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纳西族汉文档案史料简论

纳西族汉文档案史料简论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纳西族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十分重视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特别是汉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许多纳西人积极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并用汉文字记录保存了反映本民族社会历史活动的档案史料。本文仅就反映纳西族问题的石刻碑文和史料文献做一简略论述。这里仅择部分纳西族史料文献作简要记述。
纳西族汉文档案史料简论_民族档案研究与学科建设

纳西族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十分重视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特别是汉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许多纳西人积极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并用汉文字记录保存了反映本民族社会历史活动的档案史料。这些档案除了公务文书外,还有石刻碑文、家谱传记、史志典籍等。本文仅就反映纳西族问题的石刻碑文和史料文献做一简略论述。

一、石刻碑文

刻石记事是古代各民族的一种传统记事方法,纳西族和其他民族一样,也使用石刻来记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这些石刻碑文与其他历史档案一样,是一种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现就几件重要的石刻碑文简述如下:

白沙岩脚摩崖,在丽江县白沙西芝山下岩脚村,即“麦宗摩崖”处,系明嘉靖年间纳西土知府木公、木高父子的题诗。木公诗题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共10行:“西园北畔石溪连,四顾林峦霭暮烟。千古不磨岩上字,一时因写醉中篇。风摇凤尾猗猗竹,水接仙源活活泉。百代子孙文义合,天成妙语述其间。大明嘉靖十五年龙集丙申孟春十有五孝孙三十七代木公薰沐谨述。”〔108〕木高诗题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计11行:“木氏渊源越汉来,先王百代祖为魁。金江不断流千古,雪岳尊宗接上台,官拜五朝扶圣主,世居三甸守规恢。扫苔梵墨分明见,七岁能文非等才。嘉靖十三年龙集甲午春三月十二日三十八代仍孙应袭木高薰沐谨述。”〔109〕木公诗主要描绘当时白沙的自然景观,木高诗则追叙了木氏的渊源,两诗均提到木氏先祖麦琮幼时聪慧,旁通周围民族的语言文字,人称奇才一事。为后人了解白沙曾作为纳西文化发祥地的历史和纳西族社会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些依据。

释哩达多禅定处摩崖,在中甸县白地村白水台旁,为嘉靖三十年(1554年)丽江土司木高所题七律一首,共9行,每行9字或5字。诗云:“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云波雪浪三千陇,玉埂银穈数万塍。曲曲同流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主,羡此高人了上乘。”落款为“嘉靖甲寅长江主人题释哩达多禅定处。”〔110〕“此摩崖可看作是纳西族文化受汉藏文化影响衍生的新形态的纳西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交合的产物,诗中的内容为推考纳西象形文的创制时代和东巴教的流行与东巴经书出现的历史,以及明代木氏土司的汉文化修养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11〕

石鼓碣,又称“石鼓木氏纪功刻辞”,在距丽江城西70公里的金沙江边(即万里长江第一湾处),系明嘉靖年间木氏土司向北扩张势力获胜后立,属于丽江目前所发现碑碣中年代最早之列。刻石呈圆鼓状,质地为汉白玉,高1.3米,厚60厘米,直径为1.7米,人称“滇西北第一大碑”。鼓的正面阴刻《大功大胜克捷记》《醉太平》,背面阴刻《太平歌》《破虏歌》,共计411字。均为丽江土知府木高所作,记述了嘉靖二十七至二十八年(1548—1549年)纳西族与藏族之间的一次民族战争,后人可从中了解明代滇西地区的民族关系、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间的交往等历史,是研究地方史、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木氏历代宗谱碑》,清道光二十年(1850年)木氏另一支系立,原在木氏祖茔蛇山上,现存丽江玉泉公园内。碑长164.5厘米,宽72.5厘米。碑额篆书“木氏历代宗谱”6个大字。碑文的开头是用汉文记纳西语音的东巴诵诗,记录了纳西族创世神话的开首语部分以及远古世系,后面是从二世祖阳音都谷的身世依次题写到四十一世孙木□止,四十一代有三十八代为父子连名制的谱系。台湾的李霖灿先生说:“这是麽些人的历史长系,从洪荒太古到大洪水再到有史时期一直到清代都有记载,因为木氏是麽些族的贵族,又有父子联名的文化特征,所以史系非常清楚,可说是麽些族的历史具在于斯。”〔112〕

上述这些石刻碑文,记录和反映了纳西族的迁徙、征战、宗教、世系和诗文,其内容具有信守、告示、备忘和凭证作用,具有长久的保存价值。现存的石刻碑文由文博部门收藏管理。

二、史料文献

纳西族汉文档案史料不但有金石碑刻铭文,还有以纸张为载体的传袭宦谱、传记、文书、方志等,这些难得的史料文献为我们研究民族史、地方史提供了重要的实录资料。这里仅择部分纳西族史料文献作简要记述。

(1)记述纳西族土司世系、生平事迹的家谱、传记,如《木氏宦谱》《丽江府木氏六公传》等。

《木氏宦谱》原题“玉龙山灵脚阳伯那木氏贤子孙大族宦谱”,明正德年间纳西土知府木公纂修,以后各代都有增补,为丽江木氏土司50余世父子连名制承袭之谱。谱中所载木氏祖先阿琮以前各代的记事,反映纳西族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和阶级分化的史影。历代事迹至阿琮始详。阿良以下各代都有详细记事,反映纳西族木氏对滇西北的经营。方国瑜先生说:“此为自元代至清初约五百年丽江统治家族之谱系,其势力范围包有滇西北及西康属若干地区,在此区域之编年史多可资证。”〔113〕

《丽江府木氏六公传》又名“阴丽江知府木氏雪山、端峰、文岩、玉龙、松鹤、生白六公传”,即木公、木高、木东、木旺、木青、木增六代祖孙之传,明万历末冯时可撰。此传对每个人的生卒年代、名号、特长爱好、刊行的著述、在世时执政的业绩、受朝廷敕封的称号、赏赐的礼品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后来木增又请蔡毅中为其专门作《云南木大夫生白先生忠孝记》。这些传、记为后人了解木氏六公执政时的文治武功、纳西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中央王朝与丽江的关系,以及明嘉靖到崇祯年间纳西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都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材料。

(2)属于“公文汇编”性质的档案文献《皇明恩纶录》。

《皇明恩纶录》内题“奉天敕诰”,汇集了明朝皇帝颁赐给木氏土司家族的“圣旨”“诰命”,以及其他敕书贡物、赠品等。实录“始于洪武十五年嘉奖阿得投诚之圣旨,至崇祯十二年(1639年)加封木懿妻之制诰,凡四十一道,尽为授职加封奖誉之文。至于例贡赐物所颁敕书,则仅载其事由,未录原文”〔114〕。此“恩典实录”为研究纳西族地方政权与明王朝中央的关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现有手抄本藏丽江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

(3)记载纳西族地区土司承袭的文书,如《永宁土知府承袭宗支图谱》《木琼承袭亲供录》等。

《永宁土知府承袭宗支图谱》有甲、乙两种。甲为光绪二年(1876年)永宁土知府阿恒芳呈请题袭详文;乙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永宁土知府阿应瑞呈请题袭详文。二种均有副本,现存云南省社科院历史所。

《木琼承袭亲供录》写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木氏后裔木琼承袭丽江县土通判时的档案。内容是回顾木氏先祖的渊源、历代木氏土司的业绩和家庭内部的大事等,是木氏土司数十代人的简明历史概要,可与其他木氏土司文献互作参考。转抄本现藏中国社科院民研所。

(4)反映纳西人民革命历史活动的档案,如《丽江政务委员会通告》等。

《丽江政务委员会通告》新字第1号,1949年4月25日,为宣布丽江解放,接管旧政权的通告。

《丽江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廿八周年暨庆祝丽江解放大会宣言》,1949年7月7日,附有拿喜(纳西)语口号13条。

《丽江政务委员会通告》,1949年7月7日,内容为决定组织基层政权,县政务委员会下设大研、开南、玉文、刺是、金江、九河、大宝分会,分会下设几个村联合的支会。

三、结束语

自古以来,纳西人民和西南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西南边疆,共同促进云南的社会进步和繁荣经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还创造了灿烂的纳西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档案史料。这些档案史料是纳西人民在中华文明宝库中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少数民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起着存史、资治、教化的功效,必将为进一步弘扬纳西文化的精华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载《云南档案》2000年第1期)

【注释】

〔108〕丽江地区、丽江县文化局.历史文化名城丽江[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46.

〔109〕丽江地区、丽江县文化局.历史文化名城丽江[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46.

〔110〕郭大烈,杨世光.东巴文化论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26.

〔111〕木仕华.明代丽江木氏土司有关汉文史料综述(一)[J].云南文史丛刊,1995(2).

〔112〕李霖灿.麽些研究论文集[M].台湾故宫博物院1984年刊印,第4页.

〔113〕方国瑜.〈木氏宦谱〉跋[M]//丽江县政协文史组.丽江文史资料:第五辑,1986.

〔114〕方国瑜.〈木氏宦谱〉跋[M]//丽江县政协文史组.丽江文史资料:第五辑,19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