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一面镜子
刘金祥
[摘 要]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主要路径,极大地改变和重塑着我国城乡面貌、经济布局、社会结构以及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已出版五部,始终追踪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最新节奏,启发了城市哲学思维,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从多层面概括城市化基本特征,从多角度发掘城市化主要内涵,从逻辑上探寻城市化本质属性,为创建我国城市科学积累了经验资源,建构了基本理论框架。在探求中国城市化的本质所在,寻找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方位,袒露中国城市病的现实表现,摹绘中国城市化的文化图景等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成为观照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 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 都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主要路径,正以迅猛快捷的态势在中国大地上演进,极大地改变和重塑着我国城乡面貌、经济布局、社会结构以及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实践呼唤理论的跟进,催发理论的萌生,期待理论的引领。由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首批建设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至今已出版五部,它们追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坚实步履,律动着中国城市化前行的铿锵节奏,传递着中国城市化成长的拔节之声,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尘封闭隘的城市哲学思维,从多层面概括城市化基本特征,从多角度发掘城市化主要内涵,从逻辑上探寻城市化本质属性,为创建我国城市科学积累了经验资源,建构了基本理论框架,成为观照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面镜子。
求是:探求中国城市化的本质所在
人不仅是城市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城市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通过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使城市化向人性复归,创造了人的城市,从而也创造了人自身。人不仅是城市化的主体,而且是城市化的核心。
这种城市化就是人的城市化的思想理念,贯穿在五部《报告》的各个章节,整个《报告》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人的城市化”展开。如2007年《报告》中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都市化悖论与困境》、2008年《报告》中的《城市发展的环境与资源》、2009年《报告》中的《城市政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2011年《报告》中的《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报告》,均把人的城市化作为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上考其渊源,中察其流变,下观其影响,获得超越前人的独到识见。特别是2012年《报告》中的“主题报告”,围绕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发展较慢、城市化面临人为挑战、城市化中人的经济焦虑和社会困惑,以及人的“城市启蒙”四个方面加以铺陈和阐释,自蓄新机,深中肯綮,叙述择其要,议论端其旨,合乎逻辑地推演出不落窠臼、不乏卓识的精辟见解:“都市化决不局限在有限的都市空间内,它的出现已经使人类在整体上被‘都市化’了。在当代,一个人可能并不直接生活在大都市中,也可以对城市生活方式持激烈的批判与否定态度。但无论其在现实中的衣食住行,还是更高层的文化消费和精神享受,都不可能与大都市绝缘的。”
人的发展与城市化在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人的发展状态反映着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总是历史地、具体地体现在人的发展层面上。因此,对促进人的发展的条件、环境、氛围和设施的关注和审视,成为每部《报告》的重点和亮点。如2011年《报告》中的“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一章,以吉光片羽的陈述,以殊少凿空的论断,对人化城市这一时代走势进行了预测和研判。如2012年《报告》中的“全国新城新区建设研究”、“中国大都市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全球会展国力研究”、“国际化大都市传媒发展研究”、“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研究”、“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研究”和“世界都市文化发展研究”等,不囿成宪,剀切中肯,卓见发人,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引导性和启示性。如2011年《报告》中的“国际化大都市文化事业发展”和“都市文化与精神生态”等章节,以及2012年《报告》中的“大都市与城市群研究”、“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研究”、“都市文化与精神生态研究”和“城市科学与人文艺术研究”等子报告,大都聚焦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拱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旁搜远绍,钩玄提要,彰显城市作为人化自然的优势和魅力,合乎逻辑地将城市化本质逐步归于原位。
致知:寻找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方位
方位,是城市化进程中时间和空间坐标系上的角色界定,是城市化发展中理论和实践交汇点的功能确认。科学判断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方位,是准确把握其未来走势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城市化是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的,只有以同期西方发达国家为横向参照,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作纵向比附,才能在时代坐标系上找准我国城市化的历史方位,进而确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和相应举措。
全球化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时代,并推动城市化以迥异于前工业化时代的速度和形态向前发展,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报告》将视野延展到世界范畴,对全球化时代世界城市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考察,对一些特大型国际城市个性发展状况进行评判。如2007年《报告》中的“中国都市化的世界背景与发展焦点”、2009年《报告》中的“世界背景与现实焦点”、2011年《报告》中的“都市化进程中的中国经验和中国话语”和2012年《报告》中的“都市化进程中的中国问题与战略参照”等,纵论畅言,意丰旨厚,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参照。新城建设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在拓展城市空间、缓解城市人口和产业压力、创新城市管理、解决“大城市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08年《报告》中设有“城市新区规划、环境评价与信息化建设”专节,对北京、上海和哈尔滨等的新城进行研究。在2012年《报告》中,则推出《全国新城新区研究》专题报告,运用第一手数据对中外新城建设进行缜密梳理和通透分析,明确指出我国“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政策制度的调控,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耕地面积的快速减少,还引发了诸如强拆、农民上楼、半城市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导和启发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代接轨、向理性聚首。
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产物,具有高度的集聚性、开放性和协调性,其最大优势在于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使空间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大都市则具有难以替代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能产生远远大于中小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城市群和大都市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作者在每部《报告》中都不吝笔墨地拿出大量篇幅对我国城市群和大都市的发展特点、规律、弊端和对策进行梳理、揭示、剖解和厘定,特别是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西部城市群和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为例证,经过抽丝剥茧式的细密推演和条分缕析式的严谨论证,进一步明晰我国城市化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走势,笃化《报告》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前瞻性,为有关地区和部门进行决策、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唯实:袒露中国城市病的现实表现
由于城市的空间集聚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被集中到狭小的土地上,不同族群、不同素养、不同职业的人被整合在一个紧密空间里,使城市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和有机体。西方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如果顶层设计不当,就会导致城市病频发,牵制和掣肘城市良性运转。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城市病呈高发态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对我国城市发展全面打量和系统审视的基础上,作者深刻剖析和郑重指认我国城市病的具体表现和主要成因,既不故作惊人之语,也不编织无稽之谈,体现出求实、唯实、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世界经济的普遍规律一样,城市化既需要市场经济的内推动,也需要政府的规划、调控和引导。关键在于这两者的平衡。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行政手段干预过多,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2012年《报告》明确指出“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不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建设超过现实需求,一味贪大求快,甚至仿洋,规划失控,造成损害百姓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作者语澄心密,境阔意深,透逸出某种警策,显现出为常人所忽略的深刻。
城市是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大户。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城市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仅为2%,但却消耗了全球75%的资源。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能源资源消耗量最大的时期。近年来,水荒、电荒、煤荒、油荒接踵不断,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污水、废气等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此五部《报告》均列专题对“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剖析,简约精辟,本然省豁,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城市化中病灶和沉疴的密切关注与深刻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在GDP增速和总量的政绩导向推动下,许多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简单模仿西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把扩大城市规模作为城市发展方向,使我国城市建设陷入求新求大、盲目扩张的“罗马化”(芒福德语)怪圈,由此引发理论界和舆论界对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质疑和否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把“经济型城市化”的问题横加在“大都市与城市群”上。对此在2011年《报告》的“主题报告”中,作者郑重指出:对“国际大都市”的片面批判或彻底否定,不仅与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都市化进程”大趋势背道而驰,与国家“十一五”规划以来以“城市群”为战略重点的城市化路径也是相对立的。认为真正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并不是“国际大都市”的概念、口号,而在于中国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选择的经济型城市化模式。强调“国际大都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穷过渡”思维与发展模式,以及中国大都市存在的真正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全面”。这些论说缘事而发,因事抒感,语势凌厉,寓义俊宏,既显露出医偏救弊的理性主义思辨锋芒,也有提供新知、启沃心智、引领舆论、矫正观念的功效。
在《报告》的很多部分,如对“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人口资源矛盾”和“城中村的改造和建设”等突出矛盾,也包括2009年、2011年和2012年三部《报告》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言说。2012年度《报告》对我国城市规划“理念太杂、规划太多、质量偏低和相互因袭”等问题的理性评述,起笔切题,直入病灶,既体现出对我国城市发展强烈诘问和严厉斥责,也彰显出作者合乎逻辑、不落窠臼、不乏识力的学术功底。
图新:摹绘中国城市化的文化图景
城市是一个“物理—地理空间”,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空间”、一个“文化—心理空间”。作为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的集聚组合,城市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形态的汇聚地,文化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着灵魂和引擎的角色,只有在文化的统筹和引领下,城市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高潮已经兴起,呈现出考量精神领域更为广泛、发掘人文维度更为全面、审视历史角度更为深刻的崭新态势。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不是传统意义上文学艺术的单向度发展,而是延伸至城市化的各个环节,覆盖到城市化的各个领域,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总体提升。基于此,五部《报告》均置身于城市化发展的现场和前沿,对城市文化的主要领域和重要维度进行了关注和发掘。无论是对全球文化产业的描摹,还是对国际化大都市传媒发展的回望;无论是对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历程的稽考,还是对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寓目;无论是对都市文化和精神生态的个案剖解,还是对城市科学研究和人文艺术的具体言说,均源于现实的刺激和触动,源于未来的感召和呼唤,既体现了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又呈示出《报告》浓郁的人文色彩和卓异的文化品貌。
作为城市的历史根基和软实力,城市文化不仅为我国城市化提供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和空间;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树立良好城市形象,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换言之,缺少城市文化引领的城市化,是跛脚的、残缺的、畸形的、粗俗的;没有城市文化支撑的城市化,必然是缺乏内在动力和不可持续的。基于此,《报告》充分关注城市化过程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文化设施的健全完善,尤其对非物质文化、节庆文化、会展文化、设计文化、创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大众传媒和文学艺术等各类城市文化形态情有独钟。作者紧扣六辔,敷彩用笔,纾捆经历,估衡事例,彰显城市文化岳峙渊渟之气度、风光霁月之魅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城市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更复杂的文化生态,人们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看着同样的电视节目、读着同样的报纸杂志、身着同样的服装鞋帽,但他们之间存在的认知差异,却往往成为思想和行为冲突的根源。作者对这一问题始终保持高度关切和极度敏感,在2011年度和2012年度《报告》中,均单辟“都市社会与精神生态”一章,深入时代文化的肌理,剖解时代文化的断面,管窥蠡测,连类取譬,辨微知著,立论坚弥,在这里,城市化不再是冷冰冰干巴巴的历史记录,不再是诘屈深奥、枯燥单调的数据记载,而是一种拨雾见天的明媚,一种争奇斗妍的化境。无论是推开城市文化的窗口聚焦单体个案故事,还是拨开当下城市文化的迷雾探究正在转型的城市文化科学,要旨均在于,城市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文化关联,要远比艺术家们所想像的更能激荡出人的深沉情感和悠远兴会。
揽阅五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我们不再默然面对司空见惯的都市纷扰,不再例行公事式地接受了无新意的杂乱信息,而是惊异于一个崭新的都市精神世界,凝神于一种生动的城市文化长卷,并在一种生气灌注的语境中,收获到很多的新知和美感。
A Mirror of China Urbanization
Liu Jinxiang
(People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in Harbin)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and approach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which will greatly remake the urban and rural look,economic layout,social structure and people’s thinking and living styles.The annual report on China 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 has been published in five consecutive years.The report always follows the newest tempo of China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introduces the urban philosophy thoughts,summarize basic features of various dimensions from diversified world,dig out the nature meaning of urbaniz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examines the basic urbanization character in logics.It accumulates basic resources and constitute theoretical frame for urban science in China.As a great contribution the report is a mirror that reflects the nature and historical position of urbanization,practical expression of urban problems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Key words:annual report on China 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tropolitanization,urbanization
作者简介:刘金祥,编审,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客座教授。
【注释】
[1]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首批建设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编号:10JBG011)暨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三期文科专项特色研究基地城市科学研究院的阶段性成果。
[2]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4]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5]参见上海地方志网的介绍。
[6]参见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219页。
[7]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0页。
[8]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9][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陈晓林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10]刘士林:《文化都市的界定与阐释》,《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1]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2]傅衣凌:《明清时代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13]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14]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5]刘士林:《文化都市的界定与阐释》,《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6]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17]刘士林:《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1日。
[18]刘士林:《文化都市的界定与阐释》,《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9]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35页。
[2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3页。
[22]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23]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349页。
[24]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502页。
[25]阎书钦:《从工业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26]郭培章主编:《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27]郭培章主编:《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28][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29]刘士林:《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1日。
[30]刘士林:《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刘士林教授在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解放日报》2004年10月17日。
[31]刘士林:《暮色中的工厂:都市化进程中的审美景观生产》,《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
[32]《“上海创意”锁定五大重点》,《人民日报》2007年5月24日。
[33]刘秀浩:《重返经济舞台中心:长三角冲动前所未有》,《东方早报》2007年5月21日。
[34]励漪:《上海节能减排将减出三个“百万吨”》,《人民日报》2007年6月8日。
[35]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