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丰碑万人扶贫迁往宁夏扬黄灌区

世纪丰碑万人扶贫迁往宁夏扬黄灌区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年8月,水利部在京审查通过了《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立项,并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95年成立的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世纪丰碑_—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纪实_旱塬播绿

世纪丰碑———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纪实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西海固200多万贫困老百姓追求的幸福来说,却胜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而对于亘古荒漠的红寺堡地区,其意义不仅仅是中国的版图上诞生了一个县级开发区,更重要的是响亮地给哥本哈根会议后的世界一个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贫困工作,是能够创造任何人间奇迹的。这一奇迹的典范之一就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是全国主要的回族聚居区,也是革命老区。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区土地面积和人口的64%和45%,是宁夏的半壁河山。这里生态环境恶劣,“十年九旱”,加之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非常艰苦,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国家的“三西”贫困地区之一。如何尽快解决西海固地区群众温饱问题,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最关注、最揪心的大事。

政协提案催生举世瞩目的反贫困工程

近代的西海固,因其干旱贫穷而声名在外。导致贫困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缺水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建国以来,中南海始终关注着西海固。1983年开始实施的“三西”建设,就是旨在消除贫困,缓解那里人口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在“三西”建设第一个10年将结束的1992年,西海固却遭遇了历史罕见上的大旱,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大面积返贫,贫困人口又开始增加。当时,旱灾的惨烈仅从下面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故事之一:大旱期间,同心窑山乡的一位农民从几十公里外拉回一桶水,刚到大门口,家里的牛突然疯了似的,扯断缰绳,冲破圈门,冲向主人。看着眼睛发红的牛,主人撒腿就跑,可牛却冲向了水桶……

故事之二:大旱使西海固“窖干井枯河流断”,无论飞禽还是走兽,忽然和人类亲密了。在同心县的预旺镇土峰村,一位拖拉机手保养完机器,随手把一碗废柴油放在屋外的窗台上,他还尚未离开,一群麻雀“哗”地就冲向窗台,争先恐后地抢喝碗里的废柴油。还是在该乡,一户人家外出劳动,厨房的门忘了关,女主人回家做饭时去水缸舀水,感觉不对劲,叫来丈夫一看,一只找水喝的狐狸已淹死在水缸里。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在西海固大旱之年,“水贵如油”一点不夸张。在这里工作过的干部离开时都会长长叹口气:这方水土实在养活不了这方人。

img41

宁南山区人民生存环境

面对特大旱灾,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人心急如焚,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密切关注着西海固群众的生产生活。1994年9月,受全国政协的委托,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同志率领农、林、水利专家来宁夏考察。专家们顶烈日、冒风沙、翻枯岭、下深沟,日以继夜的苦苦思索。宁夏固海扬水工程和吊庄移民的经验,宁夏黄河两岸大片扬程低、地势平坦的土地,给专家们以极大的启发。一个“利用黄河两岸尚未开发的土地,扬黄河之水,建设200万亩灌区,将山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100万人口迁往灌区,投资30亿元资金用6年时间建成(简称1236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构想诞生了。这一构想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多年潜心探索的思路不谋而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不失时机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建设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的请示》。

李瑞环同志当时听取考察组的专题汇报后,马上指示将考察报告写成全国政协提案上报党中央、国务院。于是,在1995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个编号为2027的《关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扶贫扬黄新灌区作为大柳树一期工程的建议案》,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建议案”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责成有关部门很快组织了专家进行调研论证。这年8月,水利部在京审查通过了《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立项,并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2027号”政协提案对西海固地区百万群众的脱贫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里程碑的推动作用,将会永载史册。

战戈壁荒漠 兴扬黄伟业

这是一串跃动着生命活力的字符:国家批准宁夏扶贫扬黄工程总体规划开发4片灌区,发展灌溉面积约200万亩,其中红寺堡灌区75万亩,解决西海固1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期工程分红寺堡和固海扩灌两片灌区,规划开发土地约130万亩,异地搬迁和就地旱改水67.5万人,概算总投资29.66亿元。喜讯传到西海固,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沸腾了。回汉群众自发地集结起来,敲锣打鼓挂彩旗,奔走相告扭秧歌。许多农民笨拙地拿起笔,给自治区和中央写信,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称宁夏扶贫扬黄工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这是宁夏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盛事。

1995年成立的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不辜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切,不辜负西海固人民的企盼,作为工程建设单位的总指挥部按照“高质量、高效率超常规”的指导思想和“工程建设质量第一,农业开发效益第一,生态建设改善第一,搬迁安置稳定第一”的原则,把“边建设边发挥效益”作为工程建设方针。他们以“工程优良、干部优秀”为目标,一手抓工程质量,一手抓廉政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还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实施办法、资金拨付办法、廉洁自律“十不准”、参建单位“六不准”等制度,在工程建设中全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img42

在飞沙走石的戈壁滩上,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工程建设总指挥和来自全国上下百家参建单位的上万名工程建设者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冲锋号。

奋战在一线的工程建设者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能写一本书,他们却说为了红寺堡等地区人民早日解决温饱,再苦再累也心甘。大罗山可以作证:在新灌区的每一亩土地上,都洒下了他们的血汗。在解决施工和生活用水的西部供水工程建设中,建设者们带足了一个星期的干粮和水,在一个叫红崖的地方扎起帐篷,与某给水团的官兵们共同打响了工程建设提供水源的攻坚战。劳累一天,睡在经常有蝎子和蛇出没的荒漠里,大风起时扬沙铺天盖地,夜幕降临时没有月光的田野似乌云般挤压过来,闷得人喘不过气来。在工程最紧张的一天夜晚,刮起了沙尘暴,可大家竟疲劳的没有醒过来,等听到噼里啪啦的巨响,睁开眼睛时帐篷已在百米开外,一个个都被风吹得灰头土脸,而身下的床也被埋在厚厚的沙尘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仅用了两个月就把自来水送到了施工现场,为大规模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总指挥部,有许多生长在城市的女同志,面对这么恶劣的工作环境,没人叫苦叫累。工程大规模展开以后,工作人员全部住进工地现场,洗不上澡是常有的事,为了扶贫开发的千秋大业,他们奋战在广袤的荒漠里。

5年多来,工程建设者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携手并肩,务实苦干,书写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开发史诗,座座泵站拔地而起,条条渠道蜿蜒前伸,新的灌区应运而生,人工绿洲迅速扩展,一个花园般的新兴城市———红寺堡中心镇在荒漠中崛起了。看着这奇迹般的变化,建设者们忘记了睡地窝、盖沙子创业初期的艰难经历,忘记了拌着沙子吃饭的特殊感受,也忘记了长期别离娇妻爱子的感情煎熬。

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的是甜蜜的果实,截止2005年年底,扶贫扬黄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骨干工程完成泵站35座,干、支渠498公里,新建及扩建变电所29座,新建6———110千伏送电线602公里。通信工程的33个基站已投入使用。农业移民工程开发土地60.4万亩,异地搬迁和就地旱改水安置25.2万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国家二级扶贫公路———盐兴公路贯通灌区东西,滚新公路穿越南北,灌区通车里程150公里,兴修乡村道路36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71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路通水的目标。

引黄造绿洲 万民俱开颜

红寺堡灌区位于宁夏中部,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开发前植被稀疏,饱受风沙侵蚀,走遍2000多平方公里荒漠,人们总会在红寺堡老堡子前的唯一一棵知其“年龄”的老树下留影。

工程建设之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了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以及红寺堡扬水筹建处和西海固地区8个受益县(区)指挥部,确立了“生态立区、产业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的战略思路。10年来,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红寺堡工委、管委会、筹建处以及8县(区)指挥部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冒严寒、斗酷暑、缚黄龙、创伟业,谱写了“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万民得温饱,德政获丰收”的壮歌。如今新灌区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08年,已开发水浇地40万亩,搬迁人口近2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5.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660元,是开发初期的5倍。

粮食生产和移民收入迅速提高。根据“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建设方针,在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二年,这片千古荒原上第一次有了灌溉农业的收获。随着灌区规模的扩大和移民群众技术的熟练,红寺堡灌区粮油总产量迅速上升。据统计,2008年粮油总产量达到1.23亿千克,牛、羊、猪、家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4万头、36.2万只、2万头、30.2万只。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目标。不仅满足了移民群众“到平地里坐坐,喝一口甜甜的黄河水,再种二亩水浇地”的渴望,还为他们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随着移民群众温饱问题的解决,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自2006年以来,红寺堡开发区强力推进“3211”产业,计划用5年时间发展30万亩葡萄,20万亩经果林,10万亩设施农业和10万头黄牛,至2008年,葡萄、经果林、设施农业种植和黄牛养殖已经分别达到5.88万亩、6.87万亩和2.81万亩和3.6万头。

img43

红寺堡三泵站雄姿

从一团棉絮就是一个家,山坡上挖个黑窟窿就是一户人的土地上搬迁出来,48岁的兰凤秀从心底里涌起对富裕、对丰衣足食的生活的深情渴望。兰凤秀是1998年搬来的第一批移民。他从养羊发展到养牛,再发展到种植设施蔬菜、货物运输,他的家产也从搬迁前的几千元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元,十年间增长了近百倍。他不仅花26万元买了装载机,而且雇了两名司机。随着收入的增加,他家的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刚来时,他只盖了三间房;2005年,他在院内又盖了四间房;2006年,他在旁边再建四间房。住房标准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在,他家装了电话、电视接收器,不仅用上了太阳能,而且用上了沼气,基本不用烧柴了。他的小儿子也因家庭环境的改善而改变了命运:200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的一所名牌大学。

来自彭阳县的王秉成是红寺堡开发区太阳山镇水套村农民,2007年,红寺堡开发区号召发展设施农业,他积极响应,投资100多万元一次性承建40多座大棚。同年6月份,他的第一批鲜果熟了,被银川各大超市定购一空,每座大棚纯收入近5000元,有了第一桶金,他选择了果树、蔬菜、瓜果的育苗与种植,形成了别处没有我有的综合生产经营局面,他说:“第一年,每座棚年收入1.5万———2万元,纯收入1万———1.5万元,第二年后每棚增加5000元的收入。”他率先在红寺堡成立兴农蔬菜、鲜果合作社。在他的规模经营带动下,农户大棚加入他的合作社,不愁销路。王秉成说:“红寺堡有自然优势、土地、环境(无污染)优势,我要把水套园区打造成全宁夏绿色产品基地。”

如今在红寺堡灌区,像兰风秀、王秉成这样走出大山、扎根新灌区,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种植到养殖、从农业到多种经营而致富的农民比比皆是,扬黄工程圆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致富梦。

工业经济发展加快。葡萄酒加工、甘草加工、煤炭资源开发、风电等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工业总产值达到1.52亿元。

城镇建设如火如荼。红寺堡中心镇作为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融资建设方式的引入,城镇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城市道路、给排水、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等基础公共设施如雨后春笋。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金,至2008年建成红寺堡中心镇新街区6.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0.5公里,给排水工程24.8公里,城市绿化面积249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0%,一座充满生机的花园式城镇已经在昔日的荒漠中迅速崛起。

生态效益日趋明显。开发前的红寺堡风大沙多,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按照“一水二林三农”的原则和“一分造九分管”的要求,边开发、边灌溉、边种植,宁夏扶贫扬黄工程作为宁夏最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10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89万亩,天然林保护4.3万亩,平原绿化16.9万亩,植树1790余万株,经济林达19.1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39%。沙漠因此后退了10多公里,实现了人进沙退的目标。新灌区人工生态绿洲逐步取代了半荒漠的生态系统,环境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有力支持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现。

通过10年的开发建设,新灌区尤其是红寺堡灌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项目深远的影响力和显著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越来越引起世人瞩目。实践证明,兴建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见证。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宁夏南部山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宁夏中部干旱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设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及类似项目,无论是在扶贫攻坚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宁夏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当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工程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撰稿人:胡彦华张耀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