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时代在总体上包括由奴隶制度、封建主义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如果说文明时代中期大抵相当于封建主义制度时期的话,那么文明时代后期则基本相当于资本主义制度时期。由于资本主义主要发源于14-15世纪,兴起于16-17世纪而成熟于18-19世纪,因此文明时代后期大致相当于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这段时间。纵观近五六百年的世界史,可见文艺复兴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对生命文化的丰富和繁荣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运动对生命文化的积极意义
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期资产阶级通过反封建文化运动而引发的一场涉及科学、文学与艺术等多个领域的革命,它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尽管后来的人们对文艺复兴运动多有褒贬,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生命文化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积极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打碎了宗教神学的桎梏 这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成为了可能,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理性与法律的逐步成熟等都源于文艺复兴。如果说16世纪以后乃至现代的生命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从源头上主要应归功于文艺复兴对人们思想的解放。
2.强调人的作用,坚持人乃万物之本 文艺复兴的推行者明确地倡导“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的理念,主张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提倡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封建迷信,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而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虚无缥缈的神话,追求物质幸福及生理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等。
3.文艺复兴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这进而一方面导致了人们以极大的热情追求物质生活水准的提升,由此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文艺复兴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艺术品及文学杰作,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些最终都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
以上仅仅是文艺复兴对生命文化笼而统之的影响,具体而言,文艺复兴对当时及后世之生命科学、生命哲学以及生命习俗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资本主义早期对生命的观察
或许可以毫不隐讳地说,自16世纪以后的这数百年,人类历史才真正可以称得上进入了生命科学时代,且不说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速度发展,人们的生命质量有了显著的飙升,仅就生命科学方面的进步来说,在整个自然生命领域全方位的探索活动就有如风起云涌,以生物科学为代表的研究成果更如雨后春笋。比如:15世纪的达·芬奇自30岁起开始致力于解剖学研究,因其在探索生命方面的巨大成就而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与哥白尼齐名的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于16世纪发表《人体构造》,以对血液循环的科学认识树立起了人们铭记他的永恒丰碑,他的助手与继承者R.哥伦布用观察和实验方法证明了肺循环的存在。17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相继发生了几件颇有影响的事件,如意大利伽利略制造复合显微镜观察了昆虫的复眼;英国哈维以划时代的《心血运动论》而成为近代实验生理学的奠基人,由此开创了使生理学成为科学的时代;中国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2门60卷,由其弟子陈子龙等人整理出版,书中提出对于灾荒年辰须“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以利民生的思想,并且特别指出植物须应天时而种植的重要性。意大利M.马尔皮基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蛙肺里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由此被称为显微镜学之父;英国波义耳奉行“为真理而追求真理的化学”研究,这位“化学之父”结合医生职业,研究了燃烧和呼吸对于空气的影响;英国罗伯特·虎克制成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并首次提出细胞的概念;意大利F.雷迪通过蝇卵生蛆的对比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卵的结果,为反对生命自然发生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荷兰安东尼·万·雷汶胡克用显微镜在一小滴水内发现了“非常微小的动物”,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看见细菌、原生动物、活着的精子、血红细胞和水中微生物的人,其发现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潜在力的伟大发现之一。
(三)18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显著进步
相对于17世纪以前人们在生命领域那些星星点点的探索,18世纪及其以后的生命科学研究有了更为显著的进步。择其要者而言之,18世纪人们在生命问题的探索方面比较有影响者大抵如:中国俞茂鲲在《翁仲仁先生痘科金镜赋集解》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运用人痘接种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英国哈尔斯先后出版《植物静力学》与《动物静力学》,将力学实验法导入生命科学研究。瑞典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中首创物种双名命名制,成为近现代生物分类方法的奠基人,他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等分成纲、目、属、种,实现了植物与动物分类范畴的统一。法国布丰在半个多世纪里相继出版《自然史》44卷,提出物种变化的观点,并注意到器官退化等现象。俄籍德国人沃尔弗出版《发生的理论》,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胚胎发育的“渐成说”,指出生物的组织和器官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德国科尔鲁特进行了136种植物的杂交,通过早熟的普通烟草和晚熟的心叶烟草杂交而获得了优良品种,证明花粉为植物生殖所必需。意大利斯巴兰让尼首次运用蝾螈进行动物的再生实验,否定了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说。瑞士阿尔布雷希特·冯·哈勒出版《人体生理学纲要》,描述了人体所有已知的器官,并解释了很多器官的作用,提出应激性学说,奠立近代《生理学》基础,被公认为是18世纪第一流生物学家和实验生理学之父。英国普利斯特里为研究“活命空气”,通过实验首次观察到老鼠在有绿色植物的密闭钟罩内可延长生命,由此发现植物、氧气及其与生命三者之间的关系。德国布鲁门巴哈发表《人类的先天差异》,建立人类学;他还根据头颅、面形将人类分为五大类型,开创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意大利L.伽伐尼证明用静电刺激蛙神经,能引起与其连接的肌肉收缩,发现了神经的电传导现象。瑞士辛尼比涅确定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交换现象及其作用。德国歌德发现人类中腭骨,证明人在生物学上属于哺乳动物。英国E.C.琴纳最先在欧洲采用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发现牛痘疫苗,实现了人体的主动免疫,开辟了预防传染病的新途径。英国马尔萨斯发表了《人口论》,被视为现代人口学的奠基人,马尔萨斯宣称他的人口学原理不仅对人类,而是对所有物种普适的自然法。
(四)19世纪生命科学的繁盛局面
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社会形态更加成熟,社会文明与科学技术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这些都为生命科学的繁荣兴盛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前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生命问题的探索理所当然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并因此而取得了更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作为生物学基础的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理论先后建立,微生物学和胚胎学等学科均取得重大进步,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也得到较大的发展,生命文化的百花园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作为对生命问题探索历程的回顾,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事件悉数列举,下面仅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以说明19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繁盛局面。比如:法国毕夏发表《四肢通论》《生死的生理探讨》而创立组织学;居维叶出版《比较解剖学》,两人因此而分别成为近代解剖学的创始人以及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居维叶还提出各器官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关理论,用比较解剖学方法研究绝灭动物的化石遗骸,提出灾变论观点。瑞士索绪尔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证实绿色植物以阳光为能源,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形成有机物和氧的光合作用过程。法国的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以其《动物哲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法则,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由此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物不变论进行了不可调和的斗争。德裔俄籍生物学家冯·贝尔对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早发现脊索,其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哺乳类动物的卵,还创立了著名的“冯·贝尔法则”,提出胚层学说,因此而成为比较胚胎学的创始人。德国F.沃勒通过氰氢铵加热获得尿素,首次以非生命物质为原料,人工合成必须由生物体内自身产生的有机化合物,打破了有机物只能靠生物产生的观点,填平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之间的鸿沟,被科学界奉为开创有机化学的第一人。中国王清任运用尸体精心观察人体之构造,并绘制图形,著述《医林改错》纠正前人错误,进而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的观点,发现了听觉、视觉、嗅觉与大脑之间的密切联系。德国约·缪勒系统地总结与叙述了当时人体生理学的成就,并对神经和感官的功能提出了“特殊能量学说”;施莱登与施旺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创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最重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杜布瓦-雷蒙测定了动物的肌肉与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时产生的电流,他以对神经及肌纤维电活动的研究著名,被认为是现代电生理学的奠基人。法国C.贝尔纳对消化、代谢、血管运动神经等均有研究,发现并验证了肝脏内的糖原生成作用、血管舒缩神经、胰液消化作用、箭毒与一氧化碳及其他毒物作用的性质等,提出“内环境稳定”的概念;巴斯德证明乳酸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提出发酵的“活力论”,并用实验批判了反科学的生命“自然发生说”,提出机械的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生源论”,开创了医学免疫学。德国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出版,提出了“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观点,创立细胞病理学理论。英国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他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德国M.舒尔策研究证实植物与动物的生活物质和最低等生物的“肉浆”是同一种物质,并统称为原生质,认为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由此创立了原生质学说。俄国谢切诺夫认识到中脑和大脑里存在着抑制激发脊髓反射的机制,即中枢抑制机制,认为一切意识活动都是神经的反射活动。英国托·赫胥黎出版《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明确论证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观点。奥地利孟德尔报道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所发现的遗传学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即“孟德尔定律”,提出了遗传因子学说,开创了遗传学。德国海克尔首次创用“生态学”概念,提出生物发生律,建议把原生植物和原生动物合并为原生生物,列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第三界;赫特维希根据显微镜观察,认识到受精过程是雄性原核与雌性原核的融合,证明受精作用是精、卵的胞核结合;科赫证明特定的微生物会引起特定的疾病,建立细菌培养技术,发现结核菌及其传染性,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赫脱维奇、斯特劳伯格、克里克尔、魏斯曼等证实细胞核是遗传的基础;T.H.博韦里确认生殖性细胞染色体减数现象的普遍性,提出染色体个体性学说,导致后来从染色体“行为”来解释孟德尔所发现的遗传学规律等。这些不胜枚举的生命科学研究事实与成果,雄辩地证明了19世纪人类社会在生命文化方面的不朽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