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基于江苏省无锡市阳山村的调查宋 欢摘要:“三农”问题既是中国当前最根本的问题,又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其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80%被调查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并且大多有25%以上的结余。随着每年夏季水蜜桃成熟上市,他们的收入就能成倍上涨。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_中国千村农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09-2010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基于江苏省无锡市阳山村的调查

宋 欢(1)

摘要:“三农”问题既是中国当前最根本的问题,又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其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阳山村就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平衡发展方面有突出表现,其特产“阳山水蜜桃”闻名遐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之路。通过此次上海财经大学开展的“千村调研”实践活动,笔者走进了阳山村,了解当地农民的水蜜桃种植情况以及他们的收入现状。本文从采访实例出发,深入探讨阳山村在发展特色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且将目光聚焦在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调整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旨在为各地农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阳山水蜜桃 农民增收 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调整

根据经济学中著名的“木桶理论”,发展滞后的农村经济正是制约我国宏观经济飞速增长的那块短板。因此,“三农”问题的提出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纯收入虽然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年均15%左右的高速增长期,但是,9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收入增速不断放缓,最终稳定在4%左右,(2)这也直接导致了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一)实地调研过程介绍

适逢阳山水蜜桃上市的8月,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阳山村,随机拜访了当地的十户农民以开展调研,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笔者收集到了一些有关该村农民收入的真实资料,希望以此探讨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对农民增收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阳山村概况

无锡市惠山区前身为江苏省无锡县,是名闻遐迩的“华夏第一县”,她南临秀美太湖,北靠京杭大运河,水陆交通便捷,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享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惠山区阳山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常住人口约5万人。

作为全国四大著名的水蜜桃产区之一,无锡阳山盛产的“阳山水蜜桃”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该地区属低丘陵山区,是由远古时代火山喷发而形成,土壤中有较多火山灰和适量的微量元素,土质独特,适宜种植,因此产出的水蜜桃色泽鲜亮,白里透红,水嫩甘美,风味独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阳山村稳步推进以水蜜桃为主的多种经营,水蜜桃基地建设和果树示范园建设日益呈现丰硕成果,曾被评为“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及“江苏省模范果园”。阳山水蜜桃如今已有二十多个品种,在1999年荣获“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唯一指定无公害水蜜桃”称号;2006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2007年阳山水蜜桃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级验收。阳山水蜜桃畅销各个大中城市,素有“果中皇后”的美誉。

(三)阳山村桃园种植业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前,阳山村以粮食生产为主,没有成片种植桃树,只有四个山丘保留了将近七百亩的桃树种植。由于受体制、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桃子基本上是自产自销。

到了80年代初,当地开始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阳山政府着手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沿山地区扩大了桃树种植面积。当地政府还决定实行改革:口粮田用来种粮以自给自足,责任田用来种植桃树发家致富。80年代后期,水蜜桃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开始不断上涨,农民收入成倍上升,桃农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种桃子带来的喜悦。截至2000年,该村大部分耕地都被用于种植桃树。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阳山周边地区水蜜桃种植业的发展。

目前,阳山村有桃林近6000亩,阳山镇总共有桃林近3.1万亩,有1.29万户农户参与桃树种植,产生近3亿元的年产值,约占桃农收入的76%。(3)

二、阳山村农民收入情况调研

(一)调查问卷结论分析

通过深入的调研,笔者发现,居住在阳山村的居民基本都是耕作了几代的本地人,外来务工人员只占到总人口的1%,而离开阳山外出打工的农民也不多。在当地每到一处都可以看到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桃树和一望无际的桃林,村民的房子就如一颗颗珍珠般镶嵌在绿色的海洋中。每棵桃树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沉甸甸的桃子把树枝都压弯了。为了防止甜美多汁的阳山水蜜桃被害虫侵蚀,每个桃子在生长到一定大小以后,桃农都会用桃袋把桃子一个个包起来,由此可见当地村民都有着一定的专业种植技术,而且勤劳肯干、热爱桃林种植业。通过观察,有90%左右的阳山农民住上了两三层的楼房,并且家家都有必备的家用电器,甚至有不少户农民已经拥有了自家的汽车。

采访完十户农家后的总体感受是,通过水蜜桃种植这一特色农业,阳山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虽然种植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他们能够在丰收时感受到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收入的踏实与满足。他们非常感谢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市场信息和优惠政策,表示会继续从事水蜜桃种植,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80%被调查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并且大多有25%以上的结余。他们一般将多余的钱存在银行或信用社以备不时之需,而只有约10%的农民会用其购买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清楚如何买卖股票以及担心风险太大。

阳山农民大多兼有果园和少量自留地,在桃子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农户主要通过种植长豆、苋菜等蔬菜自给自足,并将多余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因为本地产的蔬菜更新鲜,所以卖得很好,但收入也仅仅用于补贴家用。随着每年夏季水蜜桃成熟上市,他们的收入就能成倍上涨。成熟的水蜜桃经过包装进入市场,就能卖出很好的价格。除去每年购买肥料、农药和支付运输费用的部分,留存利润大概还有80%。此外,一些农户中还有年轻人在当地医院、工厂或政府机关工作,月平均收入2000元以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收入,提高了全家的生活水平。

在被采访对象中,没有一户农民向朋友或金融机构进行借款,这一方面表明当地种植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农民收入足够用于来年的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地农民通过借贷方式来扩大生产规模的意识不强。

在对当地农业有较大帮助的政策中,有70%认为是提供市场信息;有60%认为是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有50%认为是提供农业技术支持。而桃农最希望政府提供的帮助,是提供农用生产资料补助和提供新品种等一些直接用于生产的物质补助和技术支持。

(二)采访案例分析

接受采访的村民顾老伯一家,不仅对我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而且告诉了我很多他们桃农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从顾老伯口中听出,今年桃子收成相比去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今年黄梅天较长,虽然雨水丰富但光照不够,对桃子的甜度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总的说来桃子还是和往年一样供不应求,好多客户提前几个月就前来预订。并且随着周边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驾车前来体验农家乐的人也不少,这对他们销售并宣传本地水蜜桃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告诉我,由于近期物价的上涨以及桃文化节吸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他们的销售量和收入情况都很好,到目前为止今年收入已有近七万元,比去年全年六万多的收入还涨了17%,而收入中80%以上都来自水蜜桃,其余则主要来源于各个季节的蔬菜种植。

顾老伯告诉我,村里会定期组织一些种植专家来给村民们讲解种植桃树和除虫的技巧,还会手把手地帮助指导,为提高水蜜桃产量和口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阳山村还特别成立了一个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并且建有专门的网站,上面涵盖了水蜜桃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等各方面的内容。为此,他两年前买了台电脑,跟着儿子学上网,然后经常研究网站上刊登的《农技简报》——上面详细介绍了从3月到6月每个月种植桃树的注意要点。顾老伯说,在这之前,桃农大多凭借自身多年的经验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土办法开展种植,通过专家指导才领略到科学技术的神奇,种植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顾老伯说,他们现在种植的水蜜桃和十几年前的有所不同,不仅产期延长、产量翻了几番,而且更加鲜美多汁颇受顾客喜爱。这多亏了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建成的一个水蜜桃研究所,不断培育出新品种让村民进行嫁接。

当问到有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时,顾老伯说道:当地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很及时的市场资讯并组织车辆帮助运输。另外桃农在销售礼桃时所开具的发票可以到当地税务局全额退税,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利润。并且,多亏当地有关部门从严打击假冒伪劣现象,让他们的桃子免受市场侵蚀,卖出了好价格。

最后,我问顾老伯,种桃子这么辛苦,有没有想过再过几年就不干了,靠着子孙享享清福,他的回答特别质朴,也特别让我动容:“我们一家几代人都是种桃子,要是让我每天光坐在家里,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打发时间了。”这也是最纯朴的桃农们的心声,他们不仅仅将种桃视为一个赚钱的工作,而是将其看作一份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事业,从中收获了乐趣,收获了用双手创造财富的满足,收获了幸福感。

三、阳山村成功发展桃园种植业的原因分析

经过调研和资料收集,发现阳山村的成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区位优势提供了种植基础

阳山位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日照充足,十分有利于水蜜桃的生长发育。另外,阳山地区由火山灰演变而成的酸性土壤富含微量元素,土质独特。这些特殊的地理条件是阳山地区盛产优质水蜜桃的基础,而高品质的农产品也正是吸引广大客户的原动力。

(二)多样化的水蜜桃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长期以来,阳山地区的桃农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引进和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目前,桃子的品种已达到二十多个。多样化的产品使整个阳山水蜜桃的成熟收获期和销售期大大延长,每年6月到10月都能吃到鲜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稳定、优质的消费期。

(三)科技创新促进水蜜桃品质提升

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阳山村积极地同江苏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所合作,建立起专门的水蜜桃研究所,对水蜜桃进行专门的科学试验和技术指导。同时,阳山地区已经建立起近百亩的水蜜桃品种试验基地,专门用于新产品的试植和推广。另外,阳山还建立了水蜜桃协会和水蜜桃科技园,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推广,使科技创新在全镇形成覆盖网络,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邀请专家和教授给桃农们上课,使大家都能掌握科学种桃技术。种桃出色的桃农们还定期交流技术,分享经验,以促进共同提高。多年来实践证明,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提升水蜜桃品质的重要法宝。

(四)多渠道营销手段进一步拓宽市场

阳山便利的交通为水蜜桃的顺利外销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水蜜桃可以很快地被运往各地,保证了新鲜度。同时,阳山水蜜桃在占据沪宁沿线各大城市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出口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2009年8月华尔街日报上就刊登了一篇名为《世上最美味的桃子》的文章,赞赏中国的阳山水蜜桃。

阳山水蜜桃的销售形式主要有经纪人代理销售和桃农自行出售。目前在阳山活跃着的经纪人负责了大部分阳山水蜜桃的外销,他们联系各大超市、企业。另一种销售方式是直接吸引客户前来购买。桃农们通过桃花节以及各种社交聚会,结识客户和朋友、分发名片。到了桃子上市的时节,客户们纷纷预定或上门购买正宗的阳山水蜜桃,口口相传,桃农们逐渐有了稳固的客户群。此外,阳山还建有官方网站,积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扩大销售,在宣传阳山水蜜桃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五)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

“阳山水蜜桃”已经创出了全国知名度,近年来成功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绿色食品三大农业标准体系的认证。“阳山水蜜桃”积极参与2006年北京奥组委等部门组织的奥运会推荐果品评选,从全国215个果品、91个桃子品种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2008年当地政府提出了“共享‘阳山’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富民战略,为“阳山水蜜桃”的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六)产业互利扩大水蜜桃产业链

除了阳山水蜜桃本身的种植和销售,当地农民还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蜜桃罐头、桃子酒等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另一方面,阳山镇还充分利用阳山水蜜桃的品牌优势,以绿色生态环境为依托,充分挖掘阳山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培育和开发阳山旅游新景点,走出了一条“三产兴镇”的发展之路。目前正在实施的亮点项目主要有:国际桃源温泉度假区项目、温泉桃源农庄项目、桃源农家乐项目以及火山地质公园项目等。

所有这一切与水蜜桃相辅相成,帮助阳山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四、阳山村发展经验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

阳山村凭借水蜜桃这一项种植业,连续多年保持着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这在全江苏范围内可以说是独具代表性的。阳山水蜜桃是高效农业的典范,其成功的经营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一)发展特色农业

基于我国地区差异性较大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统一的发展模式难以奏效。因此,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握农业发展规律,发挥各地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以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当前,各地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阳山村积极利用市场机制赢得市场份额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市场调节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其次,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也对增强当地农业的竞争力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强调科技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同样适用于现代农业。农业发展要注重农科教一体化,这既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又有利于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阳山村提出并实践的“科技兴桃”战略,是现代农业成功的典型案例。

五、结语

鉴于阳山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其他农村也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以下思考:首先,需要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由于资金大多涌向城市里一些大项目,支农资金明显不足;另外,农业保险也不够成熟,承保范围和客户定位比较局限,不能真正帮助农民规避风险。所以,为农民提供金融支持的广度和深度均需要不断拓展。其次,需要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组织效率。加强农村专门人才的培养,多渠道为农村未来的发展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琨:《消灭赤贫: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朱述斌:《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3.马小勇:《中国农户的收入风险应对机制与消费波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4.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5.刘友凡:《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2002年第8期。

6.刘源:《浅议加强农业金融支持问题》,《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年第8期。

7.王尹成:《特色农业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51期。

【注释】

(1)宋欢,女,1990年生,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本科生。

(2)农业部软科学课题(2003-46)“改革以来农民增收政策演变与现实途径研究”报告,课题完成时间2003年12月。

(3)冯凯:《从阳山水蜜桃看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江南论坛》,2007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