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入不同与住房差异

收入不同与住房差异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以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快速增长,尤其是大中城市的房价飙升,住房与货币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住房的面积、价值、数量和地理区位等反映的社会分层信息都非常明显。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住房价值的基尼系数为0.6954,2006年中国城市居民住房价值的基尼系数为0.5248。
收入不同与住房差异_城市住房分化与社会和谐研究

(六)收入不同与住房差异

自20世纪80年代住房改革以来,成本价销售、三三制售房、增资、补贴与租售并举、住房货币化,以及廉租房等一系列公房产权化和住房商品化政策,特别是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后,住房获得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货币买房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获得住房的主要渠道。货币投入越多,居民获得的住房利益也就越大。2007年以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快速增长,尤其是大中城市的房价飙升,住房与货币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住房的面积、价值、数量和地理区位等反映的社会分层信息都非常明显。

表III-2-22 2005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住房数量情况(%)

img35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居民人数。

在住房数量方面,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显示(见表III-2-22),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21.89%,有一套住房的占75.62%,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占2.49%;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19.49%,有一套住房的占75.73%,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4.78%;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21.14%,有一套住房的占73.42%,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5.44%;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15.28%,有一套住房的占77.12%,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7.63%;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15.75%,有一套住房的占71.15%,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13.1%。

表III-2-23 2006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住房数量情况(%)

img36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居民人数。

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中显示(见表III-2-23),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24.74%,有一套住房的占73.01%,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占2.25%;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22.58%,有一套住房的占74.3%,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3.12%;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19.06%,有一套住房的占77.57%,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3.37%;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23.36%,有一套住房的占71.85%,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4.79%;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中无住房的占21.38%,有一套住房的占70.74%,有两套及以上的住店占7.88%.

表III-2-24 2005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住房面积与住房价值情况

img37

img38

图III-2-3 2005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住房面积与住房价值情况

在住房面积方面,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显示(见表III-2-24),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最低,为65.64平方米,标准差为58.54平方米;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为79.78平方米,标准差为64.53平方米;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为77.73平方米,标准差为52.83平方米;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为86.24平方米,标准差为63.8平方米;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也最高,为105.84平方米,标准差为88.24平方米。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中显示(见表III-2-25),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最低,为57.87平方米,标准差为50.6平方米;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为63.74平方米,标准差为51.8平方米;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为64.29平方米,标准差为52.91平方米;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为72.67平方米,标准差为50.89平方米;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均值为70.44平方米,标准差为59.79平方米。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住房面积的基尼系数为0.3725,2006年中国城市居民住房面积的基尼系数为0.4035。从标准差和基尼系数来看,在住房面积方面,城市居民分化程度较大,呈现出收入水平越高,其住房面积越大的趋势(见图III-2-3和图III-2-4)。

表III-2-25 2006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住房面积与住房价值情况

img39

img40

图III-2-4 2006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住房面积与住房价值情况

在住房价值方面,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显示(见表III-2-24),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最低,为3.734万元,标准差为7.784万元;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为7.537万元,标准差为13.17万元;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为9.215万元,标准差为12.69万元;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为14.7万元,标准差为20.81万元;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也最高,为24.7万元,标准差为38.52万元。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中显示(见表III-2-25),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最低,为19.29万元,标准差为16.86万元;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为21.24万元,标准差为17.26万元;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为21.43万元,标准差为17.63万元;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为24.22万元,标准差为16.96万元;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价值均值为23.48万元,标准差为19.93万元。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住房价值的基尼系数为0.6954,2006年中国城市居民住房价值的基尼系数为0.5248。从标准差和基尼系数来看,在住房价值方面,城市居民分化程度非常大,呈现出收入水平越高,其住房价值越大的趋势(见图III-2-3和图III-2-4)。

表III-2-26 2005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居住社区情况(%)

img41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居民人数。

在居住社区方面,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显示(见表III-2-26),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中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26.16%,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40.75%,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13.79%;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中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17.44%,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45.98%,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18.46%,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0.09%;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中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15.88%,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47.99%,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22.21%,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0.27%;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中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14.77%,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44.65%,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26.68%,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0.43%;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中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18.41%,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40.48%,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28.21%,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1.19%。

表III-2-27 2006年中国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居住社区情况(%)

img42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居民人数。

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中显示(见表III-2-27),家庭收入最低20%的城市居民中居住在城镇边缘社区的占2.88%,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32%,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36.1%,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0.11%,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14.62%,居住在移民社区或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占7.75%;家庭收入次低2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城镇边缘社区的占1.06%,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26.92%,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37.54%,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18.42%,居住在移民社区或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占10.98%;家庭收入中间2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城镇边缘社区的占1.16%,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21.54%,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34%,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0.42%,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22.6%,居住在移民社区或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占15.21%;家庭收入次高2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城镇边缘社区的占1.81%,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15.29%,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28.47%,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0.8%,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32.39%,居住在移民社区或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占18.71%;家庭收入最高2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城镇边缘社区的占0.6%,居住在未经改造的老城区的占17.59%,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占27.44%,居住在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的占0.4%,居住在普通商品小区的占34.07%,居住在移民社区或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占16.78%。

可见,通过对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和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家庭收入水平对城市居民的住房数量、住房面积、住房价值和居住社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的城市居民获得的住房数量、住房面积、住房价值和居住社区也越优越。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社会贫富分化对居民的住房分化起了关键性作用,居民贫富分化越大其住房分化也越大,反过来,住房分化也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

【注释】

[1]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49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5)。

[4]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66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5]杨鲁,王育琨:《住房改革:理论的反思与现实的选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6]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67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7]S府:《H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S府[1989]80号一九八九年八月十六日)附件一:《H市出售公有住房办法》。

[8]G省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法规汇编》,1991。

[9]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69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10]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70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11]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17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12]H市人民政府:《关于H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实施方案》(S府[1998]21号),1998。

[13]国家统计局:《2010年8月全国房价同比上涨9.3%环比持平》,http://finance.jrj.com.cn/2010/09/1008518140801.shtml。

[14]李斌:《分化的住房政策:一项对住房改革的评估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5]《H市人买楼难过沪杭房价收入比位列全国第四》,http://house.focus.cn/news/2009-04-21/662155.html。

[16]《住有所居,H市探索住房保障路》,http://finance.ifeng.com/news/bgt/20090930/1298317.shtml。

[17]李强:《政策变量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调整》,《河北学刊》,2007(5)。

[18]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84-100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19]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jgb/t2006t0704_402334879.htm。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60704_402334879.htm。

[22]由于篇幅关系,同时后文表格中将列出相关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在此没有列出控制变量与截距项。

[23]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4]Lester,R., Pay Differentials by Size of Establishm ent, Industrial Relations:A Journ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pp57-67,1967(7),Issue 1.

[25]Szelenyi, I. and Manchin, Social Policy Under State Socialism:Market, Redistribution, and Social Inequalityies in East European Socialist Societies, pp.103-139, in Stagnation and renewal in Social Policy,ed.By Esping-Anderson.Armong,NY,M E.Sharpe.1987.

[26]李斌:《分化的住房政策——一项对住房改革的评估性研究》,93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7]刘祖云,毛小平:《中国城市住房分层:基于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12(2)。

[28]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3)。

[2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社会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2)。

[30]Parish,William L.,Egalitarianism in Chinese Society,P29,Problem s of Communism,1981.

[31]朱亚鹏:《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22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2]李强,王美琴:《住房体制改革与基于财产的社会分层秩序之建立》,《学术界》,2009(4)。

[33]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社会学研究》,2006(2)。

[34]陈其南:《中国人的家族与企业经营》,见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99-110页,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5]孙立平:《家庭结构与房价上涨》,http://blog.sociology·org·cn/thslping/archive/2006/08/13/7825.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