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扬弃
陈定模
(苍南县钱库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和活力之源。传统是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艺术、制度、宗教、道德、风尚、器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系统。其中包含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心理特征上。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传统文化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如李政道先生说的,一个依赖于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也是无前途的。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现代化成为中国的历史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稳步发展的时期,逐渐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在汹涌而来的现代化大潮中,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中国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发扬的关系问题。
任何文化都面临着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哲学上叫扬弃。继承与创新是一对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沉着某些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糟粕,是现代化建设的沉重包袱,在广大中国社会中,尤其在农村,仍然惯性发挥着不少负面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经济方面即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现代化的一个很大贡献就是它始终不渝地破坏着传统的小农经济,使中国社会向着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方向迈进。小农经济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具有很强的保守性、排外性,它使专制主义和官僚主义成为必要,并派生出其他一系列东西。可以说,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很大阻力就是小农经济,克服它的困难也最大,所以虽然对小农经济的破坏从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但还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不敢说完全摧毁了传统的小农经济,不敢说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完善。传统的小农经济越来越被市场经济所排挤,不难预测,将来小农经济将进一步缩小,市场经济将进一步扩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传统小农经济的瓦解必然使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那些派生物失去栖身之地,并为传统文化由旧质向新质跃进扫清障碍、开辟道路。
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在现代化过程得到扬弃?本人在创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镇的实践中认识到,首先要加快小城镇和县城的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农民就近在小城镇和县城中落户,使他们从土地中走出来,溶入市场经济,享受城市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彻底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的土壤,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从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入手,改变他们不讲卫生、不守纪律、不讲文明的生活习惯。龙港镇发展的现实证明这是一条成功而有效的经验。1984年,龙港开始建镇,全镇总人口不足8000人,通过户籍改革和土地有偿使用,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靠自身的力量建设农民自己的城市。2009年,龙港镇现有常住人口28万人,流动人口10万多人,共38万多人,实现GDP101亿元,财政收入9.47亿元。我把龙港镇的城市化叫作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它不像世界许多国家那样,通过工业革命使大量农民破产,成为无产阶级,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住在贫民窟。
龙港的城市化是一个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城市化过程。首先,先富起来的农民到龙港投资落户;其次,实现了他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城市户口梦;第三,进入龙港的这些农民,经济大发展,财富大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农民就近进入龙港,由于他们语言相通,饮食相同,习俗相似,民情相近,在城市化过程中,没有在异地他乡的失落感。他们大多与原来居住地保持着往来,使他们感觉到住龙港的优越。现在龙港居民以有龙港户口、龙港住房、龙港事业为荣,他们娶媳妇、嫁女儿比住农村优越很多,选择余地也多。因此,实现城镇化是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最好途径。因为他的成本最低,难度最少,如果全国建设1000个龙港镇,就能吸收3亿8千万农民进城,中国的城市化率就能提高29个百分点,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迎刃而解,这是一个梯度城市化的过程。
如何使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得到扬弃,也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要关注的问题。就我所熟知的龙港周边农村,破坏最严重的是宗祠、族谱、庙宇,包括农村中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如舞龙(分红龙和白龙两种,白龙是旧社会穷苦孩子在春节期间到各地村庄以唱历史故事为名混饭吃的)、划龙舟(在旧社会,苍南县钱库镇陈家堡村已发展为妇女划龙舟,是妇女解放运动的象征)、舞狮、花鼓、走马灯、卖技(指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由十几个青年组成卖技队,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唱,到本村各农户门口唱)。一般给些年糕(是白米粉捣成的),有的在去年刚结婚的富户人家,大开中门,摆上水果糕点,请他们坐着唱,然后给水果糕点,还给红包。正月各村群众聚集祠堂,吃祠堂酒,正月十五闹元宵、抬菩萨、演戏,还有庙会等乡村文化,现在基本灭迹。
改革开放以后,部分民间文化得到恢复。但近十几年来,各级政府以稳定压倒一切为借口,制定了一些措施,把民间艺术活动全部取消,农村不准演戏(要演戏需经当地派出所批准,村干部和村老人协会向公安部门写保证书,交几万元的押金),不准划龙舟、舞狮等群众性的文艺活动。近年来,除了基督教会和大的宾馆在圣诞节比较热闹外,温州农村逢年过节冷冷清清,群众没有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
在扬弃农村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做到古为今用,着眼于民生,致力于创新,促成农村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充实完善族谱的编纂工作。正史、方志、族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素有资政、存史、教化之功能。农村传统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是莫忘祖宗,这里的“祖宗”具有躯体与精神意义的双重内涵。怎样使“祖宗”的历史文化价值转化为现实实践价值,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龙港周边农村几乎每十年修编族谱一次。通过修谱,使每个人知道自己是哪里人,从哪里来,了解自己的祖先在历史上的功绩,本族有哪些族规祖训。崇拜祖宗,信奉祖宗,就是要不断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使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得以发扬光大,这样做可以使子孙后代沿着祖先事业、站在祖先的肩膀上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二、发扬宗祠文化在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宗祠,温州人称“祠堂”,供设祖宗神主牌位(温州地区称木主)和香炉,是举行祭祖的地方,也是从事宗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设宴和开展文娱的地方。
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陈家堡祠堂,始建于1689年,2002年在原址上重建。陈家堡祠堂占地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其中祠堂建筑面积2176平方米,庙1000余平方米。在当地有祠堂,左边必有庙)。祠堂七间三进两厢房,属二层混凝土古建筑结构。头进一层为大厅,二层为图书室和会议室;第二进为大戏台;后进一层为大厅堂,二层为放祖宗香炉、木主的地方,神龛前设一张大理石香案,用于摆设香炉,焚香祭杞的地方。陈家堡始迁祖万六一公的“木主”设在神龛最上层。其子拱十五,生有三子,现分为大房、二房,东西三房。此三房祖宗“木主”摆放在始迁祖前面,其所有祖宗“木主”香炉放在始祖神坐下面。
宗祠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第一,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因而成为宗族的物质标志和聚宗合族的象征,这是宗祠的基本功能。
有族必有祠,祭祖源于崇拜祖先,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祠堂显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丰功伟绩,鞭策后人为光宗耀祖而奋斗。陈家堡祠堂一年春秋二季进行祭祀(又称吃祠堂酒),春季为正月初二和初三,因族人众多在一天祭祀,祠堂容纳不下,初二为大房和二房吃祠堂酒,初三为东西三房。秋季为八月十五日。正月初二、初三由当年14、24、34、44、54岁的人设席,请各自房头宗亲吃。族规规定,年满14岁男丁算已成人,可以享受本族的权利和义务。秋季比较简单,由一些家境富裕的人自愿设席请族人吃,一般穷苦的人不好意思去吃祠堂酒,因此吃祠堂酒的人较少。在开席前,由族长和村里有文化的人宣读祭文,进行祭祀,然后鸣炮、奏乐、吃酒。
第二,对宗族事务进行全面的管理。祠堂要管理的事情很多,必须要有祠堂常设的人员来执行,过去这些管理人员叫“管大众”。“管大众”的人选一般由各房代表推选产生,由本族德高望重、办事公道、家庭富裕、兄弟众多者担任。如发现办事不公者,各房代表可以罢免他。“管大众”有很大的权力,一是决定宗族械斗大事,每个地方有一面令旗,是发动宗族械斗的指挥令。平时放在“管大众”的家里,一旦令旗出现,听到祠堂鼓声,全族18岁以上的男人一律要手持长矛、大刀,头戴竹制头盔,从四面八方赶到祠堂集中,无人敢不从,不然要受族规严厉制裁,轻则罚款,重则拆房。在近一百年历史中,陈家堡与杨姓等外族发生过几十起大规模宗族械斗。建国前,一次与张家堡杨姓械斗,陈家堡动员了江南地区陈姓近一万之众攻打张家堡,造成多人死亡。二是管理好祠堂经济。旧社会祠堂都有数量不等的公产田,多者几百亩,少者几十亩。每年收取租金支付祠堂费用,经费开支要定期向族人公布。三是组织好每年春秋祭祀活动,选定日子,圈定程序,筹划开支,决定参加祭祀和聚餐的人员。四是决定与同姓和相好地方的人情往来事宜。五是决定本族一些大型文体活动,如演戏、划龙舟、舞龙、舞狮等,还有举行抬佛、拜祠堂经、拜玉皇经等迷信活动。
第三,调解内外部纠纷。族内人违犯族规发生矛盾,属各房内部矛盾的一般是由各房族调解,房族之间矛盾在祠堂内调解,一经调解后,放了鞭炮,就发生效力,矛盾双方不得滋事生非。非同姓之间发生矛盾,但双方又是陈家堡的要好地方,也在祠堂内调解,经调解后,立即派人到双方祠堂前放鞭炮,表示调解已经生效。有时政府不能解决的纠纷,经过这种调解形式得到妥善的解决。它起到法律以外的补充作用,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促进了社会稳定。
第四,祠堂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独立民族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祠堂作为具有经济基础和场地条件的文化物化象征,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首先,具有学校功能。陈家堡祠堂在清末就改为小学了,曾经培养了五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和保定陆军学校毕业生。新中国成立后,创办夜校扫盲班。现在新建的祠堂,开办夜校、图书馆、文体活动室等供族人学习娱乐的场所,成为留守农民的文化和体育活动中心。
其次,祠堂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和风格含有向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陈家堡内有楹联100余对,牌匾60余个,有文化长廊,雕刻有历代帝皇、文人的墨迹,还有一些弘扬先祖官人地位、文人地位等历史功绩,实际上这就是对后人奋发图强的文化意识传播,每年在祠堂内演戏、唱词、舞龙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其三,祠堂强化宗族乃至民族的文化认同心理,有利于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寻根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其四,是贫苦农民躲避自然灾害的场所。温州地处沿海,每当台风在此登陆,常常造成民房倒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居住在危房的农民可以及时转移到祠堂内避灾。旧社会个别无住房的穷苦族人也暂住祠堂。在土葬年代,族人也将空灵柩存放祠堂里。
旧社会祠堂修建,一般由各房“众田产”收入开支,也有按人丁摊派的。现在修建祠堂是按男丁平均摊派,居住在陈家堡的每人丁100元,居住在钱库镇上的每人丁200元,居住在龙港镇的每人丁300元,其余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富裕人自愿出资。先后筹资800余万元,修建祠堂、庙宇,还修建了3个健身活动中心,修建桥梁9座,水泥路5条,修筑河堤一条,进行了村庄整治,使陈家堡村面貌焕然一新。
对祠堂要有正确的辩证认识,一方面要看到祠堂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是迷信、落后、守旧、排外的制造机关,这些都应当否定批判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祠堂在聚宗保卫家乡、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公益活动,维护地方自治和治安秩序、稳定社会、赡老扶贫,办学兴教等方面曾起到过积极作用。要用科学的态度加以引导,使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发掘、发扬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内容的改造、改革、创新。通过多种活动,使人们的情感得到释放,精神得到愉悦,眼界得到开阔。各级政府应该组织鼓励群众自己直接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产生幸福感,在人人都乐于参与的幸福中,使先进文化的根基逐步牢固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