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晚年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老龄人不能仅依赖子女或社会改变自己的现状,要懂得心理调整的方法,提高自身适应能力,自我调整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老龄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把高质量的生活和愉快的身心把握在自己手中呢?
秦伯益院士说:“人生有不同年龄阶段,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在工作中,也同样有相应的角色转换。如体育界,青年时是运动员,中年时做教练,老年后当裁判,晚年就成为观众了。这就叫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龄时应恪尽职守,干得有声有色。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调整心态,进入新情况,无怨无悔。”
人进入老龄阶段后,最重要的是及时调整心态,以形成积极的老龄心态和养老态度。心态调整不好的老龄人很容易落入消极的老龄心态和养老态度的“深渊”。老龄人调整心态要从面临的现实和矛盾着手。
1.老龄人要正确面对现实
老龄人退休后一般会产生“失落感”,在家中逐渐不再当家,生活由子女安排,日渐无所事事,由主动变为被动了。此外,人踏入暮年,常会碰到一些令人沮丧的事情,如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经济收入减少、身体机能逐渐减退,或有些人丧偶等。对此,老龄人要充分地认识到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的、规律性的现实。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去正视这些现实。
绝大多数老龄人是可以以平常心态看待这些现实问题的。正视现实不仅是老龄人自己的事,当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家庭和社会需要正确看待老龄人的如下一些事:
(1)不要认为人老了难免有些糊涂,实际上,老龄人只要不是患上痴呆,不但不是老糊涂,相反,他们看待事情更全面,更冷静了;
(2)不要认为老人无爱情,实际上人越老越需要爱情,老伴之间的互相抚慰可以延缓衰老;
(3)要知道过于安静常导致老人寂寞与孤独;
(4)要知道老人可能由于外界刺激过少而使头脑老化;
(5)要知道老龄人的许多疾病都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等。
2.老龄人要正确处理好遇到的各种矛盾
实际上,许多老龄人身体比较健康,仍然有自己多方面的需求。退休后生活环境和条件改变了,原是家庭中心,是决策人,老了不当家,变成被领导者,不很重要的人了。为此,很不习惯,甚至反感,有抵触情绪。有些需求不再能像以前那样能得到满足,会产生如下种种矛盾的心态。
(1)工作方面:离退休的老龄人多数尚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要求,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对这样的老龄人如自己不能创造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关爱方面:人到老年,常会感到孤独,必然关系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如有不足就会使他们不能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3)和睦方面:老龄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孝顺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老龄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4)坦诚方面:老龄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爱唠叨。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出谋献计。对老龄人这些心理特点,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5)求偶方面:丧偶的老龄人独自生活,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别人都代替不了老伴的照顾,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龄人的求偶需求;等等。
3.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心理保健最主要的措施。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其作用超过其他一切保障作用。
(1)要正确对待衰老。人体的衰老是自然规律,会使老龄人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生活,要正确对待自己,“德比于上故知耻,物比于下则知足”。如果比物不比德,比上不比下,就只能比来不满、比来牢骚、比来烦恼。自己人生坐标定位要定准,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
(2)要正确地对待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永远对社会有种感激之心,这个要做到了,好多事都能解决。人看待社会有两种态度:一种人永远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世界;一种人用悲观的消极的态度看世界,如果你乐观积极地看世界,这世界很美好。你如果用悲观消极态度看世界,这世界很可怕。所以一个哲学家讲过:“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心理平衡就是要做到三个快乐和三个正确对待。三个快乐是:一心助人为乐、事事知足常乐、常常自得其乐;三个正确对待是: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既要尽心尽意奉献社会又要尽情品味美好人生;既要在事业上有进取心又要在生活中有平常心;既要精益求精于本人专业,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
有人说得好:“天天微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
4.自我调整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人总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职时每天有固定的事情做,与很多同事交往,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习惯。退休之后,一切都变了,原来的习惯被打乱了,对自己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可能有一个阶段,老人会感到不适应,不愿意待在家里,总想到外面去。
人的心理一般是有弹性的,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之后,就会慢慢地熟悉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通过自我调整,达到心理上的自愈。有些人可能调整得慢一些,关键是要接受现在的生活状态。通常情况下,退休之后,生活就不再是以工作为中心,要过回到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氛围中来,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另外,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一次被拒绝的失望,一场伙伴的误会,一句过激的话语,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总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怎样调整呢?最简单有效的做法——用积极的暗示替代消极的暗示。当你想说“我完了”的时候,要马上替换成“不,我还有希望”;当你想说“我不能原谅他”的时候,要很快替换成“原谅他吧,我也有错呀”等。平时要养成积极暗示的习惯。要对自己说“我能行”,“太好了”。如果把这两句话变成口头禅,那真是太好了!是的,一定要学会积极暗示,光明思维,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黑夜的尽头是黎明。不经过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