么“双喜婚”是否真的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婚姻形式?也就是说,“双喜婚”与社区内其他的制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客观的、动态的关系,当地人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接受了“双喜婚”这样一种婚姻形态?
“双喜婚”在雀儿寨的合理化_僵化的田野:从双喜婚到恐惧

在田野调查中,很多当地人告诉我“双喜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婚姻形式,在他们口传的历史中没有这种婚姻形式。但是从以往对苗族婚俗的记载中,却可以发现与现在的“双喜婚”类似的婚俗。那么“双喜婚”是否真的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婚姻形式?抑或只是古老婚俗的遗存?就像在“问题意识”这部分说过的,由于本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并不在于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更主要的是由于田野调查时间不长的局限,使得笔者无法在这篇论文里回答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

本文的探讨主要聚焦于在雀儿寨这个处于高地社区中的村寨,“双喜婚”这样一种独特的婚姻形态是怎样得到合理化和正统化的。也就是说,“双喜婚”与社区内其他的制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客观的、动态的关系,当地人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接受了“双喜婚”这样一种婚姻形态?这样的婚姻形态对当地社区的意义在哪里?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还必须回到雀儿寨这一整体的社区生活中来。因为任何一种婚姻制度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婚姻制度的产生与当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而一定的婚姻制度一旦形成后,也就成为了当地社区的综合影响力的内部因素之一,而要想认识这一制度的意义,则必须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找出这一制度与社区内其他制度之间的客观的而不是臆想的、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联系。本文便试图对此作出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