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伴是孩子自我成长的镜子

同伴是孩子自我成长的镜子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此,项目组专门设计了针对从自助—互助—助社会等层面的同伴教育成效问卷,以期进一步总结服务成效,为下一步同伴教育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此次评估涉及同伴对毒品毒瘾的认知、自我效能感、生命意义感、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等个人自身认知的部分,也包括家庭关系、社会交往能力等与他人互动的部分,旨在评估同伴教育在这六个方面是否发挥了效用。
“自助—互助—助社会”的成效结果分析_禁毒社会工作同伴教育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实践

同伴教育服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由最初的“抱团取暖”,到“自助—互助—助社会”的项目目标,实现了通过互助、助社会,达到自我效能感提升、操守保持、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项目通过实践探索出的同伴教育服务的上海经验,对服务对象及整个禁毒工作都有重要意义。鉴于此,项目组专门设计了针对从自助—互助—助社会等层面的同伴教育成效问卷,以期进一步总结服务成效,为下一步同伴教育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

经过经验总结、文献回顾,项目组在已有权威测量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形成了如表9-6所示框架为依据的同伴教育成效评估问卷。本节将详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图9-6 同伴教育成效

(一)自助成效

同伴自我的成长是同伴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问卷评估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此次评估涉及同伴对毒品毒瘾的认知、自我效能感、生命意义感、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等个人自身认知的部分,也包括家庭关系、社会交往能力等与他人互动的部分,旨在评估同伴教育在这六个方面是否发挥了效用。

1.自我认知的改变

(1)对毒品及毒瘾的认知情况。

表9-7是同伴对毒品、毒瘾认识的前后测对比。从表9-7中看,前三项,同伴前后测的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Sig[7]=0.000),同时从均值Mean可以看出,前测数值要远小于后测数值,这说明同伴教育对于同伴在毒品、毒瘾上的认知情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后三项的表现上,前后测的结果差不多,没有显著的差异。

表9-7 配对样本t检验

注:本题数字1~7,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1—7代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逐步递进。

同伴对毒品、毒瘾认识的前后测对比的进一步说明如表9-8所示:

表9-8 对毒品、毒瘾认识的前后测对比表

同伴自我认知的后测值明显相比前测值要改善很多。如“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戒除心瘾”,前测平值均为3.60,后测平值均为6.80,提升了88.9%。

(2)自我效能感。

本项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共包含十道题目,每道题目1~4分,将题目总分相加,得到的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

首先来看前后测数据的分布情况。

图9-6 自我效能感前后测数据分布

从图9-6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前测数据主要集中在30分以下,后测数据集中在30分以上,这说明了后测的自我效能感要高于前测的。同时,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总体均值前测远远小于后测(Mean=-13.378),两者的均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Sig=0.000)(参见表9-9)。

表9-9 配对样本t检验

(3)生命意义感。

本项采用宋秋蓉(1992)所编制的生命意义量表,并根据同伴的情况进行了少量的改编。共包含21道题目,每道题目1~7分,将题目总分相加,得到的分数越高,说明生命意义感越高。

首先来看前后测数据的分布情况。

图9-7 生命意义感前后测数据分布

从图9-7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前测数据主要集中在80分以下,后测数据集中在80分以上,这说明了后测的生命意义感要高于前测的。同时,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总体均值前测远远小于后测(Mean=-27.711),两者的均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Sig=0.000)(参见表9-10)。

表9-10 配对样本t检验

(4)自我认同感。

本项采用心理学家奥克斯和普拉格编制的自我认同感量表,并根据同伴的情况进行了少量的改编。共包含19道题目,每道题目1~4分,将题目总分相加,得到的分数越高,说明自我认同感越高。

首先来看前后测数据的分布情况。

图9-8 自我认同感前后测数据分布

从图9-8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前后测数据相差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后测数据相比而言更高一些。同时,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总体均值前测远远小于后测(Mean=-9.938),两者的均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Sig=0.000)(参见表9-11)。

表9-11 配对样本t检验

(5)社会认同感。

本项采用Luthtanen和Croker(1992)的社会认同感量表,并根据同伴的情况进行了少量的改编。共包含16道题目,每道题目1~7分,将题目总分相加,得到的分数越高,说明社会认同感越高。

图9-9 社会认同感散点分布

从图9-9可以看出,同伴们的社会认同感绝大部分都在60分以上,并集中在80~112分。同时均值表明,同伴们的社会认同感水平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95.12±15.45)(参见表9-12)。

表9-12 社会认同感描述统计

2.与他人互动的改变

(1)家人关系。

本题中,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1—7代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逐步递进。

从均值看,参加同伴教育项目之前,同伴的家人关系基本都在4以下的水平,这说明他们与家人的沟通交流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参见表9-13)。

表9-13 同伴家人关系均值统计

但在同伴教育之后,同伴与家人的关系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四项Sig=0.000),这种变化是正向的(前测-后测的均值Mean是负值),同伴与家人的关系有很大的进步。这说明了同伴教育在促进家人关系上是有成效的(参见表9-14)。

表9-14 配对样本t检验

进一步说明如表9-15所示:

表9-15 同伴家人关系前后测对比

(2)社会交往能力。

本题中,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1—7代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逐步递进。

同伴在参加同伴教育项目之前,在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加聚会上,表现较差,其他部分表现相对要好一些(均值>4)(参见表9-16)。

表9-16 同伴教育前同伴社会交往能力描述

参加同伴教育项目之后,同伴在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加聚会这两项中,有非常明显的改善(Sig=0.000,前测-后测Mean<0)。在其他项上并没有明显的改善(Sig>0.05)(参见表9-17)。

表9-17 配对样本t检验

(二)互助成效

关于同伴互助的重要性,评估结果显示,同伴们基本上都认为互助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同意度占比均超过95%。如同伴辅导员帮助同伴克服心瘾、树立正面榜样等,互助活动为同伴营造戒毒氛围、激发戒毒动机等。

“同伴教育带给我的感触非常深,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身的操守,可以借助同伴教育这种氛围、他们的经验,来鞭策自己,以前这种例子经常有。本想再玩玩,但下个礼拜要聚会了,算了不要玩了,玩了会被他们看出来的。这样一次两次之后,你也就戒掉了。同伴教育对我最主要的一个好处就是保持操守。”(NUM6 20140720)

表9-18 同伴教育的作用

(三)助社会成效

本项主要评估:①同伴在助社会行为中的表现,即同伴教育中他们做了哪些助社会的活动;②同伴对助社会行为的看法,从助社会行为中获得了怎样的改变(参见图9-10)。

图9-10 同伴教育中,您参加的助社会活动

注:“其他”中的三个主要包括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禁毒宣传和同伴巡讲是同伴在同伴教育服务过程中参加最多的助社会活动(参见表9-19)。

表9-19 在康复过程中,我感觉社会

绝大部分同伴(85.0%)认为,社会给予了自己很多关爱,并且愿意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感恩之情。总的来说,大部分同伴认为,同伴教育可以显著改善社会对他们的认识,他们非常愿意身体力行,在闲暇时间主动参加这样的倡导活动(参见表9-20)。

表9-20 对于社区演讲、才艺展示等倡导活动,您认为

总结上述对同伴教育服务项目的成效评估结果,可以形成以下评估结论:

同伴教育服务项目,特别是“涅槃重生同伴教育辅导”项目,在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方面,非常规范、专业、有序,具备优秀项目的成效评估要求。尤其在项目成效方面,表现为,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了服务对象的操守率保持,提升了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增长了他们作为同伴辅导员的基本能力,并完成了同伴辅导员队伍的培育。同时,该项目建立了多方协力的合作模式,一方面,锻炼了一支开展项目运作和管理的社会工作者团队;另一方面,项目的成效,改变了政府及社会对药物滥用人员的看法,建立了开展禁毒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网络。最为重要的是,项目探索出的“自助—互助—助社会”的服务目标,通过重构服务对象生命意义而实现戒毒康复的项目经验,为构筑本土戒毒康复同伴教育服务模式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