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入注目。
再不只是深圳、珠海、厦门那几朵“奇葩”独秀,再不只是上海、天津、大连等几个沿海城市独领风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神州到处改革热,华夏急涌开放潮!
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格局。改革开放以前的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亿美元,1998年增加到3240亿美元,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从第32位上升到第10位。
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进入了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国务院特区办的负责人曾将其概括为10个方面:
1.对外开放的目标,从沿海地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向全国进出口平衡的“中性”目标转变。对外开放的总体目标,是一种既不特别鼓励出口,也不鼓励进口的“中性”目标,以既能保持市场的吸引力,又能增强国际的竞争力。
2.对外开放从顺向推进,转为双向推进。在利用国际经济力量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实行双向推进的战略,以全面实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会两套本领。除了发展跨国经营,从事国际贸易外,要鼓励到第三世界国家开发我国市场短缺的资源性产品。
3.国际经济合作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从双边向多边的高层次发展。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加强与周边各国的经济合作,形成与我长远有利和国际互补的长期对外开放新格局。
4.对外开放的格局从沿海向沿边、沿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三沿”战略向区域空间的广度和产业领域的深度扩展。现在外资企业不仅同国有企业合作,而且形成与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联盟的新格局。
5.对外开放从“三沿”向内地纵深发展。
6.开发区建设从个体向群体发展,从单一功能型向多功能型发展。全国开发区,经过清理、降温之后,保留下来的开发区之间正出现联合趋势,在信息、规划、设计、招商、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联合、合作,使之向多功能、全方位方向发展,成为我国生产力新的生长点,并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群。
7.外商投资从出口加工型向产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投资型向投资、金融结合型扩展。外资流向已拓展到基础工业、基础产业及部分第三产业,并将产业资本逐步转化为金融资本,形成国际投资的新趋势。
8.与港、澳、台之间从贸易合作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
9.对外开放向深层、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的扩大,要求从上到下建立一整套新体制和新机制。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合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竞争和服务,成为成败的关键。
10.对外开放从经济方向向经济与文化结合的方向发展。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是当代世界性的趋势,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提倡经济和文化结合,为对外开放的经济提供活力、动力、魅力,也为防止社会腐败提供一种精神支柱和社会约束力,并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世纪末的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决心更大,步子更快。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确定我国的对外开放方针,一是努力扩大出口,适当增加进口,实现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二是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坚持重质量、重效益的原则,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型项目;三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12多亿人口的中国,以最新的经济格局,最强大的开放阵容,大踏步地走向市场经济,走向世界经济大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