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山城市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随着唐山经济地位的上升,开平等地商号逐渐向唐山转移,栈房、商店、旅馆、剧场、饭馆、茶楼、妓院纷纷出现,商业渐趋繁盛,并出现了一些大型商号。金融业也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增强了城市的活力,提升了服务行业的档次。
光绪三十年(1904年)资本家赵岚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开平所建的“瑞生成”绸布庄迁到唐山广东街,宣统元年(1909年)赵岚又在粮市街开设分号,形成“南瑞”、“北瑞”两大商号。南“瑞生成”因地处闹市中心,以经营门市零售为主,北“瑞生成”则以经营批发为主,营业范围涉及冀东22县、东北锦州及热河一带[257]。商业的繁荣还表现在各种行业商店的出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冯庆余开设了玉发客栈;宣统元年(1909年)靳广森开设了鸿章照相馆; 1912年,开滦医院外科医生王祥和在粮市街开设的普济药房是唐山最早的西药店;同年,李荫贵开办的“天顺斋”糕点店是唐山最早的糕点店,以经营京式糕点“大饽饽”而闻名;“两益成”杂货店在粮市街开业,经营进口红白糖、火柴等商品;1917年,张怀清在北菜市开设猪肉铺,之后又有张福林开设牛肉铺;1919年,丰润人刘太和在和平北街开设了唐山第一个固定的蔬菜店——玉和顺蔬菜店[258]。工商业的发展也刺激了商人资本的活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资本的活动也日益活跃。传统的金融机构继续发展,同时近代金融机构新式银行也开始涌现。唐山早在开平煤矿创办后不久,即出现了传统的金融机构——钱庄。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公报》载,“唐山同成钱庄系刘姓所开设,已历20余年”[259],据此推算,成立时间当在光绪六年(1880年)左右,进入20世纪尤其中华民国成立后,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唐山金融也日形活跃,钱庄、银号、当铺纷纷成立,同时还出现了近代化的金融机构——银行。由于资料所限,统计难以周全,现就所掌握资料统计如下:
表3-5-1 唐山银号、钱庄、当铺、银行一览表
资料来源:唐山市路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唐山市路南区志》,第412—413页;《大公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1905年12月11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号,第886页;唐山市路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唐山市路北区志》,第400—401页。
从以上统计来看,唐山金融业在民国以后日形活跃,这些金融机构相互调拨资金,进行货币业务,部分还有发行纸币的权力。
唐山商业的繁荣情况,也可以通过火车站的货物发运量来衡量。火车站是唐山具有近代意义的建筑,因开平煤矿而设,以后不断扩展。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于地面塌陷重建新火车站,时设10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并建有七股客车线,两个站台、天桥以及九条到发线、货场、仓库等设施以及通达各厂矿的铁路专用线,车站除客运外,主要从事煤炭、水泥、陶瓷等大宗货物运输,其中仅煤炭一项运往秦皇岛即占总运量的80%以上。据《秦皇岛市志》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1913年间,唐山运至秦皇岛港煤炭累计达540多万吨,年均45万吨,约占当时唐山、西北井两矿总产量的80%以上。嗣后,由于京奉铁路单线、复线工程先后竣工,初步构成了以唐山为中心,沟通东北、华北的铁路货运网络,货运量呈逐年增长之势,时外运货物主要是煤炭、水泥、陶瓷、石料、纸张、干鲜果品、棉花、花生、畜类等20余种[260]。唐山进一步成为冀东货物集散中心和工商业中心,经济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中国资产阶级的团体——商会,是随着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而产生的。“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奏,商会则是在这一前奏曲中应运而生的产物”[261]。为了开通风气、联络商情,唐山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设立了类似商会性质的同文阅报社[262]。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1907年12月13日)为“保商振商、开通商情”又成立了唐山镇商务分会,而滦州商会的设立时间却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63],可见唐山在经济地位上已超过了滦州。唐山镇商务分会的设立,既是政府倡导的结果,同时也是唐山商业发展的标志。
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市场形式与之相适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各种形式的集市贸易也逐渐发达起来,夜市、庙会、民俗节日集市和定期的市场交易共同繁荣着城市的商品经济。唐山工商业的兴盛刺激了传统贸易市场的繁荣,定期集市、庙会重新恢复并发展起来,庙会期间远近商贾云集,“骡车载道,极为拥挤”[264]。唐山较著名的庙会有雹神庙庙会、常明庵庙会。其他一些服务业如饮食、通信、医疗、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施也相应增加。唐山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华北其他地区无法与之比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