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方法论

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方法论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确定会展主办城市的社会承载力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第二步是确定会展主办城市的社会承载力和可接受的社会环境变化,即会展社会影响的极限,超过该极限可能导致会展主办城市系统紊乱甚至崩溃。
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方法论_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研究

第三节 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方法论

在提出具体的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策略之前,必须要明确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来解决问题。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套用系统工程的语言,会展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开放系统。会展社会影响控制问题也是一个“跨学科多、综合性强”的问题,应该以宏观研究为主,兼顾微观研究,应该“以软为主,软硬结合”,以求达到“一个系统,两个最优”的效果。这里的“一个系统”指的是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要求全面地、综合地考虑问题;“两个最优”是指研究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系统总体效果最优,同时,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或途径也要求达到最优(孙东川等,2009)。本节中,引入了软系统方法论来指导会展社会影响控制。

一、软系统方法论对问题的认识

英国学者切克兰德(P.B.Checkland)把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称为硬系统思想或硬系统方法论,他自己则提出一种软系统思想或称软系统方法论。

他首先对问题作了区分。从问题的结构与特点来看,问题有良结构(Well-structured)与劣结构(Ill-structured)之分,有硬问题与软问题之分。一般便于观察、便于建模、边界清晰、目标明确、好定义的问题称为具有良结构的硬问题;而把难以观测、不便建模、边界模糊、目标不定、不良定义的问题称为具有劣结构的软问题。

切克兰德将工程系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叫“问题”(Problem),而将社会系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叫“议题”(Issue),即有争议的问题,认为前者是用数学模型寻求最优解,后者是寻求满意解(孙东川等,2009)。

二、软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旨在提供一套系统方法,使得在系统内各成员间开展自由的、开放的讨论和辩论,从而使各种观念得到表现,在此基础上达成对系统进行改进的方案。软系统方法论的思路和步骤如图6-2所示。

(一)问题情景描述

问题情景是指人们感觉到其中有问题却不能确切定义的某种环境。图6-2中的第①阶段和第②阶段的目的是要明确问题情景的结构变量、过程变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定义问题本身。

(二)相关系统的根定义

第③阶段并不回答需要建立什么系统,而是回答相关系统的名字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即定义相关系统是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img86

图6-2 软系统方法论的思路和步骤

资料来源:孙东川等(2009)。

(三)建立概念模型

第④阶段的任务是根据根定义建立相关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根据根定义做出的,它不涉及实际系统的构成,它不是实际中正在运行的系统的重复和描述。描述中通过“做”说明系统“是什么”。

(四)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的比较

第⑤阶段的工作是将建立的几个概念模型与当前系统(问题)进行比较,目的是要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及其原因,以便改进。

(五)系统更新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讨论的结果在阶段⑥确定可能的变革。作出的变革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在给定占优势的态度和权力结构,并考虑到所考察情景的历史的前提下,它们应是合乎需要和可行的。阶段⑦的任务是把阶段⑥的决定付诸行动以改善问题的情景。

在研究软系统问题时,分析者往往不知道什么样的将来状态是合乎需要的,或怎样定义“合乎需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软系统方法论提供了一种帮助阶段①和②是对现实世界的知觉,阶段③和④是对感知到的事物的预见,阶段⑤是一种“比较”,阶段⑥是比较后的决策。以上过程提供了一个洞察世界的极好方式,这种过程一般导致的不是“问题已被解决”,而是导致了一种新的情景,并在此新情景和共识的基础上能重新开始进一步的研究。

三、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软系统方法论

会展社会影响控制是一个具有劣结构的问题,并且它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无法通过数学模型寻求最优解,而只能通过不断沟通、讨论和比较寻求满意解。运用软系统方法论,构建了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几个主要流程(见图6-3)。

img87

图6-3 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主要流程

(一)分析会展主办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

明确问题情景在实践中是非常困难的,人们往往急于行动却不愿花时间了解有关情况。会展主办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会展发展和会展社会影响形成的基础,也是确定社会承载力和可接受的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当然,由于社会文化环境是很难直接测量的,一般只能通过对居民感知调查来进行。

(二)确定会展主办城市的社会承载力

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第二步是确定会展主办城市的社会承载力和可接受的社会环境变化,即会展社会影响的极限,超过该极限可能导致会展主办城市系统紊乱甚至崩溃。对于社会承载力的衡量,可以参照旅游社会承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例如,卢小丽等(2005)就提出采用适应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的方法进行社会承载力的测量。

(三)分析会展社会影响的形成机制

前文提供了一个会展社会影响形成机制框架,但不同的会展主办城市社会影响形成的主导因素可能有差异,各种因子之间的关联和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需研究不同类型的会展城市和会展活动的社会影响的形成机制。

(四)建立会展社会影响控制模型

会展社会影响是在各种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各因子的数量、大小、强度和方向对会展社会影响状态会有很大影响,而且它们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组成线性还是非线性系统,需要建立适宜的控制模型。

(五)控制模型与现实系统的比较

表面上是控制模型和问题状态的比较,实质上是控制模型的“做什么”和现实问题的“怎么做”的对照。在进行会展社会影响控制时,所构建的模型,无论是概念模型还是定量模型,都必须反映“会展社会影响”这个劣问题及其情景。

(六)实施会展社会影响控制

采集会展社会影响信息,检测和评价会展社会影响程度,据此判断是否符合会展发展目标,并通过会展社会影响信息的正负反馈,选择适宜的会展社会影响控制措施,调适会展活动相关利益者行为,通过其行为控制会展社会影响,从而达到会展社会影响控制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