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性
一、民族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民族性是西部边疆地区最基本的特征。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国总人口民族构成是: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广西、云南、贵州、新疆4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中国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看,西部六省区少数民族占该省区总人口的比例及增长情况见下表:
表1.1.1 西部六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该省区总人口的比例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基本特点:
(一)分布地域辽阔
少数民族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都有居住,绝大多数县都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云南有16个州市,其中民族自治州8个,占50%;民族自治县29个,占全省129个县市区的22.48%;占全省79个县的36.7%。
(二)分布极不平衡
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30.1%和29.4%,而华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只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9%。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青海、四川、贵州、甘肃、湖南、湖北、河北、海南、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大杂居、小聚居
中国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相互交往,形成了各民族既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的居住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聚居在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又散居在其他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特征,如云南的彝族。
(四)民族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据1998年人口年报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为166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577.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7%;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7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密度126人的1/5。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西边六省区更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西部六省区中,有四个是民族自治区,云南的16个市州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云南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这15个民族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分别是:傣族、壮族、苗族、景颇族、瑶族、哈尼族、德昂族、佤族、拉祜族、彝族、阿昌族、傈僳族、布依族、怒族、布朗族、独龙族。
从西部大开发整体看,西部90%以上的面积是民族自治地方,20%左右的人口是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30%以上的有滇(33.41%)、桂(38.34%)、新(59.39%)、藏(94.06%)。从另一方面看,民族自治地方98%以上的面积,95%以上的县,以及全国少数民族将近80%以上的人口,都已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或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
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要加快少数民族的发展。因此,边疆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就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发展;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了,就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将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
由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各少数民族生产力水平的不同。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差异很大,大体可划分为四种社会经济形态:
(1)封建地主经济社会形态,民族地区的以汉族和与汉族混杂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主;
(2)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西藏全部及新疆、青海一部分、滇黔川边缘交界地域;
(3)农奴制,集中分布在发展更为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4)原始公社末期,如内蒙古、黑龙江大森林中的达斡尔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等。这种多层次的社会经济形态以云南少数民族为最典型。
由于云南地处横断山脉,境内峰峦叠嶂,全省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区、半山区占94%,坝区仅占6%。由于江河切割,交通闭塞,对外交流困难,长期以来处于封闭、半封闭状况。社会、经济、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自我循环,一方面加深了原本由血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稳定性、落后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社会经济形态的保守性、多层次性、低水平性和不平衡性。
在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阶级社会过渡的有独龙族、怒族、基诺族、佤族、傈僳族、景颇族、布朗族及部分拉祜族;处于奴隶制社会的有小凉山彝族;处于封建领主制或封建农奴制的有傣、藏、哈尼、拉祜、普米及部分彝、傈僳、纳西族;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的有白、回、壮、纳西及部分彝族。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上述不同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先后完成了社会形态跳跃式发展,即一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关系的跨越。其中,通过生产制度结构的改造运动、互助合作化运动、建立初级社、直接过渡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有怒、傈僳、独龙、基诺、布朗、西盟的佤族和小凉山彝族;通过和平协商缓冲式土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有傣、哈尼、瑶、拉祜、藏等民族。1956年后,上述所有少数民族地区又推行“民族补课”。强制人为拔高生产关系,确立了全国大一统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及上层建筑,把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社会形态发展仅仅用几个月就实现了“质态飞跃”。但是,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跳跃式发展不等于经济和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人为拔高的生产关系带来的社会“质态飞跃”形成不了生产力的飞跃。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滞后仍然存在,显示出其经济社会的滞后性、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落后性。
三、区域及民族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依靠行政手段促成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质态飞跃”虽然打破了社会发展的顺序性,从而大大缩短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强烈显示出母体的历史痕迹和现实不平衡性特征。但是,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归根结底还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所决定。
以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区为例,观察其经济结构形态、产业发展梯度和技术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及生产制度结构,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呈现出四种基本形态:
(1)市场经济型。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与民族,如大理市周围的白族、个旧市周围的回、哈尼、彝族和昆明、曲靖、玉溪、景洪、保山等市周围的少数民族。
(2)商品经济型。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未完全形成市场经济结构,如各民族自治区首府及历史上较为发达的少数民族县城、集镇。
(3)自然经济型。如交通、通信比较闭塞的贫困山区县和边远集镇地带,基本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4)原始迁徙农业向传统粗放型农业过渡、商品经济属萌芽阶段。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原始型农业为主体产业,其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刀耕火种、轮歇游耕等为主,如部分少数民族聚集的一些高寒山区。
从历史纵向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原有基点低下,开发较晚,生产方式落后,虽然社会生产关系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初始的劣势导致的发展劣势,这些区域总体上还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水平。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1)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与汉族地区相比,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相比,有着数千年的时间差距。即使是经历了60年的发展变迁,但其生产、生活方式及资本的积累程度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至少还有50~100年左右的差距。
(2)生产关系的跨越与生产力发展规律性、有序性的不平衡性。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生产关系完全可能实现质态的飞跃,并且也成功实现了飞跃,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迁及新的生产制度结构的形成及非正式的观念、习俗的改变与升级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化力量的作用是缓慢显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很难像生产关系的跨越一样实现质的飞越。正如一个彩民通过购买彩票可以实现一夜暴富,但一个文盲绝对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博士。
(3)生产力发展与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关键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形态支撑点的经济基础,以及非正式约束的社会文化、经济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正式制度的安排可以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来实现,但非正式制度的改变与形成却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是否完成了跳跃式发展并不在于生产关系的形式和经济制度的特点,而是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企图用拔高生产关系来取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形态的高层次性与生产力的落后性这种反差矛盾,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往往会失去发展机遇,延误发展时机。也就是说,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有现实的基础来支撑。
(4)民族素质与民族习俗的核心性。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素质、民族理念、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等非正式约束是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并被客观的民族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生存环境条件所决定。因此,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重视发展先进生产力,以推动民族文化、民族理念、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生产方式的发展,大力突破民族心态障碍,转变和消除落后的民族观念,促进代表先进文化、先进文明的民族现代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5)西部边疆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多层性。纵观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具有初始优势的区域,经济社会发育较早,开发的历史久远,社会经济形态遵循着经济演化的一般规律,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初始的优势往往形成既得优势,从而经济社会能够继续保持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事实上,市场力量作用的固有趋势也是强化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中地理空间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梯度差异。从中国经济发展史看,处于相对边缘地带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也被边缘化。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差异形成了多层次民族经济结构的不完整状况。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与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就是典型的反映。以傣族为例,新中国成立前,西双版纳的傣族较为典型地表现为封建领主经济;在德宏与缅甸接壤的傣族则开始由领主制向地主制经济过渡;盈江、元江、景谷、新平等内地傣族则已完全进入地主经济形态,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传统要素。
纵观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既产生了一个发展水平差异的梯度层次结构,也时时发生着少数民族经济在此梯度结构中的不同程度的跳跃。在此连续跳跃的发展中,新的经济因素与体制内旧存的落后生产力同时并存,使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表现为一种极为复杂的状态。这种极为复杂的经济发展状态,在边疆地区普遍存在。由此观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与经济较发达的汉族地区相比,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
四、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理空间,也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总体概貌是边疆、山地、盆地、大漠。复杂的地质、地貌与多民族杂居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经济发展的梯度性,社会经济形态的层次性等构成了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形成了与边疆发展的多种资源优势性、复杂的地域性和经济的滞后性的分野。
在地理空间上,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一般是指远离政治经济文化的西部地带,大都沿陆上边境线分布,西部边疆陆上边境线长达1.7万多公里,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有不少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以云南为例,云南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界线的六分之一。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
“山地”指我国山地与丘陵,面积约有63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6.4%;以山区而论则包括山地区、丘陵区和以山丘占多数的高原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7%,边疆地区的云南山地占94%、广西86%、内蒙古48.5%。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许多居住在高原主体型地理单元系统,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盆地”,如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柴达木盆地。“大漠”,如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的马丹吉林沙漠和青海的柴达木沙漠、宁夏的腾格里沙漠。这表明了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类型十分复杂,并与多民族和特殊背景的社会条件相结合,构成了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障碍。
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西部边疆民族省,云南共有16个州市,其中8个民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脉中南端部分,因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的特殊,加上过渡气候带的作用,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这种地质结构与多民族、多层次的社会经济形态和位居边陲的地理位置相互结合,组合成一种特殊类型地理单元系统,深刻影响了整个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
一是高原呈波涛状。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山种并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其中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的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怒江峡谷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峡谷之一。
在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侧山岭矗立于江面之上,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也是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横亘于澜沧江上的西当铁索桥,海拔已达1980米,从桥面上至江边的卡格博峰顶端,直线距离大约只有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在三大峡谷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却终年冰雪覆盖。因此,在垂直几千米的距离内,其气候与自然景观竟相当于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为全国所仅有。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在这3个大的转折地势当中,每一梯层内的地形地貌都是十分复杂的,高原面上不仅有丘状高原面、分割高原面,以及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而且还有巍然耸立的巨大山体和深切的河谷,这种分割层次同从北到南的三级梯层相结合,纵横交织,把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俗称“坝子”。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它们有的成群成带分布,有的孤立地镶嵌在重峦叠嶂的山地和高原之中;有的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则无明显方向。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五是山川湖泊纵横。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河谷渊深,湖泊棋布的特色。天然湖泊分布滇中高原湖盆区的较多,属高海拔的淡水湖泊,像颗颗明珠点缀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总的来说,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6%。全省129个县、市、区,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79.9%的有4个县(市),山区面积占80%~89.9%的有13个县(市),占90%~95%的有9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
这样的自然地理,也使得云南蕴生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矿产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多年平均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约1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
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了一幅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边疆与内地、边疆与沿海的经济发展差异性。
(一)总量与人均量的差距
1.经济总量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非均衡的,即从沿海到沿江,再到沿边地区。实际上是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板块式推进发展战略。30年的改革开放,三大板块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地理空间上是不均衡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最低,经济总量也最小。见表1.1.2、表1.1.3。
表1.1.2 沿边9省区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中国沿边9省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是辽宁省,2007年GDP已过亿元,云南居第六位,为4260亿元。
表1.1.3 沿边9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人均GDP最高的是内蒙古,2007年达到25558元,最低的云南省只有9459元。
2.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不但在战略上保持了国家的平衡发展,也给沿边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沿边地区以其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坚持了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了自身的发展。2000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逐步实施,国家在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对沿边地区进行了大力支持,使沿边地区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沿边地区与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1)的差距依然很大。东西部经济长期的非均衡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使得西部沿边民族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正视自身的发展现状,明晰这些差距及其原因,明确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沿边地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1.4 沿边地区与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2000年,中国GDP总量为89404亿元,其中沿边地区17599亿元,占全国的19.68%,沿海地区占52.5%;2007年,中国GDP达到246619亿元,沿边地区占全国的17.89%,沿海地区占61.24%。七年间沿边地区的比重下降了1.79个百分点,而同期沿海地区的比重却上升了8.74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进一步加剧,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此期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区域发展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人均GDP的差距也在扩大(见表1.1.5)。
表1.1.5 沿边与沿海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单位: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2001年,中国人均GDP为7517元,其中,沿边地区人均GDP为6942元,与全国的绝对差距是575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绝对差距是7674元。2004年,全国人均GDP为10502元,沿边地区为10148元,与全国的绝对差距是354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绝对差距是11857元。表面上看,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有所缩小,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绝对差距却在拉大。
(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
边疆地区和内地、边疆地区和沿海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产值上的差异,还表现在产业结构现状和固定资产投资现状的差异、经济外向程度的差异、居民收入水平现状的差异等。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6515亿元,边疆地区达到了28100亿元。
1.产业结构上的差异
表1.1.6 沿边9省区三次产业构成 单位:%
续表1.1.6 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在沿边9省区中,我们选择西部6省区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比较。2000年,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的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5.1∶39.4∶35.5、19.6∶44.8∶35.6、21.1∶43.0∶35.9、30.93∶22.76∶46.26、22.3∶43.0∶34.7、26.3∶36.5∶37.2。六省区中,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是西藏,最低的是甘肃;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是新疆与云南,最低的是西藏;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是西藏,最低的是云南。到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是广西,最低的是内蒙古;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内蒙古,最低的是西藏;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是西藏,最低的是新疆。
2.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分析
从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来分析,自2000年开始,边疆9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连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全国和沿海地区相比,2000年,沿海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沿边地区的2.87倍,占全国的比重之差为31.89个百分点。到2004年,沿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到15.43%的同时,沿海地区的比重则上升为49.76%,相差34.33个百分点。在总值上,沿海地区是沿边地区的3.22倍。两者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明显。如表1.1.7、表1.1.8所示。
表1.1.7 沿边9省区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表1.1.8 与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3.经济外向度比较
从经济外向度中的进出口总额来分析,2000年,沿边地区占全国的7.01%,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虽然下降幅度很小,但到2004年,已经下降到5.54%。相反,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则在持续上升,由2000年的74.01%上升到2004年的77.80%。一升一降,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如表1.1.9、表1.1.10所示。从居民收入水平现状来分析,整体上看边疆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如表1.1.11、表1.1.12所示。
表1.1.9 沿边9省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表1.1.10 与沿海地区进出口比较 单位:亿元;%
注:2004年沿边地区的进出口额包括了云南省的数据,但进口和出口均未包括。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4.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表1.1.11 与沿海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单位:元
注:沿海地区历年数据均未包括上海在内。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其中,沿边地区人均5387元,与全国平均收入相比相差893元,比沿海地区少1867元。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22元,其中,沿边地区790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821元,比沿海平均收入少2807元。沿边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无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其收入的绝对差距都在进一步扩大。
表1.1.12 与沿海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单位:元
注:沿海地区历年数据均未包括上海在内。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200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其中,沿边地区为187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381元,比东部沿海地区少1384元。到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936元,沿边地区为2523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少413元,与东部沿海相比少159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
表1.1.13 1998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知识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2月版第14页。
5.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知识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西部边疆地区相对落后,经济增长缓慢,并不在于缺乏自然资源,而在于缺乏知识资源。据胡鞍钢调查发现,西部地区人均48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相当于东部人均水平的4.6倍,而西部地区人均知识水平不足东部人均水平的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