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加强苏维埃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原则

关于加强苏维埃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原则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政权建设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政权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1918年7月,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苏维埃俄国宪法,1922年制定了社会主义民法,接着公布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劳动法以及检察、法院的条例。列宁深刻地分析了苏维埃政权中产生官僚主义的根源。
关于加强苏维埃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原则_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

加强政权建设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政权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

第一,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常备军才能巩固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曾经指出,无产阶级军队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并且指出必须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旧军队。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无产阶级军队的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迅速遣散了旧军队,在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战火中建立了红军和红海军。列宁领导全党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排除了来自右的方面和“左”的方面的干扰,使红军迅速发展成一支拥有五百多万人的正规军。列宁总结了建设无产阶级军队的初步经验,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使帝国主义列强丝毫不敢轻举妄动、不敢侵犯我国的切实保障”,只要帝国主义侵略的危险还存在,就“绝对不能解除我们军队的武装。”[77]要抓紧军队的政治工作,提高政治委员的质量,建立起自觉的铁的纪律。要坚决吸收军事专家参加军队的工作,充分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以加强红军的正规化建设,根除游击习气,同时不向旧的军事专家作丝毫政治让步,无情地镇压他们的各种反革命阴谋;还应该加紧培养工农指挥员,共产党员特别要认真学习军事。这些思想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十月革命前,列宁就说过,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十月革命后,列宁力图把这个理论贯彻到苏维埃的政治生活中去。他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中心问题是“普遍吸收所有的劳动者来管理国家”,使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78]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体工农参加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提出各级领导机构都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罢免国家工作人员等。列宁认为,人民群众的这种民主权力不是某个大人物或上级机关恩赐的,而是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方面;民主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是一种制度,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与此同时,列宁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月革命后,列宁为人民委员会起草了一系列的法令、命令,例如“土地法”、“对外贸易垄断法”,工人监督法令,银行、企业、石油、船舶的国有化法令,组织供应法令,消灭具有贿赂行为、投机行为的命令,反对官僚主义、消灭因循守旧的命令,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条例等。1918年7月,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苏维埃俄国宪法,1922年制定了社会主义民法,接着公布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劳动法以及检察、法院的条例。列宁主张,什么是敌人,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只能以法律为准绳,任何人都没有权作任意解释。他还指出,共产党的领导机关、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是维护法制的模范。

第三,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列宁深刻地分析了苏维埃政权中产生官僚主义的根源。他指出:“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和散漫性,他们的贫困、不开化,交通的闭塞,文盲现象的存在,缺乏工农业之间的流转,缺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是产生“官僚主义的经济根源”。官僚主义是“小生产者散漫性和萎靡状态的上层建筑。”[79]旧的官僚制度残余的影响,则是产生官僚主义的历史根源。列宁还指出了,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指出:“在一个农民的和极端贫困的国家中同官僚主义作斗争,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这种斗争,不要一遭到失败就垂头丧气。”因为我们“可以赶走沙皇——赶走地主——赶走资本家。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在一个农民国家中,却不能‘赶走’,不能‘彻底消灭’官僚主义。只能慢慢地经过顽强的努力使它减少。”[80]列宁认为,要完全战胜官僚主义,就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管理国家的能力。而“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直到取得完全的胜利。”[81]

第四,必须改革和完善苏维埃国家机关。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在国内战争期间,列宁已看到了苏维埃机关暴露出来的一些缺点和弊病,但因战争而未能来得及加以改革。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以后,改善苏维埃机关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列宁指出,我们面前摆着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改造我们原封不动地从旧时代接受下来的简直毫无用处的国家机关。”[82]列宁认为,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一是要精简机构。苏维埃机关庞大,机构重叠,部门林立和人浮于事的状况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只有精简机构,赶走多余的官员,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必须明确职责,建立责任制。1918年12月,列宁亲自起草了《关于苏维埃机关管理工作的规定草案》。《草案》明确规定:“苏维埃机关中的一切管理问题应该通过集体讨论来决定,同时要极明确地规定每个担任苏维埃职务的人对执行一定的任务和实际工作所担负的责任。”他认为这是必须绝对执行的,“不然就无法实行真正的监督。”[83]列宁认为,在强调建立个人责任制的问题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关系,那种借口集体领导而忽视个人责任制的现象必须根除。三是实行党政分工。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在党和苏维埃国家中也十分严重地存在着。列宁认为,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使党摆脱各种事务的纠缠,就不能加强党的领导,也不利于提高苏维埃机关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因此,列宁提醒全党:“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权;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象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经常的、往往是对细节的干涉。”[84]四是对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总的要求应是“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85]只要坚持了这些原则,就能把苏维埃国家机关改善为模范机关,真正为人民办事的机关。

【注释】

[1]《列宁选集》第3卷,第202页,第519页,第526页。

[2]《列宁选集》第3卷,第202页,第519页,第526页。

[3]《列宁选集》第3卷,第202页,第519页,第526页。

[4]《列宁选集》第3卷,第490页,第479页,第479页,第479页。

[5]《列宁全集》第27卷,第290页。

[6]《列宁选集》第3卷,第490页,第479页,第479页,第479页。

[7]《列宁选集》第3卷,第490页,第479页,第479页,第479页。

[8]《列宁选集》第3卷,第490页,第479页,第479页,第479页。

[9]《列宁选集》第4卷,第121页,第347页,第542页。

[10]《列宁选集》第4卷,第121页,第347页,第542页。

[11]《列宁选集》第4卷,第121页,第347页,第542页。

[12]《列宁全集》第30卷,第303页,第336页。

[13]《列宁全集》第30卷,第303页,第336页。

[14]《列宁文稿》第3卷,第94页。

[15]《列宁选集》第3卷,第492页,第491页,第16页。

[16]《列宁选集》第3卷,第492页,第491页,第16页。

[17]《列宁选集》第3卷,第16页。

[18]《列宁全集》第28卷,第378页,第18页。

[19]《列宁全集》第28卷,第378页,第18页。

[20]《列宁选集》第4卷,第61页。

[21]《列宁全集》第27卷,第489—490页。

[22]《列宁全集》第29卷,第522页。

[23]《列宁选集》第4卷,第61页。

[24]《列宁选集》第3卷,第728—729页。

[25]《列宁全集》第30卷,第301页。

[26]《列宁全集》第33卷,第70页。

[27]《列宁全集》第33卷,第73页。

[28]《列宁全集》第32卷,第205页。

[29]《列宁选集》第4卷,第720页。

[30]《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9页。

[31]《列宁选集》第3卷,第525页,第527页,第536页。

[32]《列宁选集》第3卷,第525页,第527页,第536页。

[33]《列宁选集》第3卷,第525页,第527页,第536页。

[34]《列宁全集》第32卷,第303页。

[35]《列宁选集》第4卷,第504页,第670页,第506页。

[36]《列宁选集》第4卷,第504页,第670页,第506页。

[37]《列宁全集》第32卷,第477—478页。

[38]《列宁选集》第4卷,第504页,第670页,第506页。

[39]《列宁全集》第33卷,第276页。

[40]《列宁选集》第4卷,第767—768页。

[41]《列宁选集》第4卷,第768页,第768页,第771页,第768页,第768页,第770页。

[42]《列宁选集》第4卷,第768页,第768页,第771页,第768页,第768页,第770页。

[43]《列宁选集》第4卷,第768页,第768页,第771页,第768页,第768页,第770页。

[44]《列宁选集》第4卷,第768页,第768页,第771页,第768页,第768页,第770页。

[45]《列宁选集》第4卷,第768页,第770页。

[46]《列宁选集》第4卷,第768页,第770页。《列宁全集》第33卷,第429页。

[47]《列宁选集》第4卷,第768页,第770页。《列宁全集》第33卷,第429页。

[48]《列宁选集》第4卷,第679—680页。

[49]《列宁选集》第3卷,第766页。

[50]《列宁选集》第4卷,第294页,第287页。

[51]《列宁选集》第4卷,第294页,第287页。《列宁选集》第4卷,第773页。

[52]《列宁全集》第31卷,第470页。

[53]《列宁全集》第28卷,第415页。

[54]《列宁选集》第4卷,第764页。

[55]《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第291页,第292页。

[56]《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第291页,第292页。

[57]《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第291页,第292页。

[58]《列宁全集》第30卷,第253页。

[59]《列宁选集》第4卷,第285页。

[60]《列宁全集》第33卷,第164页。

[61]《列宁全集》第29卷,第154页。

[62]《列宁全集》第27卷,第187页。

[63]《列宁全集》第38卷第198页。

[64]《苏共决议汇编》第1分册,第570页

[65]《列宁全集》第37卷,第34页

[66]《列宁选集》第4卷,第22页,第51页,第51页。

[67]《列宁选集》第4卷,第22页,第51页,第51页。

[68]《列宁选集》第4卷,第22页,第51页,第51页。

[69]《列宁全集》第33卷,第226页。

[70]《列宁选集》第4卷,第616页,第167页,第626页,第469—472页。

[71]《列宁选集》第4卷,第616页,第167页,第626页,第469—472页。

[72]《列宁选集》第4卷,第616页,第167页,第626页,第469—472页。

[73]《列宁选集》第4卷,第616页,第167页,第626页,第469—472页。

[74]《列宁选集》第4卷,第471、470页,第471页。

[75]《列宁全集》第32卷,第239页。

[76]《列宁选集》第4卷,第471、470页,第471页。

[77]《列宁选集》第4卷,第120页,第464页。

[78]《列宁选集》第4卷,第120页,第464页。

[79]《列宁选集》第4卷,第511—512页。

[80]《列宁选集》第35卷,第491、490页。

[81]《列宁选集》第3卷,第770页。

[82]《列宁选集》第4卷,第773页,第786页。

[83]《列宁全集》第28卷,第329页。

[84]《列宁全集》第33卷,第22l页。

[85]《列宁选集》第4卷,第773页,第7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