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红寺堡———红寺堡生态建设发展纪实
巍巍罗山,历雨经风,默然伫立;漫漫黄沙,铺天盖地,肆虐不已。曾经的声声战鼓和弥漫的硝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藏匿在尘封的记忆,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域,有一片沉寂千载的亘古荒原———红寺堡,苍凉而又辽阔,满目沙砾枯蒿,常年多风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经久地盘旋着苍茫、悠远的历史足音。
1996年5月,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这片沉睡千年的荒漠,终于在一声惊雷中睁开了惺忪的眼睛。为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贫困群众脱贫问题而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在红寺堡破土动工了。1998年秋,第一批移民从旱塬高坡落户到红寺堡,拉开了开发建设红寺堡的序幕。十年后的今天,在曾经风沙索道、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红寺堡的拓荒者与建设者们用辛劳的汗水和坚强的信念创造了一个“地绿民富”的神话,年轻的红寺堡开发区克服种种困难,历经曲折坎坷,实现了经济社会历史性的跨越,燃起了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
这里,曾经只有三棵树
宁夏扬黄灌溉工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扶贫工程和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工程规划沿黄河兴建梯级抽水泵站,把黄河水用工程措施抽取到有大量可耕荒地资源的项目区,用自愿移民的办法把那些深受干旱之苦、在当地难以生存的人口迁移到项目区,通过水、土资源的有效结合和农业的综合开发来发展经济,摆脱贫困。1995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简称1236工程)立项,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1996年5月,工程奠基,199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红寺堡作为宁夏扬黄灌溉工程的第一期工程和主战场,于1996年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红寺堡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年降水量为277毫米,蒸发量2055毫米,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几近不毛之地。许多移民搬迁到红寺堡开发区的群众都喜欢用“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来形容开发建设之初红寺堡的荒凉与冷清。一位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移民如是说:“那么大的一个沙滩,没有草,没有树,连个拴牲口的木桩子都找不到。”
这就是十年前的红寺堡———荒芜、干旱、了无生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给予了宁夏南部山区贫困带上生活困难群众一线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希望和生机,可是,最初到红寺堡的开发建设者们,还是被眼前肆虐的风沙几乎摧毁了他们对美好生活无比向往的憧憬和信心。绵延起伏的沙丘、经年不断的狂风构成了红寺堡的主色调,在这片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在现太阳山镇旧城遗址附近能够看到3颗杨树势单力薄地伫立在旷野中,也就是这3棵树,让人们看到了荒漠中那可贵的一抹亮色,由此催生出了他们征战荒凉的大无畏气概和不怕困难不怕挑战的坚强信念。
红寺堡开发初期地貌
红寺堡苏醒了。滚滚黄河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宁夏奋进的鼓槌在红寺堡大地上敲响第一个音符,无数关注与希望的目光投向了这里。这片大地记载着一个又一个第一:移民群众打下第一根基桩、树起第一根脚手架;在毕啵的犁声后面,落下了第一颗种子;第一次怀着欣喜与忐忑的心情将黄河之水引入农田;第一幢楼宇建成后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惊天动地的鞭炮声。还有第一批创业者那匆忙的脚步和颠仆的身影。
创业的激情可以使人们的血液连同激情一起燃烧,可是创业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又怎能使人们将那段岁月忘记?当人们望着刚长出的幼苗被风沙掩埋而欲哭无泪的时候,当人们艰难地吃完半碗饭盯着剩下的半碗沙粒而怔怔发呆的时候,这片土地狰狞的面容曾使无数人萌生退意,留下来的人们无不希望自己的新家园能够尽快长出层林,抵住风沙的侵袭。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什么比满目翠绿更为诱人?
1998年12月,中共红寺堡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红寺堡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红寺堡从一个扬黄灌区过渡成为全国最大的扬黄移民扶贫的红寺堡。从零开始的事业千头万绪,如何将移民安置好、稳得住,成为红寺堡管理者们苦苦思索的首要问题,与群众一样深受风沙之苦的他们最终将目光投向了环境治理上———红寺堡首位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建国同志在一次办公会上重重地敲击着挂在墙上的一幅简易地图:“我们人少事多,大家都很辛苦,但你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群众更不容易,此刻还吃住在风沙之中。我们的条件很艰苦,所以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我只有一个要求,我要你们,在这里种出一片绿来!”
当第一车苗木经过长途颠簸运到红寺堡开发区时,第一个抢上前去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爷。没有分配具体的栽植任务,也没有人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争先在沙丘上、在石堆中、在坚硬的白浆土里掘开了对绿色的求索与向往。
谁能说,这不是一场革命?
播绿,是一首歌
从来没有哪个地方像红寺堡开发区这样迫切地需要种出一片绿来———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域,土地面积占干旱带总面积的10%,为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是宁夏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带。在红寺堡实施移民开发建设,引黄河之水,浇灌万亩荒田,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肆虐纵横的黄沙,严重地阻碍着红寺堡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步伐。加强生态建设、治理风沙、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红寺堡加快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10年来,红寺堡开发区采取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渠路林田综合治理、同步建设,终于找到了一条治理风沙,锁住黄龙的路子。红寺堡人用他们艰苦的劳动,以蓝天为屋,大地为纸,汗水当墨,锄头当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红寺堡这块1999平方公里土地上描绘着生活的蓝图,用耕耘的汗水改变了面貌。
红寺堡历届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加大防风治沙力度,重视荒漠植被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逐年实施、科学治理,以营造“人工绿洲”为目标的攻坚战在红寺堡大地上轰轰烈烈地打响了。
以生态林业建设为抓手,红寺堡把发展林产业作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挖掘利用光热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以及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点和出发点,结合当地实际,坚持水随村走、适地适树、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做法,逐渐由移民村庄向农田外围延伸,以风沙治理为重点,进而加大力度营造灌区边缘大型防风固沙林带。
上下德合者力,左右同心者胜。10年来,红寺堡累计投入资金15925.5万元,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大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努力加快荒山荒地造林、天然林保护和平原绿化建设进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89万亩,天然林保护4.3万亩,平原绿化造林16.9万亩1790余万株,经济林19.1万亩,林木保存率达到8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39%。基本建成了以盐兴、滚新、黄同公路为主的“三纵三横”宽幅林带大骨架、大屏障,逐步形成了以支斗渠、生产路、条田窄林带为主的小网格,“围城林、围乡林、围村林”建设和居民点绿化同步推进。目前,红寺堡植被得到极大恢复,风蚀沙化得到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一个个昔日流沙地段,如今绿树成荫,一片片丰收在望的庄稼地,一道道严阵以待的防风林相互映衬,映衬出好一片田园风光。
红寺堡生态建设从一片荒芜中艰难起步,十年前的风沙危害区演变成为今日防护林网纵横交错,渠、路、田配套成型的新型移民红寺堡的光辉历程,映衬着红寺堡人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创业激情与拓荒风采。为尽快实现人进沙退的战略目标,红寺堡工委、管委会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几年来,红寺堡管委会先后出台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文件34项,争取落实生态建设项目18个,组织建立专业造林队11个,解决生态建设基本设备购置资金100万元,带领红寺堡20万回汉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区”的发展之路。每年冬春两季,管委会都要组织几万人集中开展以“拓荒建设生态新区,拼搏再造秀美山川”为主题的大型绿色工程大决战。有计划地对整个村、整条路、整流域实施整体推进、规模绿化。
为了探索造林绿化与生态建设的新机制,红寺堡采取捆绑资金、承包造林的方式,整合资源,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参与红寺堡生态建设,缓解了资金压力,加快了区域生态建设整体推进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确保林木成活,提高生态建设效益,红寺堡制定了严格的生态建设及植树造林实施验收办法,采取重奖严罚的措施,对苗木的采购、林带开挖、林木栽植、管护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确保资金到位、人员到位、任务落实到位、技术要求实施到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红寺堡生态建设“三年迈大步、五年上台阶、十年大变样”目标如期实现。
在红寺堡,每个干部都有一把钢锹、一身劳动衣、一套测量工具,这三样“宝贝”既是他们参加生态建设必备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成为他们与移民群众同甘共苦、建设美好家园的有力见证。在干部群众的身后,挺起了一片生命的绿洲,红寺堡人民用智慧和力量战胜了自然,用绿色筑成了一座挑战荒凉、共创辉煌的历史丰碑。
红寺堡镇朝阳村作为红寺堡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见证着红寺堡十年开发建设那匆忙而又有力的足迹。该村有移民1235户,大都是从干旱缺水的宁南山区搬迁到灌区的,但最初来到这里的移民大都饱受水土流失、风沙侵袭的折磨,2004年以前,该村定居率不足42%。为了让移民搬得来、流得住,红寺堡管委会和红寺堡镇政府对该村生态环境实施了集中治理,累计植树造林0.2万亩,共栽植各类树林22万株,设置沙障5条13公里,开挖渠道6条10公里,砌水泥渠道26公里,建设生态路10.8公里。如今,朝阳村实现了“田野绿化、村庄美化、庭院净化”的目标,乔、灌、草交错,带片网结合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初步形成,该村被确定为红寺堡葡萄产业推广示范村,群众年均收入从搬迁之初的不足500元增加到现在的2290元,真正过上了解决温饱、迈向小康的新生活。
绿色家园不是梦
红寺堡是一个生态脆弱、基础薄弱、后劲微弱的移民新区,开发建设致使原有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因而红寺堡建设初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所在。
片面追求牲畜精量增长和粗放的自然放牧方式以及只利用不建设的超载放牧,导致红寺堡草牧场严重退化沙化。2002年8月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建设会议在盐池召开后,红寺堡痛下决心加强生态管护力度,于2003年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政策,坚持“林草结合,灌草结合,造封结合,农林牧结合,草畜一体化”的发展原则,将沙化、退化的草原围封起来进行保护,对封育区、治理区内实行全年禁牧,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和草原围栏工程,不断扩大草原绿地面积。在产业调整方面,推行舍饲圈养,将草场和牧场承包到户,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合理确定草原载畜总量和结构,以草定畜,严禁超载放牧、确保草场资源永续利用。过去红寺堡“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禁牧措施实施五年来,红寺堡28.36万只羊和2.18万头牛全部舍饲圈养,累计完成草原围栏面积60万亩,完成草原补播改良5万亩,大部分封育治理区植被恢复面积达到了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9%,土地沙漠化实现逆转,草原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牧草植被得到恢复,流动沙丘被牢牢锁住,亮白的明沙被丛丛新绿覆盖。与此同时,红寺堡切实加大林木管护力度,完善了区、乡、村、组四级管护网络,159名护林员活跃在山间林地,守护着“绿色家园”,营造出了一片草色青青的新天地。
在实施围封治理的同时,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自2003年起全面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按照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移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思路。截至目前,共在新圈、新庄集三支干、新庄集四支干(低口)、新庄集四支干(高口)、红四干渠建设生态移民搬迁点5个,搬迁安置宁南山区六盘山林区、挂马沟林区、月亮山林区、南华山林区、罗山自然保护区和亮点生态环境治理区,水库淹没区等七县区的17059户72145人。为使移民迁得出、稳得住、富得快,红寺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资11495万元,完成供电及道路建设工程,铺设输水管道276.8公里,平整农田及完善水利设施配套10.62万亩,新建防护林带及村镇绿化1.47万亩,种植优质牧草2.55万亩。通过在项目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城乡绿化美化建设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按照“围乡、围村”的建设步骤,在公路主干道两侧及新开发土地实施条田林网建设,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完成开发配套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0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7.6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提升至35%,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为移民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开发投资环境。
按照移民意愿,红寺堡统筹安排移民的生产、生活,依据从宁南山区搬迁来的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习惯,大力推广温棚蔬菜种植和舍饲圈养等生产项目,统筹捆绑各种项目资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脱贫,五年致富”已不再是移民遥不可及的梦想。南川乡红阳村移民张天禄搬迁到项目区的第二年,在政府的扶持下,贷款3万元搞起了肉牛育肥和养羊业。不到四年的时间,他家盖起了砖瓦房、购置了农用车,孩子们上学的学费再也不用发愁,手头有了一点余钱的他有了新的想法,在自家的菜园里建起2座日光节能温室,种上辣椒、番茄、人参果和其他一些稀缺的蔬菜,运出去挣城里人的钱。
找准这条路
发展定位问题是一个区域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所在,正确的发展定位是衡量这个区域发掘优势潜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前提。在红寺堡大力实施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引导20万干部群众推动红寺堡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生态建设方面,红寺堡已经摆脱了旧观念的束缚、竭力破解前进路途中的种种“瓶颈”因素,务实拼搏,群策群力,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防止生态条件恶化,改善生态环境既是红寺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红寺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是解决红寺堡开发区当前矛盾和长远发展问题的迫切需要。随着移民开发基本建设向经济社会大发展转型,红寺堡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进节水生态农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全力打造“生态高效、开放包容、科学发展、优美和谐”的新农村形象。红寺堡水权指标为1.5亿方,灌溉定额为每亩366.5方,虽然有扬黄灌溉的优势,但水资源依然是制约发展的大问题。针对红寺堡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收入较低,贫困人口集中,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差的实际,红寺堡工委、管委会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发展为主攻点,围绕节水灌溉,抗旱避灾,坚持发展节水、优质、高效的特色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把红寺堡建成“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全区最大的节水示范区和宁夏中部干旱带最大的生态区”的新的发展战略。
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核心任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红寺堡积极发展葡萄产业,先后建设万亩葡萄园3个,在红寺堡14个村实施了整村产业推进,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帮扶力度、优化服务措施,引导广大移民群众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特色化取胜”的发展之路,相信不久的将来,葡萄架下农家乐将成为红寺堡一道亮丽的风景。
红寺堡草原野马
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和充足的光热资源、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红寺堡立足发展,面向市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民、企事业单位、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发展标准化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大中小拱棚相结合的设施温棚,努力构建节水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目前,红寺堡设施农业累计发展到2.2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8600亩,大拱棚6500亩,小拱棚7500亩。在政府的扶持下,当地部分群众已经尝到了设施农业的甜头。在大河乡乌沙塘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由政府集中投资兴建的设施农业园区,在短短半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承包农户张虎兴奋地说:“我正愁冬天没有地方找活干,挣不来钱,管委会帮我们贷款发展设施农业,不但使我们变冬闲为冬忙,还能增加我们的收入,等明年有基础了,我还想多承包两个菜棚。”
罗山脚下的生态绿洲
在坚持走生态立区的道路上,红寺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合理规划、加大投入、重点扶持、科学管理,生态农业撬动“绿色GDP”,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黄金”。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红寺堡坚定不移地推行“30万亩葡萄、20万亩以高酸苹果为主的经果林、10万亩设施农业、10万头黄牛养殖”的“3211”种植模式,累计完成葡萄种植9万亩,以红枣为主的经果林9.24万亩,设施温棚蔬菜2.26万亩,新植生态防护林3.55万亩,以盐兴、滚新公路为中轴,以“生态、绿色、文明”为特色的百公里“十字架”经济生态景观产业带初显雏形。“3211”工程的实施,使红寺堡特色产业面积逐步扩大,产业布局规划对生产力各项要素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绿色是希望的象征,拼搏是成功的基础。通过生态立区战略的实施,“生态”已成为红寺堡最大的金字招牌,生态建设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长足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红寺堡开发区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明天,做活生态文章,奏响生态乐章的步伐将更为坚定有力,红寺堡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红寺堡人民渴望了十年的绿色家园的梦想必将在这块大地上成为现实。
(红寺堡开发区林业局供稿;撰稿人:周国宁 杨有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