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河南在发展文化产业路径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形成了独特模式和成熟做法。比如“文化改革实验区”已经初步具有模式化特征,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案例日臻成熟,依靠重大活动为载体营销中原文化也成为常规做法。
(一)“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为了加快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解决规模不大、层次不高、观念陈旧、体制羁绊、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创意不新等问题,河南借鉴经济特区方式,提出了建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思路,自2008年以来陆续推出了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初步呈现出了一些模式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由省发改委牵头,邀请专家设计论证,在资源优势突出、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搭建公共平台,引进战略资本,加大政府投入,调节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并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为保证试验区建设顺利实施,第一,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包括省级财政一年向每个试验区补贴1000万元,县级“试验区”财政将实行省县直接结算。第二,对试验区艺术表演团体等特殊行业的转企改制,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即在转企改制方案批准日之前,在职在编事业人员改制后保留事业身份和档案工资等。第三,重点突破融资瓶颈。2009年8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与河南省政府签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探索开发性金融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安排每个试验区组建资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通过投、贷、债、租、信等多种金融产品支持试验区建设等。
以禹州市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例。因为具有特点突出的钧瓷文化,禹州市被列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针对经济发展模式极度依赖煤炭、建材等资源消耗型产业的问题,禹州市提出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方式。在聘请国家级专家团队进行了总体策划规划后,禹州市开始着手以政府资金引导,吸纳社会力量,联手战略资本的方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由禹州市设立了试验区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和钧瓷发展基金400万元,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引资2000多万元,建设钧窑企业;引进省内建业集团资金1亿元合作建设神篨镇钧瓷文化街项目。禹州市依托现有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市投资公司,建设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和担保平台,加大同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力度;同时,禹州市200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市),为独有的钧瓷传统资源变成现代文化产业资源提供了新的保障。
纵观全省其他各个试验区建设一年多来的成就可以发现,河南作为以工业与经济为主、文化产业大多呈现散点与孵化状态的省份,其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和辐射作用,其裂变效应和扩散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二)推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成功案例
在文化强省建设推进中,结合河南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不断推出具有河南地域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案例。
1.少林文化案例
少林寺出名最早是因为1982年拍摄的电影《少林寺》,目前少林文化产业已经从最初的武僧团武术表演、武术教育发展到旅游、音乐、舞蹈、电影、医疗甚至游戏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其中,2006年少林寺旅游推出的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市场前景看好,影响力巨大,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精品节目。
2.宝丰案例
宝丰县拥有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号称“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魔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宝丰虽然只有48万人口,但却拥有1400多家民间演出团体,5.5万名民间艺人,各占全国的一半,年创收4.6亿元。“宝丰文化现象”的特点是“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
3.云台山案例
焦作云台山目前是国家级5A级景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知名度,以云台山为第一主打品牌的焦作市围绕云台山景区,在几年间取得了“旅游立市”战略的初步成功。2009年焦作市云台山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26.55万人次,收入达到2.53亿元。云台山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其强有力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这些策略包括: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云台山旅游广告、制作风光片在强势媒体播出、旅游旺季冠名专列等。
4.小樱桃案例
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成立于1998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小樱桃杂志社、小樱桃动漫饮料公司、新世界(郑州)文化传媒公司等多家控股和参股企业。目前其主打产品“小樱桃”,在国内外动漫界具有一定知名度,销往全国各地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小樱桃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以漫画塑造产品和形象,与产业结盟开发衍生产品壮大实力,制作动画片拉动衍生产品销售”。
(三)以重大活动为载体,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
河南省把开展重大文化活动作为推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促进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托丰厚的中原文化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通过以文交友、以文招商,实现河南省与外界的文化大交流、经贸大合作、人员大往来,并且提升了中原文化影响力。
首先是走出去。河南有关部门充分挖掘中原文化内涵,连续组织开展中原文化北京行、上海行、天津行等系列活动。2008年开展了中原文化宝岛行、拉美行活动,在当地掀起强劲的“河南风”。2009年初组织开展中原文化港澳行活动,在港澳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结下累累硕果,共签约500万美元以上合作项目75个,签约总金额达65亿美元。2009年农历春节期间,在澳大利亚举办了“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动,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现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双方经贸合作与交流,共签订合作项目22个、金额27亿美元。
其次是请进来。通过举办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会、商丘国际华商文化节、周口中华姓氏文化节、信阳茶叶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以节引客、以文招商,吸引大批客商前来河南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凭借其大规模、大宣传、高规格、高品位,已成为全国和世界华人中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会。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台湾地区知名人士都曾参加拜祖活动,在岛内引发了“河南热”“寻根热”,提升了中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交流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