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恩教育中凝聚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
感恩,是对他人的劳动和爱心的一种真情的回报。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当今激励我们关爱社会、关心他人的精神力量。
“5.12”大地震后,面对全社会的温情关爱和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陇南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在灾难中砥砺前行,形成了“攻坚克难、自力更生、科学求实、感恩奋进”的灾后重建精神,三年灾后重建得以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受灾群众在全国人民的关爱中站立起来,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中体会到什么是优越性,人民群众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陇南在深入广泛宣传党的爱民惠民政策、深圳援建、社会各界帮建的基础上,顺应了时代潮流,组织开展唱感恩歌曲、讲感恩故事、编感恩书籍、树感恩典型、办感恩活动、做感恩实事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感恩教育活动,用感恩教育情感催生群众的理想信念,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加快灾后重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恩教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不但重建起灾区群众富足的精神家园,还形成陇南加快发展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为感恩,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后,陇南人民第一时间动用人财物,不惜一切抢险救灾、援助舟曲;“8.12”暴洪灾害发生后,我市各地亲邻相帮,团结互助,涌现出了许多知恩图报的典型。
因为感恩,在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中,一些干部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放弃自身利益,主动拆墙让地,积极奉献,涌现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使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因为感恩,涌现出“孝老爱亲”的全国道德模范、20余年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高龄婆婆和养父的两当县农民王冬梅;“‘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在特大洪灾中不顾个人安危,紧急强送电力,挽救78名矿工生命的陇南供电公司黄渚变电站值班员王金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陇南干部群众载歌载舞、纵情歌唱,不眠的“红七月”使干部群众在感恩中收获振奋、在感恩中斗志昂扬。感恩使精神得以升华和超越,感恩声中大家抢抓历史机遇,团结协作,奋力赶超,一些矛盾得以化解,形成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全市人民满怀信心,以全力加快发展来回报全国人民。
感恩教育不断陶冶着干部群众的情感,凝聚出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促使陇南站在了转型跨越的新的起跑线上。
陇南在全面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社会建设的征程中,仍需把感恩教育坚持下去,总结感恩教育成果、经验,运用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继续深化和弘扬灾后重建精神,在感恩教育中凝聚精神力量,为促进陇南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统领,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题,并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征设计载体、细化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家牢记传统美德,做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回报社会,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干部群众心中扎根。
一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以改进作风、服务社会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围绕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常怀感恩之心,以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落脚点,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他们成为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模范。二是在城乡群众中把感恩教育活动与城乡环境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法制宣传教育、联村联户行动结合起来,引导群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诚信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还应经常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群众服务公益事业的自觉性,使大家在服务他人中体现自身价值,共建和谐美好新家园。三是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学会感恩、感知责任为主题,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学生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社会、对待老师、对待父母、对待周围的人,感谢爱过和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学会付出,爱同学爱集体,并以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回报生活和社会,在感恩中快乐成长,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感恩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在推进陇南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奋发努力,以腾飞的姿态实现跨越,以美好幸福的新陇南来回馈社会各界对陇南人民的关心、关爱与支持。让我们多一分感激,少一分冷漠与抱怨;多一分感谢,少一分自大与麻木;多一层感悟,少一些苛刻与虚荣;多一分奉献,少一分贪婪与索取,在知恩图报中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原载于《陇南日报》2012.7.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