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东海县“新农保”与“四千精神”
东海县地处苏北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属农业大县,拥有农业人口9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以前该县除因“水晶之都”而小有名气之外,在全国并未引起很大重视。但近两年来,随着东海县新型农保实践创新和成效所创造的“东海奇迹”,东海县的名气大增,并引起了各级领导、媒体、同行、专家、学者等的盛誉和高度关注。
东海县农村养老保险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也经历了探索试点、缓慢发展和低迷徘徊阶段。从2006年开始,东海县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到2008年已经有5.7万农民加入了“新农保”,与“老农保”人员相累加,参保人数已经达到25万,占全县48万适龄参保人员的53%,创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东海品牌”和“东海速度”,建起了被农民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在这个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5 000多元的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如何能如此成功地开展“新农保”,并取得显著成效,除率先制定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办法与措施外,其体现服务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的“四千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它是东海人的首创,也是东海县农保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农保工作实践过程中取得成就的最重要指导性理念,它引导东海县农保部门工作人员转变“坐、等、靠”的工作方式,深入群众,不辞辛苦地将“新农保”政策及时宣传给群众,让群众了解农保、接受农保、支持农保,使“新农保”制度深入人心,并得以把“新农保”制度变为现实。东海县“新农保”的成功实施并取得创新性突破,开创了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新农保”成功开展的先例,其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一、东海农保精神——“四千精神”
从字面来看,“四千精神”只不过是简单的四句话:“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但是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走进千家万户”体现了东海县农保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方式的转变。过去,东海县的农保工作人员同其他部门、其他地区的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一样,每天按时上下班,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农民群众来办理养老保险。如今的东海县农保处的工作人员,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内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和手段。例如,东海县农保战线的干部职工利用农民群众赶集、逛庙会的机会广泛宣传;通过编制文艺节目、宣传车、广播、走村串户进行宣传等等。尤其是走村串户,他们常常是披星戴月、顶风冒雨,不辞辛苦,深入到农民群众的家中,面对面与他们讲政策,讲内容,讲程序。
由于各种原因,农民群众对“新农保”政策不理解或有抵触情绪,他们不灰心、不退缩,苦口婆心地详细解释,可谓是“说尽千言万语”,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给农民群众讲解“新农保”的好处,即财政补多少,退休时拿多少,参保程序有哪些,并站在农民的立场帮农民算“早参保的实惠账,晚参保的吃亏账,不参保的后悔账”等等,正是农保处工作人员这种全心为民的服务,感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社保政策深入人心。
“想尽千方百计”指的是农保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通过拉赞助、社会募集等方法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地帮助那些因贫困或其他原因暂不能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加入到“新农保”中来,在农保工作实践中实现了工作方法的突破,把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发挥到很高的境界,确确实实地在我们党和政府所倡导的打造新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吃尽千辛万苦”是指东海县农保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畏艰辛、不怕吃苦,风里来雨里去地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嘘寒问暖,提供服务的真实状况,体现了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精神和务实态度。另外,通过“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这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也能真切地体会到他们“千辛万苦”的历程。
从整个东海县社保系统来看,也是在这种全心全意切实为民服务的思想指引下,由原来的行政管理角色转换到了服务的角色,社保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也由一个纯粹的行政执行者转变成了一个心系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的服务者。换言之,也就是说,东海县社保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是东海县“新农保”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二、“四千精神”指导下“以人为本,全心为民”服务理念的确立
东海县社会保障局首创的“四千精神”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成功经验的提炼和结晶,作为政府工作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非凡的意义。“四千精神”中的每一句话的提出并不是想当然的,其中蕴含的服务理念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所首要面临的问题,并且体现出了一个政府的价值选择。
把服务理念融入管理过程之中,就容易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成共识、产生合力并行动一致,大大增强了组织的内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组织的和谐。而组织和谐的社会意义则在于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微观基础。目前,这也是我国正在着力倡导的社会总体目标。同时,政府和行政部门作为管理者,与公众所构成的管理关系中互动服务理念的嵌入,一方面会使政府和行政部门改变职权行使方式——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责任的强化和关系的和谐,而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大大提高。这也就成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一)从职权行使方面看
服务理念关注这样几个方面:我们为谁服务?如何提供服务?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对于“服务”的理解,一般有如下两个角度:
一是作为动词的服务(方式),二是作为名词的服务(内容)。作为动词的服务,是指为他人或集体工作,是一种行为的方式,其着重点是强调过程,对它的理解更多的是与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联系。而作为名词的服务,则是一种非实物的活动内容,强调的是结果性,对它的理解则更多的与服务范畴、服务行业相联系。因此,“服务理念”既包括从内容角度的理解,也包括从方式角度的理解。
从内容角度讲,东海县农保处作为政府公共权力的代理人之一,在社会保障工作方面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应成为政府行为的当然领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是人民向政府进行公共权力委托时以“政治契约”的方式赋予的职责,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根本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治理发展的结果。
从方式角度来看,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价值的选择,是一种建立在对人性充分尊重之上的行为方式,体现出的是一种以人为本,充分为公众利益考虑的服务途径与手段。所以,服务理念不仅体现在工作的内容上,更体现在工作的态度和手段上。因此,既要关注该行政部门的职能定位,也要关注行政部门的履行方式。从东海县农保部门所提出的“四千精神”可见,其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早已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全心为民、切实服务的为民服务者,东海县社保部门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政府行政部门,而是一个以服务为本的服务型行政部门。
服务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一种责任。没有责任的服务是没有存在前途的,是不能持续的一次性服务。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只有在对己和对对方负有责任感时,各自的目标或任务才能实现。东海县社保局的领导与工作人员正是基于推动农民群众利益实现的责任感,才不惜“吃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他们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愿望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只有明确这一管理理念,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东海县社保局的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千精神”,并指导着具体实践,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保”的信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从对服务型政府的信任度提升看
服务理念嵌入于管理之中,还有助于社会普遍信任机制的产生。Korczynski(2000)认为,无论是在权力社会还是在市场社会,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都是合作的基础。[1]人是情感性动物,无论何时,情感都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坚韧纽带。服务观念的确立,对于真正以人为本、进行情感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海县农保战线的工作人员,关注农民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探究农民群众对“新农保”存在疑惑的原因,并深入基层,拉近与农民的距离,从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推动了东海县“新农保”的迅速发展。
正是由于服务理念的确立,东海县农保战线的干部与工作人员才能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即他们与广大农民之间是服务关系,解决广大农民的困难、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是自己的职责和愿望,使自己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同时,农保处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注重感情的培养,尊重农民、关心农民、理解农民、感化农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非强制性方法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充分调动他们投保的积极性。也正因如此,广大农民配合积极,农保处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平等的身份与农民沟通、交流,倾听农民的心声,从而引导和帮助农民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四千精神”是贯穿始终的,正是农保战线的干部与工作人员“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基层,“说尽千言万语”进行宣传,“吃尽千辛万苦”的工作态度和“想尽千方百计”的工作方式,打动了广大农民的心,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并最终取得“新农保”的“东海品牌”与“东海速度”的成就。
三、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四千精神”指引下的创新实践
服务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只有转化为服务行为,付诸行动,才能产生现实的效果。东海县农保战线的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在“四千精神”的指引下,走进农户家里,苦口婆心地宣传、讲解“新农保”政策,并不辞辛苦,千方百计地来为农民提供更加规范、便利的服务。实践证明,东海县农保部门开创的“四千精神”,在指导开展各项服务实践活动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并且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一)宣传推广方面
为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让“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营造浓郁的参保氛围,东海县的社保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采取了全方位、多形式的立体化宣传手段,如定时、定点、定主题下乡进村入户,或赶集、赶会送发宣传资料,或街头、村头、田头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设摊咨询,或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或启用电话语音提示,编排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县农保处开通农保网站,邀请作家填词谱曲“农保的春天”,通过县电视台广为传唱,特约记者通讯员采写有关农保的新闻报道,年底将采用的稿件合编成册等等。仅2006年,全县的农保干部职工就印发宣传单、影像资料、磁带等各类宣传资料数十万份,下村赶集上百场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数万人次,出动宣传车近百辆次。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还坚持以人为本、方便于民。对偏远的乡镇,农民对参保政策了解不透的,实行上门服务,填表、缴费、办证、入保等环节现场办公,将办理的退休证和领取证亲自送上门。2008年两个月,仅散发宣传单就达5万份,促使“‘新农保’政策好,政府扶助帮养老”的政策日渐深入人心。
(二)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
为了规范并促进“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东海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保工作,并把推行“新农保”制度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县“十一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县政府还就贯彻执行《东海县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专门发文。县劳动保障局则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保工作的管理和领导,挑选精干力量充实到农保第一线,明确岗位职责,制订相关奖惩措施,统筹安排,保证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了使制定的“新农保”政策更切合实际、更切实可行,东海县的农保分管领导和负责同志为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花大力气、不辞辛苦,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一年中他们亲自到10多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与建议,并一起探讨农保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从而使东海县的“新农保”政策和实施办法具有了较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
同时,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东海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外援,借助兄弟单位的科研力量,结合东海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发建成了东海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一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四千精神”的巨大作用。该系统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东海县农保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农保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县乡联网、科学管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四、东海经验与启示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深入,东海县社保局大胆改革创新,率先制定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办法与措施,创造性地提出“四千精神”,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融入社会保障,逐步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开创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成功开展和实施“新农保”的先例。总体来讲,东海县“新农保”的成功实施并取得创新性突破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重视、政策科学、措施得当,是东海县“新农保”取得成功,实现“东海品牌”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东海首创的“四千精神”是东海县“新农保”从政策、制度变为现实的关键。
第三,建设一支吃苦耐劳、全心为民的行政队伍,是东海县“新农保”成功实施和扩面的有力保证。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家庭养老模式的日渐衰退,“新农保”能否在广大农村地区有效实施,关系到能否有效解决农民养老的问题、提高农民晚年生活的质量,能否有效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进而关系着农民家庭的和睦、农村的稳定以及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东海县“新农保”的成功,既打造出了“东海品牌”,创造了“东海奇迹”,摸索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机制,拿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举措,改写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纪录,也创造了“新农保”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功实施的样板和典型,为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推进“新农保”工作,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这就是:要成功实施“新农保”,就须切实转变执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发扬“四千精神”,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深入群众,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
尤其是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新农保”作为一个有力工具,对给广大农民提供一个稳定和谐、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东海县“新农保”的创新实践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密切一致,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东海县“新农保”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注释】
[1]Korczynski 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ust.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0,3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