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社会”理念,是指药物滥用人员在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自身的经验贡献社会的同时,改变人们对药物滥用群体的看法,倡导包容性的社会康复环境。
当前,社会大众对戒毒康复人群的接纳度、认同度还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约束和阻滞了药物滥用人员顺利回归社会、适应社会。传统意义上对药物滥用人员的帮教以管理、教育为主,强调从药物滥用人员个人认知方面的改变,而对优化社会大环境关注不够。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药物滥用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让更多致力于服务社会的社区药物滥用人员被社会所接纳,让更多有意愿向公众展示积极形象的药物滥用人员参与其中,以倡导良好的社区接纳氛围,完善社区支持系统,为药物滥用人员回归社区、融入社区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的正向评价,上海市自强服务总社开展了各类大型宣讲活动、强隔所宣讲、学校禁毒宣传活动,提供药物滥用人员优势、才艺的展示平台,邀请药物滥用人员家属、社区居民、热心公益的企业团体等观摩,以改善家庭关系,改变社会一般人群对药物滥用人员的负面看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社会大众不断了解戒毒康复人群及禁毒社会工作,从而让大众“远离毒品,不远离药物滥用人员”,并通过社区的辐射效应,让更多的药物滥用人员受益。
具体而言,倡导活动主要包括社区演讲倡导和才艺展示倡导两大类。
1.社区演讲倡导
社区演讲倡导旨在通过演讲活动,展示药物滥用人员的正面形象,逐步改变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的社会看法,并形成良好的社区接纳氛围。社区倡导项目演讲活动的参加对象由各区(县)工作站发动药物滥用人员,要求能保持操守,康复情况稳定;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志愿参与禁毒公益活动;家庭能支持其参与禁毒公益活动。
2011年8月18日,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与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携手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以“展风采、献爱心,我们都是自强人”为主题的同伴巡讲活动。学员参加活动后表示:“在本次活动中,每一位的演讲都让我非常感动,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更加树立了戒毒的信心和目标。”也有学员说:“同伴们讲出了我的心境,有了他们的经历,我更加相信,毒能戒,他们能戒,我没有理由不能戒。”自强总社通过组织药物滥用人员入所演讲,丰富了“同伴教育”的内涵,为学员出所后的社区康复起到了引领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衔接”。
演讲结束后的评估问卷答案,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成效。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下发了《“社区倡导”活动公众满意度调查表》,各个区县工作站针对来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戒毒康复对象、戒毒康复对象家属、社区禁毒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禁毒专职干部、区县/街镇领导等开展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数2 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 646份。
从社会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的戒断信心来看,在被问及“在参加本次活动前,您相信药物滥用人员能够成功戒毒康复吗?”时,只有62%的公众相信药物滥用人员能够成功戒毒康复,30%的公众对于药物滥用人员能否戒毒成功抱有疑虑,8%的公众选择不相信。接近四成公众依旧对这些特殊人群抱有疑虑和不信任。而在被问及“参加本次活动后,您相信药物滥用人员能够成功戒毒康复吗?”时,公众对于药物滥用人员能够成功戒毒康复的信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了84.93%,对于能否戒毒的疑虑大幅减少至15%。这表明,通过“社区倡导”演讲活动,凡是参加活动的社会公众对于药物滥用人员群体有了新的认识。药物滥用人员通过向大家展示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或者讲述艰辛的戒毒历程以及成功戒毒后的喜悦,促使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能够戒断毒瘾的信心有近22%比例的提高,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第一个目的:初步改变了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的社会看法。
从社会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的接纳程度来看,在被问及“在参加本次活动前,对于药物滥用人员您是否会选择远离他们?”时,选择不会远离的受访人数为51%,选择持有疑虑态度、持远离态度的受访人数为49%,两种态度基本持平。在被问及“在参加本次活动后,对于药物滥用人员您是否愿意接纳并帮助他们?”时,选择“愿意接纳并帮助他们”的人达到89%。这表明,社区倡导活动使社会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的看法从消极转向积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研究早已表明,药物滥用人员是一个被社会严重“标签化”的群体,而本次调查验证了这一结论——公众在参加活动之前,对于药物滥用人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偏见与不信任。调查也同样表明,同伴演讲活动对于药物滥用人员的“去标签化”有着显著的成效——公众在参与活动之后,成功戒毒康复的同伴们通过充分展示自己健康、积极的真实形象,使得公众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固有印象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公众的片面认识和消极偏见,进而优化了社区及社会对这类群体的接纳环境。
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的“社区倡导”演讲活动,我们也看到了社区药物滥用人员身上的闪光点和他们渴求社会关注与接纳的迫切心情,他们有不堪回首的过去,更有积极追求新生活的勇气和毅力。对于这个社会而言,缺少的不是亮点和事迹,而是善于发现的眼光。通过发现和宣传社区药物滥用人员的典型事迹,从而改善社区药物滥用人员目前的生存现状,用自己的故事向世人展示自己如何成功,用自己的成功经历提升公众对药物滥用人员的正向评价,从而达到“社区倡导”项目活动的目的。
2.才艺展示倡导
才艺展示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倡导方式。在社区康复人员中积极开展“艺术疗法”,是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工点禁毒社会工作者们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并被推广到了全市各个区县。运用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对于人的巨大影响,帮助康复人员树立和增强戒断毒瘾的信心,使社会公众看到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对社会依旧是有贡献的,逐步改变社会公众对于戒毒康复对象根深蒂固的观念,形成一个良好的接纳氛围(参见表6-10)。
表6-10 才艺展示类倡导活动
【注释】
[1]叶雄,张艳.同伴教育在社区戒毒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9(3).
[2]乐国安,汪新建.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韩丹.城市毒瘾——吸毒行为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施红辉.戒毒脱瘾九训理论与实操[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5]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 191.
[6]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数1 0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823份,有效率达82.3%。
[7]费梅苹.意义建构:戒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研究——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的同伴教育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8]这部分内容整理自:叶雄.同伴教育与社会环境对同伴辅导员自我评价的影响[J].禁毒研究,2013(1).
[9]Erikson E 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WW Norton&Company,1968.
[10]Charles Horton Cooley,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11]Giddens A.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M].John Wiley&Sons,2013.
[12][美]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毒圈子”亦可称“毒友圈”,是药物滥用人员在其所处的毒品亚文化环境下,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的总称。参考曾浩:《浅析“毒圈子”》,载于《禁毒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四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14]费梅苹.意义建构:戒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研究——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的同伴教育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