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团校建设与发展
上海团校编写团的工作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上海团校 1982(2)34
什么是我们开办学校和文体两个短训班的指导思想 吴 木 1982(4)15
我们是怎样建设一支教学队伍的 山东省团校 1982(4)32
四川省团校采取措施改进教学工作 四川省团校教务秘书科 1982(4)34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教学与研究 辽宁团校 1982(6)19
加强团校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试论学员管理工作 明安南 1982(8)36
为逐步实现团校教育正规化而努力——在第三次全国团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兆国 1983(4)1
努力实现团校教育正规化 开创团校工作新局面——在第三次全国团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李至伦 1983(4)7
我们办大专班的几点体会 王 敏 1983(4)30
加强管理是实现团校教育正规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山东省团校 1983(4)35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努力办好中央团校 李至伦 1984(3)8
关于试办开放型半脱产大专班的设想 王 敏 金国华 1985(2)39
正确处理团校工作中的十个关系 赵喜明 1985(4)1
继承和发扬中央团校的优良传统——在校庆37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曲春郊 1985(4)6
做好大专班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中央团校83级大专班年级办公室 1985(4)40
团校大专班学员的特点 高 晋 1985(4)45
改革创新,为办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而努力奋斗 张修学 1986(1)10
加强短训班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协调好学员与学校的关系 中央团校组教处轮训科 1986(1)58
杨海波同志关于办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几点意见 杨海波 1986(2)8
再来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在共青团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黄志坚 1987(4)6
关于《共青团学》编写提纲的说明 徐文新 1987(4)8
共青团学与相关学科 穆 宪 1987(4)10
努力建设适应团校教育的教师队伍 钟 清 1987(4)44
试论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发展趋势 张贺泉 汪太甲 1987(6)41
当代文学与青年的共振和互选——兼谈文学课应是青年干部院校的必修课 侯树钦 1988(2)19
从青年的发展动向看青年干部院校的教育改革 雷晋达 王铁军 1988(3)4
谈谈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的改革 游志雄 1988(3)7
让好作风代代相传 荣高棠 1988(4)4
中央团校第一期的回忆片段 李 纯 1988(4)5
适应形势发展,为时代培养新人 赵喜明 1988(4)7
当前团校工作的形势和问题 刘奇葆 1988(6)1
关于团校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 王松鹤 1988(6)6
关于办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哲学思考 居云峰 1991(2)47
提高团校教学质量之我见 张汉明 1992(2)59
落实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精神 使我校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刊编辑部 1992(4)1
试论团校教育的特色 张修学 1992(4)12
对马克思主义团学的认识与思考 张成诗 1992(6)30
共青团院校青年专业的科研途径探讨 李学铭 1993(4)43
团校青年学科教育建设之我见 王 良 1993(6)28
目标特色 教学为本 规模效益 深化改革——搞好团校教育事业的几点体会 褚 平 1994(3)1
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与团校建设初论 崔 勇 1995(3)32
对团校发展的总体趋势及深化改革重点的几点认识 崔 勇 1998(4)49
全国团校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崔 勇 1999(4)6
知识型社会与共青团院校的创新教育 卓汉容 谭建光 2000(2)35
21世纪团校建设的新走向 共青团江西省委课题组 2000(2)40
中国青年干部院校发展之探索 沈 波 2003(4)108
着力加强新形势下欠发达省份团校建设 刘小兰 等 2003(6)46
全国团校系统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 酒曙光 2004(2)51
关于青年院校发展取向的思考 黄松鹤 2004(6)30
青年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徐光井 廖飞梅 2008(1)35
我国团校30年发展的历史思考 钱永祥 2009(1)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