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率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与欧洲人口类似的人口转变过程[15]。
在死亡率方面,中国人口的出生时预期寿命经历了迅速提升的过程。如图4.1所示,根据联合国人口司(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16]的估计结果,在1950—1965年,我国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相对稳定,在45岁上下波动,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略高,但差别不大。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960—1965年的男性预期寿命有明显下降,即由1955—1960年的44.5岁降为42岁;而同期女性预期寿命则略有上升,即由1955—1960年的45.6岁升至46.4岁。我国男女合计的人口预期寿命在1965—1970年则上升至59.4岁,在1975—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66.3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率虽然上升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上升阶段。在2005—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4.4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达到73.2岁,女性则达到75.8岁。
图4.1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1950—2010年)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2012,www.unpopulation.org.
(二)生育率的变化
在生育率方面,我国人口经历了阶段性下降过程。如图4.2所示,根据联合国人口司(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17]的估计结果,尽管在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55—1960年有所下降,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处于每名妇女生育5.5至6个子女的高水平上。高生育水平和死亡率下降的共同作用导致人口总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1年间增加了1亿多人(即从1953年的59 435万增加至1964年的69 458万)。因此,1973年的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方针,并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后来经过完善,发展为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18]。这一政策对生育率的降低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和生育率在20世纪70年代从5.9降至3。在20世纪80年代,生育率似乎停止了下降,并在1985—1990年有所上升,即从1980—1985年的2.7上升至2.9。但在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出现了进一步下降,总和生育率从2.1进一步降至1.6左右。在21世纪头十年,我国生育水平一直处于1.6左右的较低水平上。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和2006—2009年1‰人口抽样数据推算的结果显示,2005—2010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处于1.4左右的低水平上。
图4.2 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1950—2010年)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2012,www.unpopulation.org.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增速减缓的过程。在历次人口普查中,我国人口数量分别为1953年的59 435万、1964年的69 458万、1982年的100 818万、1990年的11 368万、2000年的126 583万和2010年的133 972万[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