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努力塑造竞争优势

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努力塑造竞争优势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确定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使湖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湖北省应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努力塑造未来的竞争优势,以竞争为动力,以联合求生存,以合作求发展。湖北省建设产业聚集区,第一,从现有的比较优势出发,着眼于提升竞争优势,通过政府的适当引导,集中相关资源,迅速成长。
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努力塑造竞争优势_湖北发展研究报告

二、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努力塑造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科技与经济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央确定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使湖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湖北省应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努力塑造未来的竞争优势,以竞争为动力,以联合求生存,以合作求发展。

(一)城市圈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参与全球竞争,促进中部崛起,湖北率先打出的是“城市圈”这张牌。湖北人民深知,关键是湖北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样才能联强扶弱,真正地成为中国中部的支点。根据《湖北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湖北省将形成以“武汉都市连绵区”为龙头,以“襄樊大都市区”、“宜昌大都市区”为两翼的“金三角”,并整合成“江汉都市连绵区”,从而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武汉都市连绵区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大冶、鄂州、黄冈、孝感、应城、汉川、仙桃、咸宁等城市为群体,2020年该区城镇人口将达1190万人,第二产业向圈内中小城市转移,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襄樊大都市区以襄樊为中心,以汉江为轴,上下游各扩展50公里,包括老河口、谷城、宜城等,建成湖北省西北部工业制造基地。宜昌大都市区以宜昌为中心,向东北、西南各扩展50公里,包括当阳、宜都、枝江等,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在倾力打造武汉城市圈的同时,使宜昌、襄樊两个副中心城市尽快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推动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两大经济圈建设,形成以汽车、水电、化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经济增长带。如果这些城市圈能够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能进一步向省外辐射,吸引外省市的一些城镇加入,这也是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的题中应有之义。

湖北省正在加快实施“武汉城市圈建设战略”,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总的目标是: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成为湖北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近期目标是城市圈内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4]武汉市主要集中发展高新技术、高加工度、高集成度的现代制造业,发展具有大都市特点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加快一般传统产业向圈内城市的转移,增强武汉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带动力。圈内其他城市,结合各自的比较优势,围绕武汉的产业升级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在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以及原材料和新材料、轻工纺织及食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初步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5]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已初步显现。2006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国土面积和51%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2%的生产总值和63.4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成为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在“中部崛起”口号提出之前就启动的武汉城市圈,如今进入了快车道。以武汉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圆,全国主要的城市都在这里面。温家宝总理曾说:“武汉在哪里?就在中部崛起当中”。由此,更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意义。在近期阶段,以武汉为核心的湖北境内的“8+1”武汉经济圈如果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到中期阶段就可以突破省界,向邻省的中小城市推进,例如江西的九江市、湖南的岳阳市和河南的信阳市,建设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圈;在远期阶段,武汉经济圈还可向中部其他大中型城市拓展,建设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最大、最强、最富有活力的城市群。中部地区各省将会在竞争中融合,在融合中共荣,在错位中发展,[6]武汉城市圈就可以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能量。

(二)加入全球产业链,打造产业聚集区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跨国公司已经构建了国际化的生产体系,在全球的运作中形成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和供应链,全球的竞争开始表现为生产网络与供应链的竞争。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要想方设法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因此,湖北省的企业必须抓住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以及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机遇,乘时用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在“干中学”,积极参与和融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自身的价值增值能力,向更有利的“链节”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的竞争力与产业聚集区内的产业簇群有重要的关联。产业簇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产业公会等)。它会形成产业在特定领域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竞争日趋复杂、知识导向和动态的经济体中,产业簇群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竞争力与其特定的产业簇群有关。[7]企业在产业簇群中,在与全球和各地区的联系中,在激烈的竞争与合作中,壮大自身。

湖北省建设产业聚集区,第一,从现有的比较优势出发,着眼于提升竞争优势,通过政府的适当引导,集中相关资源,迅速成长。第二,注重区域集中,重点突出优势产业特色,在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增强产业竞争力。第三,以地域品牌吸引国内外名牌企业进入区内落户,本地企业也要在竞争中打造自身品牌;同时吸引大批创业者进入,创立事业,有创新的潜力,发展的后劲。第四,重视地区间的互补,对所在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的“极”。第五,瞄准国内以至国际前沿,追求高水平。以下我们观察湖北三个较具代表性的产业聚集区——“武汉·中国光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襄樊(国家)高新区,以了解湖北省在经济竞争中的策略与态势。

1.“武汉·中国光谷”。

2001年7月6日,在我国加入WTO前夕,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加入WTO之后,国内外的激烈竞争极大地激活了武汉的科技资源,使武汉的现代高科技能量迸发出来;“武汉·中国光谷”在全球化竞争中成长,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搏击,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亮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旗帜。

“光谷”已在国际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某些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能源、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企业——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其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三位;有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科研开发机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拥有光通信产业国内领先的技术和达到国际最高水平的商用化技术;有中国最大的IC卡网络产品生产基地——精伦电子;有中国知名的激光设备生产企业——华工科技。光谷正在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并形成壮大的手机产业群。一批知名企业享誉中外。如今,已有7000多家企业落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70多家,上市公司14家,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3家。同时,随着扩大对外开放,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前来投资兴业,先后有三井、藤仓、NEC、康宁、通用电器、蒂森克虏伯、英特尔、IBM、香港汇丰银行、朗讯科技、飞利浦、西屋电器、西门子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企业在此投资。现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纤光缆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0%、光电器件为40%、光传输设备为10%。楚天激光等20多家激光企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8]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相邻,其中部属高校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10。这里还有56个中央及省部属科研院所、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700多个技术研发机构。这里还有49名两院院士,2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4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3。光谷不断培养持续创新能力,正加紧建设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工程中心、我国目前唯一在建的P4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目前,光谷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光谷最初的定位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养出一批能与国际大公司平起平坐的企业,建成为一座集产业、居住、商业、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国际化、山水园林式的科技新城。而现在,国家要求光谷所在的武汉等高新区,要与北京、上海等高新区一道,经过5~10年的努力,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显然,这个定位更高,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达到,也预示着光谷更加美好的前景。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06年实施重点产业项目59个,其中13个项目建成投产,46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2006年落户光谷的中芯国际项目和富士康项目,将是2007年建设的两大“重头戏”。首期投资10亿美元的富士康产业园,2007年3月已启动建设,计划一期工程10月建成。该产业园定位为全球最大的光、机、电制造和研发基地。今后几年,富士康将投资建设数码相机、电脑、显示器等20多个项目,带动100多家配套企业集聚,可吸纳20余万人就业,形成年产值1000亿元的规模。富士康看中的是武汉在中部的地位、光机电产业基础和大量高科技人才。富士康将与武汉钢铁、汽车、光电子等产业有较多合作,并形成很长的产业链。同时,2007年武汉将确保中芯国际项目进展顺利。中芯国际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2006年6月动工,一期工程预计在2008年春季投产。目前,台湾旺宏、台湾华瑞、美国Rock、芯动科技等半导体企业纷纷入驻,光谷集成电路产业链正在形成。[9]

2.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东临长江黄金水道,南接沪蓉和京珠高速公路,北接长江三桥,具有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开发区内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以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的年产30万辆轿车项目为龙头,凭借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美、英、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大批国外跨国公司及国内著名企业纷纷来区落户,形成了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食品饮料、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生物工程等产业蓬勃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总投资额达600多亿元,开发区已经成为湖北武汉投资积聚的洼地。2006年,借助汽车、电子电器两大产业发力,其他产业助动,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以50%以上的增幅增长,经济规模跨越了500亿元的门槛。[10]据估计,2006年,在全国54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比较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12位,在中西部20家开发区中名列榜首。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使之成为武汉和湖北率先崛起的引擎。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开发区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功能的竞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不断完善功能,形成一区多园、一区多基地、综合型园区的发展模式。一是完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功能,大力支持东风、神龙等整车企业出口。适应东风、神龙等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在乌兰克等国家建设工业园区,扶持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努力成为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典范。二是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功能,推动开发区制造业产业链两头延伸,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三是积极开展服务外包基地的申报工作,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促进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发展。四是全面推进军山地区功能开发。

3.襄樊(国家)高新区。

襄樊高新区位于襄樊市区北部,辖区控制面积96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2.33万人,政策区面积7.5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9.41平方公里,建区面积17平方公里,是襄樊市1995~2010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区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军工企业的聚集地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技术、智力最密集地区。目前,襄樊高新区内注册企业已达970家,其中工业企业35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73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158家,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9家,美国康明斯、法国标志雪铁龙、日本日产、台湾裕隆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在高新区落户。这里聚合了全市8家军转民大中型科技型企业和“东风汽车”、“东风仪表”、“湖北新华光”、“中航精机”等4家上市公司,初步形成了“两大园区、三大基地”的产业格局,即以汽车产业为主体的汽车工业园区,以军工机电、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园区;以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基地为龙头的汽车整车、动力、研发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公司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特种光学玻璃研发、生产基地,以航宇救生设备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全国最大的航空救生装备研究、设计、实验和制造基地。2006年,襄樊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工业增加值9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总额51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税收40亿元,同比增长25%;全口径出口供货额7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4家,同比增长23%。2006年全区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2个,同比增长200%;实际利用外资高达6005万美元,同比增长1143%,占全市的比重达65.2%。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位次由43位上升至35位。[11]

襄樊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形成以汽车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航空航天和新能源、高效节能产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两业为主、多元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孵化器、重点产业、产业群“三位一体”的园区发展体系;加速扩张,全力追赶,不求最大,但求更好,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高新区建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较强实力、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力争使之处于全国同类城市高新区的领先地位,跻身国家级高新区中上游水平。

从以上三个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可以看到,它们立足于原有的基础,又根据需要与可能强化自身的特色,努力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优质资源,着眼于增强未来的竞争力。

(三)企业联合重组应对全球竞争

加入WTO之后,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也进一步融合。企业借与外资合资的机会壮大自身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外资的进入,尤其是强大的外资独资化趋势,也对国内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促使国内企业努力奋进。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内企业开始重组或联手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了合作的浪潮,以各种形式走向联合。目前,湖北省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本土企业的联合重组:一是制造业之间的联合;二是商业企业之间的联合;三是商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合。

1.制造业企业的联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WTO以后,我国在钢铁行业方面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大体上是两个方面:第一,削减关税;第二,修改现行限制进口的主要政策,如指定经营、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限量登记、“以产顶进”等。尤其后者意味着国外钢材进入中国的销售渠道得以拓宽,可以较自由地进入我国市场,我国钢铁企业和经销商在国家政策保护下形成的经营优势将逐渐丧失。这种强大的生存压力,也促使我国钢铁企业尽快走重组的道路。

武钢是我国钢铁行业重点企业,也是中央直属企业。重组前的武钢得益于技术优势,受限于产业规模。虽是市场赢家,武钢仍感到巨大压力,与国际钢铁巨头相比,与国内宝钢等企业相比,仍有差距。而攀钢、邯钢等第二钢铁军团也在飞速成长,而且利润惊人。对于武钢来说,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境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做大做强。2005年1月19日,湖北省国资委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正式签署协议,湖北省国资委将其对鄂钢出资总额的51%无偿划拨给武钢,省国资委持有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9%的产权,将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为武钢的控股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4月30日正式揭牌,湖北钢铁航母初露端倪。鄂钢是湖北省一家重点国有企业。武钢与鄂钢相距不到50公里,联合可以实现原材料、能源、人才和市场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浪费,提高效益。[12]据有关测算,重组后的武钢集团能形成17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13]

2005年年初武钢与鄂钢联合重组,岁末武钢与柳钢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年之内,两个重大联合重组项目的实施,表明武钢正通过联合重组和结构调整迈向产能达3000万吨的“钢铁航母”,而这正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钢铁工业发展的重点。武钢通过重组联合,不仅实现了产能扩大,更重要的是在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在战略布局上实现了内陆和沿海的优化配置,在结构调整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4]

2.商业企业联合:武商联集团。

2004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零售业全面放开。此后,看好武汉零售市场前景,外资零售大鳄像潮水一样涌入武汉。武汉市现有外资零售商企业超过20家,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近30个。

武汉的武商、中百集团连续几年跻身全国连锁百货企业前30名,并被国家商务部列入全国重点培育的20家流通企业集团行列,中商也有不俗的业绩表现。但是,如果与外资零售巨鳄相抗衡,武汉本地商业集团显然是以卵击石。眼下,武汉尚没有一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商企,武商、中百、中商2006年的销售规模分别是84亿元、94.8亿元、60亿元。三家集团2006年年销售总额还不到250亿元。这与“上海百联”差之甚远,同沃尔玛等外资零售巨头更不可同日而语。

2007年3月9日,武商、中百、中商三家商业公司同时发布公告,武汉国资公司以这三家公司国有股作为出资,成立武商联集团。这意味着,一个年销售规模超过238亿元的商业航母即将浮出水面。武汉商业上市公司大重组,终于拉开大幕。[15]促成武汉商业大重组的是两大因素:一是要集三家所长,应对步步进逼的外资零售业,打造新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要打响三家公司“国有股权保卫战”,让国有资本取得核心商企绝对控股权。新组建的武商联集团将大大增强武汉国有商业集团的实力,今后武汉国字号的商家有望终结多年血淋淋的“窝里斗”,而各有分工,形成一致对外格局。重组后“内耗”将会减少,这几大商业企业有可能就此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经营。

3.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中百模式。

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是中国上市公司武汉中百集团的全资公司。历经8年拓展,武汉中百仓储已连续三年进入全国零售连锁经营30强。目前,已在湖北省内一、二级城市开办了42家平均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卖场和一家生鲜超市,并成功在重庆开设了两家大型综合卖场和收购18家门店。近期,公司还计划将门店发展到省外南昌、合肥、长沙等城市,门店总数可望达到60家,销售达百亿元。其连锁经营网点和销售增长幅度排名全国连锁经营前5位,业已成为民族超市的品牌象征,是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20家大型商业企业之一。中百仓储之所以能够后来者居上,关键在于扎根本土,把握发展先机。

中百仓储超市在武汉市率先涉足连锁超市这一新型商业业态,主要经营食品、生鲜、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家居用品、文体用品、服装鞋帽等15个大类商品,经营品种达2万余种。中百仓储超市围绕消费者息息相关的“饭桌子、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服务,潜心致力于连锁超市新业态的开拓和探索,尝试并创新地糅合了国际标准与本土化管理。[16]

在加紧进军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中百瞅准市场空当,通过错位经营,面向居民区做“菜篮子”文章,大力发展有生鲜和蔬菜卖场的便民超市。2006年,中百更是以每4天开一家新店的速度加快扩张步伐,到年底中百旗下的武汉便民超市已增至近500家。

2005年4月份,中百仓储正式加盟国际最大的自愿连锁组织IGA(国际独立杂货商联盟),成为我国首家加入IGA的上市公司。通过IGA的全球采购系统,增加了与供应商谈判的砝码,中百从而取得了和个别跨国大零售商同样的优惠采购政策,为购物者确保了更多的超值优惠商品,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宝洁、雀巢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是中百仓储的直供商。

更有特色的是公司采取的“货取源头,菜采地头”的经营方略。从中百第一家超市开始营运那天起,孝感麻糖、钟祥豆腐等一批荆楚土特产便进入中百的货架,成为中百仓储集聚人气、构筑特色的重要棋子。在之后的8年里,中百积极地进行市场调研,搜罗特产。安陆萝卜、宜昌蜜橘、神农架野生猕猴桃等百余种省内土特产,纷纷走出乡野,进入超市。中百仓储的领导人认为,上门推销的商品中,90%左右同质同类,如果坐店收购,中百仓储难以形成特色,只有做到货采源头,才能得到最低的价格和上乘的质量。“当采购商,不当收购商”成了中百仓储进货的第一条准则。为了保证生鲜食品的新鲜、低价,中百直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向果农和菜农集中采购,并建立了一批蔬果生产基地。许多经营着独特商品的普通农民、工商户,均被请进中百仓储。中百仓储引导他们注册商标,改进包装。例如,现在汪集鸡汤的秘方创始人吴婆婆,被中百“相中”时已经75岁,从未听说过“商标注册”、“条码申请”。中百找到她后,帮她办理了诸多复杂手续,将汪集鸡汤由民间菜肴改造成现代即食菜品。如今,“吴氏鸡汤”每天在超市销售几百罐,吴婆婆专门在武汉市区建起配送中心,成了中百仓储年纪最大的供货商。目前,中百仓储已拥有了一支忠诚的供应商队伍,独家经营的商品占总货品的15%,牢牢确立了竞争优势。[17]中百仓储对于农产品的扶持,对于农产品品牌的支持和重视,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商业与农业的合作如何达成了“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