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沙坡头区(中卫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2012年5月正式批准成立,设置纪工委(监察审计局)、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社会管理工作部、农牧科技局、经济发展局、财政局、民政和社会保障局、文体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10个工作机构,核定各类编制1108名(其中行政365名,事业743名),核定党工委、管委会处级领导职数6名。2014年,共辖10镇2乡165个行政村、12个城镇社区,共有耕地53.1万亩,人口40.6万,其中,回族人口2.5万,占总人口的6.2%。农业人口25.04万,占总人口的61.78%。共辖641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基层党委12个,党总支9个,机关党支部22个,农村党支部164个,社区党支部12个,企业党组织386,共有党员12216名。特色产业主要以硒砂瓜、经果林、设施蔬菜、枸杞为主,形成引黄灌区优质粮食和设施蔬菜产业带、环香山地区硒砂瓜产业带、南山台扬黄灌区经果林产业带、南北部养殖业产业带及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带一区”农业产业布局。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7.9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52.9亿元,同比增长1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9亿元,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7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4元,增长13.1%。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60.1亿元,同比增长10.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8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0元,同比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7840元,同比增长12%。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19.7元,同比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5575.9元,同比增长12.8%;农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为8971.5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387.2元,同比增长14.2%。
(张涛)
【历史沿革】沙坡头区(中卫县)历史悠久。境内发现有细石器文化遗址,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因其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古,南达川滇,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沙坡头区自古倡儒兴学、崇文重道,明清两朝沙坡头区共考取进士24人、举人183人、贡生236人。
据史料记载,沙坡头区(中卫县)春秋时为羌族和戎族杂居地。秦并六国后将沙坡头区(中卫县)纳入版图,属北地郡,自此有10代王朝设郡建县。汉属安定郡朐卷县。南北朝时属灵州薄骨律镇。隋属灵武郡丰安县。唐属西会州鸣沙县。宋、辽、西夏时期属西夏应理县。元属宁夏应理州。明废应理州,于建文元年(1399年)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属陕西都指挥使,中卫之名由此始。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卫改中卫县,属甘肃省宁夏府。
民国22年(1933年),中卫县一分为二,在其东部新置中宁县。民国30年(1941年),宁夏省将中卫县香山地区划出,设香山设治局。民国34年(1945年),宁夏设置行政专员督察区,中卫属第二督察专员区。不久,香山设治局撤销,并入中卫县;专区也撤销,中卫县直属宁夏省。1954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中卫县属甘肃省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甘肃省银川专区撤销,中卫县直属自治区。1972年,银南地区成立,中卫归属其管辖。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39号),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2012年5月正式设立沙坡头区,以原中卫县行政区划为沙坡头区行政区划。
(王文忠)
【行政区划】1961年5月,沙坡头区(中卫县)设置城关、西园、东园、柔园、镇罗、景庄、红泉、三眼井、陈家水等12个公社。
1964年5月,设置香山区,管辖原香山公社下辖的景庄、红泉、三眼井、陈家水4个公社。10月,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65年4月,将城关镇所辖的蔡桥、新墩、韩闸、官桥、南园等大队分出,设置为城郊公社,驻旧鼓楼南巷。
1968年10月,撤销香山区。
1969年2月,撤销陈家水公社,将其所辖的黄泉、石门大队划归景庄公社;黄套、小井子大队划归常乐公社。
1983年,所有公社全部改为乡。
1984年,从西园乡分出碱尖湖以西至营盘水地带,设置甘塘镇。
1985年,在新开发的南山台灌区增设东台、西台两个乡。
1988年,在北干渠沙漠地带开发出的灌区增设新北乡。
1992年8月,沙坡头区(中卫县)所辖宣和、常乐、镇罗3个乡改置为镇。至此,沙坡头区(中卫县)共辖城关、甘塘、宣和、常乐、镇罗等5镇和城郊、东园、西园、柔远、永康、东台、西台、红泉、景庄、三眼井、新北11乡。
2003年,沙坡头区(中卫县)撤乡并镇后辖文昌镇、滨河镇、迎水桥镇、柔远镇、东园镇、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镇罗镇、香山乡。
2008年,中卫市行政区划调整,将海原县兴仁镇、蒿川乡及所属各村划归沙坡头区管辖。
2012年,沙坡头区正式成立后,辖文昌镇、滨河镇、迎水桥镇、东园镇、柔远镇、镇罗镇、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兴仁镇10个镇和香山乡、蒿川乡2个乡,共有165个行政村、12个社区。
(王文忠)
【地理环境】沙坡头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地跨东经104毅17忆耀106毅10忆、北纬36毅06忆耀37毅50忆。东邻中宁县,南与同心县、海原县及甘肃省靖远县交会,西接甘肃省景泰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沙坡头区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1100~2955米,境域东西长115.3公里,南北宽81.4公里,总面积6619.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6264.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6%。地貌类型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5个较大的地貌单元。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境内流程约182千米,距市区约2千米,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过境水量328.14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沙坡头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利枢纽工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8.8益,年降水量179.6毫米,年蒸发量为1829.6毫米,为降水量的10.2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全年无霜期平均167天,全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有煤、石膏、陶土、白云岩、石油、金、铜、铝、锌等30多种。截至2014年,探明石膏储量达70亿吨。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总储量12亿吨。水资源条件优越,黄河流经全市182千米,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是水能发电的良好地段。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沙坡头区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
(王文忠)
【风景名胜】沙坡头区素有“塞上文化明珠”的美誉。风景名胜主要有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险幽奇绝、以丹霞地貌著称的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古代岩画,中卫高庙、老君台、高墩湖、龙宫庙等,既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又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文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