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还需要“跑部”吗

我们还需要“跑部”吗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有个令外国人无法理解的词语:“跑部”,他们不理解,中国人不干自己的事,“跑部”干什么?不怪地方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因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个“跑部”的体制。一部分部委不存在了,一部分部委职能转换了,中国人还需要那么忙忙碌碌“跑部”吗?此番进京,陈光还未动身,菏泽地区科委和水利局等部门便与他约定:会议期间来北京与他会合后一起“跑部”。
我们还需要“跑部”吗_世纪末中国“探戈”:问题与对策

中国有个令外国人无法理解的词语:“跑部”,他们不理解,中国人不干自己的事,“跑部”干什么?

外国人不知道,对于中国的地方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来说,“跑部”,是他们必备的“素质”和“本领”。许多中国人对“跑部”不仅熟悉,而且也熟练。

在民工潮还没有现在这样汹涌、经商热还没有现在这样火爆的时候,无论是南来北往的列车上,还是风驰电掣的飞机上,随便问几个提着密码箱或夹着公文包的旅客,他们十有八九会告诉你:“到部里去!”——到部里请示、汇报、送审去;到部里拿计划、批项目、要资金去……“跑部前进!”“跑部钱进!!”这是许多地方的口号。

卞洪登在其《中国资本运营方略》一书中,揭示了“跑部钱进”的深层次原因——

也不知何时,北京更显烟雾缭绕,而且这种致人头昏恶心的雾气越来越重。当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这些弥漫不散的雾气都是一些有毒的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时,人们开始恐慌了。可是车流滚滚,谁又能挡得了下级进北京“跑部钱进”呢!笔者倒可以给北京烟雾茫茫现象开个药方,那就是解放思想,冲破计划经济樊笼,简政放权,让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在改革中再体现得更充分一些。

改革开放了,人们都在学深圳速度,有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浓缩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而中央机关管理部门却没有特区那么狂热地浓缩生命,照样是排计划、画圈圈、层层批,遇到个严上司还要早请示晚汇报,上朝步子一步三摇不能乱。随着地方“等要盼”的观念转变为“追要争”,这就形成了今天这股进京城“跑部钱进”争饭吃的强大攻势。由此可见,计划经济体系的铁笼子一天没彻底打破,北京的车辆还会大量增加,庞大的废气加工厂还会日夜危及北京人的健康生活。如果中央各部门审批手续从简,那么那些“跑部钱进”整天围着中央机关转圈子的车子,定会云消雾散。

不怪地方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因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个“跑部”的体制。生产计划归政府管,你不跑,就没有项目;各种资金归部门管,你不跑,就没有资金。事无巨细都由政府揽下来,企业成了一个围着政府的计划、项目转圈圈的傀儡。苏共曾经专门开会研究工厂该生产什么标号的水泥,中国也有部门规定过企业车什么样的螺丝。

这次机构改革,撤掉的是一些部委,转换的却是政府的职能。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不再直接干预市场的发展,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的中国政府,将是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一部分部委不存在了,一部分部委职能转换了,中国人还需要那么忙忙碌碌“跑部”吗?

每年的人大、政协会,是“跑部”最热闹的时候。许多地方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利用开会的间隙,这个部走,那个部串,以至会外的活动比会上的活动还多。但是,1998年开始情况便大为改观。《中国青年报》专门发了一个特写《免了“跑部”忙“充电”》:山东省菏泽地区行署专员陈光说,他每次来北京都要利用空闲时间跑各部委,以求得一点“关照”。虽说百般无奈,但见大家都在“跑部”,为了“前进”,陈光也只好跻身其中。他介绍说,1991年,时任诸城市长的陈光第一次“跑部”。他带着七八辆车浩浩荡荡地开进北京,在一家宾馆里面安营扎寨。然后照事先准备好的联络图,白天跑办公室,晚上跑家里。“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一路跑下来,那些属‘灵活’范围的资金、项目便可争取到手,上面松动一点,我们的日子就好过许多。”陈光讲了一个“跑部”的故事。潍坊某县一个化肥项目久拖未果,有人出主意“跑部”,于是抽出专人从省里跑到部里,最后盖了820个公章终于批了下来。跑部的功夫还不仅仅在“跑”,连过年回老家都滴酒不沾的陈光,在“跑部”时为了陪客人尽兴,最多一次喝了2斤白酒。

此番进京,陈光还未动身,菏泽地区科委和水利局等部门便与他约定:会议期间来北京与他会合后一起“跑部”。但一到北京,陈光打电话联系了几个部委,均被告知忙于机构改革无暇他顾,有的索性告知部门即将取消,职能即将转变,不要再来了。会议第一天,陈光知道了这次机构改革的消息,兴奋不已,走出人民大会堂,立即通知下属不要来了。

部之不存,何须跑之?世界银行最近推出的《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有效的政府”不应是国家经济增长的直接提供者,而应该是作为促进者、催化剂和合作者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这次的改革正是让政府告别为企业、市场“当家”的角色,还权于企业、市场,而将力量加强到宏观调控、执法监督等方面去。

转变政府职能是这一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与关键,其首要目标便是实现政企分开,具体则是解决两个层面上的分开:一是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责任和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分开,通俗地说就是“把官员的角色和老板的角色分开”;二是要把出资者的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分开,通俗地说就是“把老板和经理的角色分开”。这实际上就是邓小平同志早就设想的,把政府、党政机关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转移出去。只管你该管的、管得好、管得了的事务。

这一次的机构改革也让中国人对政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过去,我们总把政府看成是全能的,是无所不包、无所不为的,以致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企业管理上的事,都习惯于找政府,跑部里。这次机构改革使政府从全能型政府转变成能力有限的政府。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表明,无所不管的政府不一定是个好政府,相反,政府只管好它应该管的那部分才是一个好政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