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印度近代历史来看,印度的穆斯林现代化进程较印度教徒以及其他教徒晚。印度穆斯林的启蒙运动开始较晚的原因有很多,印度穆斯林从德里苏丹国时期到莫卧儿帝国,一直作为统治阶层存在于印度的传统社会中,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高人一等的意识。印度穆斯林所继承的伊斯兰教严密的政教合一体制比起印度自身松散政治体制更加优越一些,再加上印度穆斯林在人数上始终处于少数,在保持印度穆斯林的纯洁性的同时,也成为接受西方教育的一种障碍,种种因素使得印度穆斯林在是否接受西方文化的态度上非常犹豫和不明确。因此,当印度穆斯林还在考虑是否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其他的印度人已经在学习西方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了。
印度穆斯林固守的阵地随着全印度西方文明和教育的迅速传播而被攻破,印度穆斯林中接受西方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印度穆斯林终于迈出了启蒙运动这一步。当印度穆斯林开始广泛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时候,印度的政治形势和印度教徒开始进行启蒙活动时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印度教徒在学习西方文化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办学、办报、从政、法律方面都领先于穆斯林。印度穆斯林启蒙活动家更加突出地感觉到印度穆斯林群体的落后。这使他们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有双重的出发点,首先是振兴印度,其次是促进穆斯林群体的发展,而他们的重点在后面一个。正因为印度穆斯林启蒙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印度穆斯林群体落后的状况,所以在这其中隐含着很大的矛盾。[24]
印度穆斯林精英主要有北印度的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和孟加拉的阿卜杜尔·拉蒂夫、赛义德·阿米尔·阿里。他们都认为,改变印度穆斯林落后的关键是传播西方教育。1863年阿卜杜尔·拉蒂夫在加尔各答建立了文学社,这是印度第一个穆斯林启蒙团体,其宗旨明确规定就是要关心当前的政治,了解现代的思想和文化知识。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于1864年在北印度建立了科学社,主要任务是把西方著名的哲学、史学和经济学著作翻译成乌尔都语,供穆斯林阅读。1877年,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在阿里加建立了穆斯林英语-东方语学院,这就是著名的阿里加学院。这是第一所穆斯林现代化的学院,目的是培养既掌握东方知识又掌握西方科学文化的穆斯林。推广西方文化教育和阿里加学院的建立遭到穆斯林正统势力的激烈反对。保守的乌里玛认为这些行动和伊斯兰教义不相符,要求任何人都不要给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以任何帮助。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在面对各种困难时并没有放弃,他从伊斯兰教教义出发,论证了古兰经并不排斥新思想,学习西方教育并不违反教规,同时还批判了教会正统高层的封闭和盲目自大。尽管受到伊斯兰教教会的排斥,穆斯林中还是有很多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人追随赛义德·阿赫默德汗。[25]
印度穆斯林启蒙运动开始以来,赛义德·阿赫默德汗是印度各宗教、各民族大团结的拥护者。1883年他曾说道:“印度教徒兄弟和穆斯林共同呼吸着印度的空气,共饮恒河和朱木纳河的河水,共食印度大地上出产的粮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实际上属于一个民族。”[26]“要记住,印度教徒、穆斯林只是宗教称呼。换言之,所有住在这个国家的印度教徒、穆斯林,甚至基督徒构成一个民族。那种只考虑宗教区别,把一个国家的居民看作两个不同民族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27]他还讲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住在同一块土地上,受同一个统治者统治,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我们应当同心协力一致行动,如果联合就能互相支持,如果彼此反对就会共同灭亡”[28]。这是赛义德·阿赫默德汗早期的民族立场以及对印度民族前途的看法,可以看出他是比较拥护印度国大党的,但是不久之后他的立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转折点出现在当印度国大党提出的宪政改革在印度民众中取得巨大的反响的时候,以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为首的印度穆斯林精英们开始认为这是对印度穆斯林生存空间的威胁。于是,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反国大党的言论。第一,就是 “两个民族”论,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以前的民族观点和国大党的民族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生活在印度次大陆上的居民是属于一个民族的。但是现在为了强调穆斯林的独特性,就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把印度穆斯林分开,把印度穆斯林说成是一个有自身独特文化和利益的民族;第二,提出 “代议制原则不适合印度”论,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印度有两个民族理论之上的,因为实行代议制需要有统一的民族和大致相同的文化水平,而现在印度大陆上有两个不同的民族,按照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说法,实行代议制的必然结果是一个民族奴役另一个民族。[29]因此,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认为在印度实行代议制显然会使印度穆斯林被国大党奴役。第三,指责国大党是印度教徒的组织,号召穆斯林不要再参加国大党,同时组织开展反国大党的活动。1886年,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发起召开一年一度的穆斯林全国教育会议,与国大党年会同时举行,目的除了在穆斯林中推广西方教育外,也有准备把印度穆斯林的目光从国大党那边吸引过来。1888年,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联合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中的某些势力建立了印度爱国者联合会,这个组织的主要目标就是给国大党制造障碍。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在一封给他的朋友的信中就坦白地说道:“我正在担负一个繁重的任务,就是反对所谓的国大党,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组织。”[30]1893年,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联合英国人建立了穆斯林英印防卫协会,其攻击国大党效忠英国殖民政府的意图。第四,提出维护穆斯林利益的根本在于维持英国的统治;这是上面三个言论的必然延伸,像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等印度穆斯林精英认为国大党提出的政治目标和开展的政治运动的最终结果都是要牺牲广大穆斯林的利益,而且国大党的影响越来越大,于是自然地和英国殖民政府走到了一起,要求得到英国的保护。第五,提出穆斯林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进西方教育,加快现代化进程,而不是搞政治口号。这一言论的主要目的还是对抗国大党,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真实想法是要遏制国大党在新兴的印度穆斯林精英和普通民众中间的影响,把政治和教育对立起来,用教育把穆斯林的视线从政治问题上移开。[31]
造成印度穆斯林与印度国大党决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首先,就外部因素而言,英国殖民政府实行的分而治之政策的挑拨作用是最主要的原因。早在印度民族大起义前,英国殖民当局主要防范的是穆斯林上层封建主,拉拢印度教信众,因为英国人是从穆斯林手中夺取到的印度的统治权。到了国大党成立以后,英国殖民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看到国大党的势力正在不断地壮大,将要危及殖民统治,就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角色互换了一下。英国人总是认为参加国大党的印度精英会给英国的殖民统治带来麻烦,并且公开诋毁国大党。在国大党建立的第三年,即1888年,印度总督杜福尔勋爵就公开发言说 “国大党仅仅代表一个极小的阶层”,他们说他们的要求 “代表全印度的民众”,这是完全没有基础的。[32]国大党本来是一心效忠英国殖民政府的,但国大党中一些激进分子已经开始出现逆反心理,并声称要领导印度最终走向自治。这一些言论和活动使得英国殖民当局认为应该削弱国大党的实力,于是在1906年英国人公开正式地鼓励印度的穆斯林精英们建立他们自己的组织,在英国人的 “热情”支持下,印度的穆斯林联盟成立起来。41年后,穆斯林联盟全力地分化印度并促成印度穆斯林的国家巴基斯坦的建立。除了支持穆斯林反对国大党外,英国人还向印度的其他少数族群锡克族和一些王公提供所谓 “保护”来分化国大党的力量。总之,穆斯林是除去印度教徒外最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英国人的挑动下成为国大党建立全印度统一政党的最大障碍,这无疑使得国大党领导的全印度民族运动遭到极大的打击。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的斗争也是印度社会转型时期乃至以后的最主要矛盾,这充分说明了印度社会的复杂性。
就内部因素而言,穆斯林上层自身的权利愿望是主要原因。伊斯兰教本身就有森严的教规,教会的利益在穆斯里世界里是最高的利益,一切世俗权力都无法与伊斯兰教的教权相比。自德里苏丹国时期以来,穆斯林一直是印度的统治阶层,英国人统治印度后,虽然穆斯林的统治地位被剥夺,教派势力也被严重削弱,但现在要穆斯林听从以印度教徒发起的国大党的指挥是很多穆斯林高层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宁愿接受英国人统治。像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这样的穆斯林启蒙活动家最初是把整个印度的利益和伊斯兰教的利益放在平行的位置上的,后来他们却越来越感觉到了国大党的壮大是对穆斯林的威胁,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在一次公开演讲时说:“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英国人都离开印度,谁将成为印度的统治者?两个民族: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共享权力么?肯定不可能。必然是一个征服另一个,把另一个踢到一边。”[33]
最早提出建立穆斯林独立国家想法的是印度穆斯林著名诗人、宗教哲学家穆罕默德·伊克巴尔,他曾当选穆斯林联盟主席。他在1930年的穆斯林联盟年会上提到,“我愿意看到旁遮普、西北边省、信德和俾路支斯坦构成一个国家。无论是在英帝国内自治或是在帝国外自治,建立一个巩固的西北印度穆斯林国家,我认为至少是西北印度穆斯林的必然归宿”[34]。后来,伊克巴尔又提出把孟加拉包括在未来的伊斯兰国家之中。由此开始,印度穆斯林精英阶层就在印度建立一个单独的伊斯兰国家逐渐达成了共识。后来著名的穆斯林联盟领导人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强调了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合作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并在1940年的穆斯林联盟年会上首次正式地提出了穆斯林联盟的最重要任务是建立穆斯林的祖国——巴基斯坦。[35]这次会议通过了在印度建立穆斯林主权国家巴基斯坦的决议。
经过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等一些印度穆斯林精英阶层的这一系列言论和活动,印度的大部分穆斯林把他们看作印度穆斯林的权威,对他们言听计从,并开始抵制国大党的政治活动。而在信仰印度教的民众中间也开始流传一种类似的民族主义思想,于是国大党和穆斯林之间的间隙就出现了,并且越拉越大,开始彼此仇视。到20世纪的20~30年代,国大党在印度杰出的革命导师甘地的领导下曾经努力挽回这种对立的局面,无奈也失败了。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在长期领导穆斯林联盟期间则是不断促进穆斯林独立建国。国大党也变为印度教徒的政党,只是领导印度教徒建立独立国家,但是相对于印度其他党派来说,印度国大党在民族宗教等一系列问题上显得更为宽容一些,具备真正的全国性大党的风度。应该可以认为,从这一时期开始,印度精英阶层这一称谓出现了分裂,分别指代印度教精英阶层和穆斯林精英阶层。
这种局面是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实行的分而治之政策的直接结果,在印度次大陆上的两个主要的群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接受了现代化政治制度之后开始势不两立,终于各自分开建立国家,再加上英国殖民者的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为,都使这些独立活动带来一连串的悲剧和痛苦,而远远不是独立领导人们设想的美好未来。因此,精英集团的利益并不是全体民众的利益,精英集团对于权力的争夺往往是出于为自己这一阶层和集团谋利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