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琴 刘开榜 覃建雄
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旅游理念的引入,翻开了世界旅游业崭新的一页。生态旅游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以迅猛的速度代替传统旅游方式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之无愧地统率着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地质科普旅游在我国也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拟订的若干条旅游地学路线掀起了地质科普旅游的第一次高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的推动下,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3月16日批准成立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11个,这在地质遗迹保护史上不能不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2年2月28日,又有33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北京授匾。截止到2005年,共建立国家地质公园85处,世界地质公园12处。地质公园的建立再次掀起了地质科普旅游的高潮,以地质公园为依托场地的地质科普旅游与森林旅游一样正成长为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生态旅游与地质科普旅游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在功能和目的上是一致的
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很多,但不外乎包括以下三个功能:欣赏、享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文化;保护自然、文化生态系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价值的公众意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地质公园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功能:区域范围明确,集稀有、珍贵、观赏并具有特殊科学意义为一体的若干地质遗迹或地质集合体组成,同时兼备具有地质、考古、生态、历史、文化方面价值;强调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生产资料教育相结合,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科研相结合;增强保护生态环境,重视地球价值的公众意识,提高人类对地壳及其合理利用的认识和能力,尽力维护人类与地球的平衡关系。
两者在功能和目的上是一致的,均强调以下三个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保护自然、文化生态系统相结合;欣赏大自然与知晓大自然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与普及公众保护意识相结合。
(二)地质科普旅游大大地提高和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品位和内容
199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推出了许多生态旅游方式,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与地质有关的,只是观赏和考察的内容各有所侧重。随着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地质公园将以同等身份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并肩出现,可以说地质科普旅游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生态旅游的内容和品位,是一种高品位、高层次的生态旅游。地学科普旅游是以地质旅游资源为对象的生态旅游,它不仅注重了对象的观赏性,更注重资源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不仅要认识对象,还要揭示对象的成因,给予科学的解释,寓教于乐,更强调旅游的知识性。
(三)生态旅游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地质旅游资源和其他生态旅游资源一样,都具有自然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或根本不能得到恢复。但是一味封闭式消极保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保护地质遗迹,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在地质公园内开展生态旅游,保护与开发相互整合,才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特色
(一)地质公园的主导性旅游资源是地质遗迹景观
地质遗迹景观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2)对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与产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动遗迹;(3)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奇特地貌景观;(4)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5)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或科学研究价值的温矿泉及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瀑布、湖泊和奇泉;(6)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
(二)地质公园具有原生性自然生态
地质公园大多属山地型自然生态系统,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地貌类型十分丰富,而且气候宜人。特殊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诸如高山、峡谷、溪流、瀑布、温泉、雪山、云海、日出、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和奇峰怪石等。
(三)地质公园存在原生性自然与人文资源
地质公园像其他旅游区一样,人文旅游资源(如宗教圣地和民族风情)与自然旅游资源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成为地质公园发展旅游必不可少的配套性旅游资源。
三、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一)功能分区开发模式
地质公园可以借鉴欧美国家三环区划模式的保护措施,并结合地质公园的实际情况,对保护区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地质公园功能分区分为以下5个部分。
1.生态保护区:保护地质遗迹及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公园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对公园内有科学研究价值或其他保存价值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及其环境,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生态保护区。
2.特别景观保护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对需要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地质遗迹景观,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特别景观保护区。
3.史迹保护区:历史遗迹需要特别突出保护的地区。在公园内各级文物和有价值的历代史迹遗址的周围,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史迹保护区。
4.风景游览区:为游客游览观光区域。
5.发展控制区:布置主要的旅游基础接待设施。在公园范围内,对上述四类保护区以外的用地与水面及其他各项用地,均应划为发展控制区。
生态保护区、特别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是地质公园需要特别保护的地段,相当于核心区,开展有限度的科研和旅游活动,只能徒步或非机动车辆进入,不能有任何旅游基础设施。风景游览区实际上相当于缓冲区,紧靠特别保护地段起保护作用,可配置少量简易接待设施。发展控制区相当于外围区,是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带,可以布置主要的旅游基础设施。
(二)生态品设计模式
1.产品规划原则
地质公园的产品设计应充分突出地学旅游产品特色,强调食、宿、行、游、娱、购、学、研八方面内容。
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规划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突出主题,体现科学。充分体现其科学价值,突出主题和特色,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韵和奥秘,集科学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2)开发多元性产品。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多样性的潜力,开发多元性的大众旅游产品。注意地方文化的精彩提炼,融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3)积极开展绿色山地生态游,开发生态旅游产品。(4)发展大旅游观念,与周围世界级、国家级等高品位旅游产品串联起来,构筑不同旅游特色的大循环路线。
2.产品类型
地质公园内除了地质遗迹景观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可归为8类,即地学科考旅游产品(包括地质奇观科考观光旅游的产品,教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旅游产品)、自然地理考察旅游产品、自然观光旅游产品、避暑度假旅游产品、康复疗养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和登山探险旅游产品。
(三)解说教育系统
地质公园博物馆是实施解说教育的媒介和重要场所,是决定地质公园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是管理者用来管理游客的关键工具。博物馆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简明通俗的文字与多媒体技术(如电子模拟)的应用,融科学性、观赏性与趣味性,满足游客、学生与科技工作者对地球知识的需求。地质博物馆还可以承担起相关学科环境教育、科学研究、科普娱乐和生态教育基地的任务。地质博物馆建设包括序厅(简要概述自然地理、地质构造背景等);地质遗迹景观展厅;人文旅游资源景观展厅;生物与景观生态展厅;科研与开发展厅;旅游展厅和实物展厅。
(四)科学管理模式
一些地质公园内部存在多种景区(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其管理体制是: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管理与协调、监督下,实行多部门的协调管理。建设和主管地质公园的国家职能部门有国土资源部系统、林业部系统、环保局系统、文物保护系统、建委系统、中国科学院系统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旅游区。
应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即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制。其特征包括:(1)组织特征:行政上垂直领导。(2)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3)规划设计高度集中。(4)权限特征: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5)当地居民、社区、游人、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管理。
(五)投资机制模式
地质公园总体性质与运行方式和筹资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地质公园投资机制的关键。根据地质公园的环境特征、资源价值和市场价值(见附表1)把地质公园分为保护型、限制开发型和开发利用型,因此地质公园的投资机制划分为A、B、C、D四种类型(见附表2)。
(六)资源信息管理模式
国外对国家公园资源管理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在国家公园内部建立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公园的应用重点包括:获取公园的地图数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游客对公园的影响,生态环境的重建,GIS培训,以及对日益庞大的GIS和GPS数据的技术与管理等各个方面内容。通过GIS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推动国家级的GIS合作,实现自然资源共享,加强地质公园的合作与国内外信息交流,解决资源管理方面的难题,判断旅游资源变化的模式和趋势,更好地为保护地质遗迹服务。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