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一路同行

我们一路同行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年初,伴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不断成长壮大。1995年年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出台,正式确认了这一办刊方针。今天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走过30年的风雨之路,从一棵无名的小草,成长为了一棵蓬勃向上、枝繁叶茂的大树。
我们一路同行_主编感言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集(1982—2012)

我们一路同行——主编感言

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1982年初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前身《团校学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在中央团校破土而出。那时,她像一棵无名的小草。经过30年栉风沐雨,如今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已到了而立之年,在全国千余家大学学报中独树一帜,成为学术期刊中一颗颇具特色、不可缺少的新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年初,伴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不断成长壮大。30年来,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不管在选题上还是在思想深度上,学报都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30年,我们秉承“学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青年”的办刊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不定期出版的内部刊物,打造成为今天的三大核心期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名栏、名刊,成为引领全国青少年学术研究的一面旗帜,在这一领域及读者中,具有了广泛和深厚的影响力。

30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办刊路径的思考。经过曲折迂回的探索,我们逐渐明确了一个问题,即作为一个大学的学报,她既要突出与学校的性质、学校所承担的特殊的社会责任相匹配的特色,同时又要兼顾促进学校其他学科发展的义务。在这样一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路逐渐顺畅起来。学报不仅在整个青少年问题研究领域、在共青团工作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且推动了本校及学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批批研究者在这里进行科学探索,一批批学者在这里发表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他们把自己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奉献给学报,使学报绽放出思想与学术的光芒。他们严谨的学风、深邃的思想也得到传承和发扬,为后来者作出了榜样。

人常言往事不堪回首,对学报来说,却是与往事干杯!我们走过坎坷的30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刊物生存的道路,踏踏实实办刊,认认真真做事,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思想解放、特色突出、贴近时代、严谨务实的办刊之路。

创刊伊始,学报的定位是服务本校教学科研,突出共青团工作特色,主要发表的是团中央和学院的一些领导人讲话和部分研究共青团、青运史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当时发挥了传达团中央工作精神和反映学校工作状况的巨大作用。

1987年是学报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了全国统一刊号。这是每一个学报人都不会忘记的一组符号:CN11-1080。这组符号意味着我们的学报已正式步入社会期刊的领域。小荷才露尖尖角,这一步是点燃了今天学报辉煌的星星之火。在此,不得不提及1986年到1989年间,在社会学术思想极度活跃的年代,学报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极大地彰显了那个时代的一大批学者的特质: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对社会抱有极大的责任感。他们思维敏捷、关注社会、关注政府、关注民生。因为这些文章,学报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也成就了一批有思想的作者。

如果说1987年是学报的一个真正起步点的话,那么1998年,对于学报来说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这一年学报被评为“全国百强学报”。这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高校的学报来讲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小学校”而言却是意义重大。它标志着社会学术期刊界对我们的肯定,也意味着我们真正融入了学术期刊的领域之中,姿态昂扬地跻身于高校学报之林。对于一个仅由3名编辑组成的编辑部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接再厉,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并于1999年第一次获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双效期刊”称号,这也是我刊第一次荣获政府奖励。

早在1988年,我们就开始进行思考:我校是一所青年院校,如果我们不担当起研究和反映青少年各方面问题的重任,那么谁来担当?如果不以青少年研究为主要对象,那么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我们是否有能力约到青少年专家的稿子?如果专注于青少年研究,那么我校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发表?学报究竟是要成为一本单纯研究和发表青少年研究类文章的刊物,还是成为一本综合性的学术刊物?这些成为摆在学报面前的重大问题。经过反复的论证,并多次召开学报内容定位的专门会议,结合多年的办刊经验和尝试,我们最终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但也承载着光荣使命的道路——以弘扬学术精神、突出青年特色为重点,以关注青年、聚焦青年问题为己任,探究青少年研究领域。1995年年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出台,正式确认了这一办刊方针。“意见”中强调学报要“侧重于对于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青年工作的对策、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促进团的工作做出贡献”。根据学校意见,学报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出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特点的学术期刊之路。这就是围绕青少年在社会变革中的思想变化、思维模式、生活理念、行为方式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我们将“青少年研究”栏目固定为首栏,并对其他栏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与青年问题有交叉学科的文章进行细化、专题化,增加青少年研究的篇目。到目前,青少年篇目已由每年25篇增加到每年88篇,比率由原来的31%增加到53%,学报的特色显著,逐渐向着专业期刊方向发展。

1995—2005年,是学报办刊方针基本确定后,努力打造青少年研究特色的10年。我们在摸索中不断思考、不断纠正、不断总结,终于有了较大提升。走了多远,已无法用数字计算,承受了多少煎熬,也已经成为回忆,但在青少年研究领域这条荆棘丛生之路上,筚路蓝缕,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10年间,摘转率逐年提升,在全国高校综合学报行列中稳居在30名以内。刊发的文章分别摘转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各大二次文献刊物上。同时,为扩大信息量和快速传播学术成果,学报不断改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从始初的32页扩充至现在的140页,信息量和传播面扩充了约三倍。今天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走过30年的风雨之路,从一棵无名的小草,成长为了一棵蓬勃向上、枝繁叶茂的大树。

2005年,“青少年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成为全国学术期刊的知名栏目。这样的荣誉、这样的名分,孰与吾同享同乐!入选“名栏”既是鼓励,也是压力和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萌发了另外一个大胆的想法:向教育部“名刊”进发。这个想法让业界人士、上级主管以及学校领导都为我们捏了一把汗。像这样规模的学校,这样一本学报,距离达到教育部名刊要求有多远?校领导多次为学报召开名刊论证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件,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走访、求教了10多家名刊学报,从他们那里取经,吸取申办名刊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5年磨一剑,2010年是学报发展过程中值得提及的一年,这一年学报终于凤凰涅槃,成功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至此,学报以青少年为主要特色的专业期刊地位牢固确立起来。其间我们聘请了各界专家学者为学报从内容到文字、从编辑到校对、从出版到发行层层把关,学报人更是挑灯夜战,把一篇篇好文章当作自己的孩子,既呵护又挑剔。在内容上,采纳了中国人民大学杨焕章教授的建议:大方向抓住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表达新世纪青年人和青年工作者的心声。重点编发那些研究青年中普遍存在的、青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和青年工作者经常遇到的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文章,在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又注重点上的提高,编发一些深入研究青年人比较关心的学术理论上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文章,给青年人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发挥导向作用。在办刊中我们整合学校和社会上的学术资源,每年策划几个重要选题和专题,召开二至三次针对青少年问题的学术研讨会,有很多专家为学报的发展建言献策。如《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原主编潘国琪、我校教授陆士桢等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同时,我们还邀请知名专家帮助学报组稿并担任主持人,文章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学界的认同,多篇文章被摘转。

从学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青年理论刊物的生命力在于刊物内容的大众化,学术观点的时代性和逻辑构思的具体化。青年学术刊物要发展,要积极创新,就要不断探索理论学术刊物的改革之路,努力成为青年社科研究领域的名品精华,成为广大青年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回顾已成为过去,前方的路更长。在这样一个洋溢着梦想与激情的时代,学报人也有自己的梦:以独特的风貌和不断创新的办刊机制打造中国21世纪传播青年思想、政治文化、参与社会生活的“新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  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今天,利益、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做好青年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特别突出地强调要重视青少年工作。我院肩负着培养青年干部以及研究青少年在新时期出现的问题,为党和国家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依据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感深刻地反映在我院学报上。我们的梦想是要打造21世纪的“新青年”,这就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学报的定位已经十分明晰,青少年特色之路也将越走越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有关方针政策,认真按照教育部名刊工程的要求,打造好青少年研究这个优势品牌。数量上要不断增加青少年研究类文章的比重,内容上要不断细化、深化,走上专题性研究的道路。研究范围上以青少年研究为主,加强对青少年基础理论的研究、青少年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青少年问题研究方法的探索。要逐步实现由综合性期刊向青少年研究专业期刊的转变。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资源,进一步整合学校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力量。组织大兵团作战,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争取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与专家学者的支持,并为决策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切实的帮助,不断提高学报质量,要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面对全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学习国内外的办刊经验,扩大社会影响力。

写至此,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说到,即学报的发展绝对不是办学报的几个人单打独斗的结果,学报的发展是学校30年来发展的结果。历届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支持,学校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多方面提供的帮助,这些都是扶持学报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与巨大的动力。我们不能忘记学报的拓荒者。他们以改革者的大无畏精神,怀着对期刊载体的重视,对青年问题研究的关注,对新生事物的支持,对学术的坚持和热爱创办了《团校学报》。就是这样一份版面不多,装帧朴素,内容单一,没有版权且并不显眼的内部刊物,奠定了今天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基础。

我们不能忘记一直以来坚守在这个清冷的平台上辛勤耕耘的编辑们,没有他们对学报事业的坚守和对职业精神的追求,没有他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没有他们对职业的敬畏和对工作的执著与严谨,没有他们的苦心经营,就没有学报今天的辉煌。我们要记住他们:历任主编曲春郊、陈升、刘书林、张来武、肖峰、周振想、吴鲁平、李家华……同时我们还要记住曾经在编辑部以及现在还在编辑部坚守的同志们。

我们不能忘记学报同行和诸多学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帮助学报提升着学术品位,以他们的学术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编者。他们不求回报,默默地为学报发展尽心尽力。也许在我们学报上永远不会出现他们的姓名,但他们的无私奉献感动着我们每一个学报人,他们是:杨焕章、潘国琪、张耀铭、陆士桢、黄颂杰、姚申、程玉缀、朱剑、侯式亨、孙建军、徐鲁亚……

最重要最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者和读者。学报连接着两头,一头是作者,他们是这块园地的耕耘者、播种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学报这棵小草成长为大树,并源源不断地为学报输送养分,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这块园地将会一片荒芜。另一头是读者,他们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是我们办刊的理由所在。正是一批批读者对学报的厚爱、对学报的首肯、对学报的期待,才激励我们坚守,激励我们开拓,激励我们前行。没有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就没有学报的发展,学报就失去了动力、活力和生命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借学报30年华诞之机,谨向上述所有学者、领导、同行、作者、读者深深鞠躬,表达诚挚的敬意和谢忱。

img2

2012年1月20日于昆玉河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