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感知与日常生活

审美感知与日常生活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感知的完善性除了能够在个别性和形象具体性的对象中感受到寓杂多于整一的活生生的人和事物外,还在于能从日常生活的平淡漠然中发现并创造出审美意象的明晰生动。
审美感知与日常生活_珞珈讲坛

审美感知与日常生活

◎邹元江

img20

邹元江,山东泰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师从著名美学家、资深教授刘纲纪先生,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兼任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南通大学特聘教授,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曹禺研究会理事,《曹禺研究》顾问,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会副会长,《汤显祖研究通讯》主编。近年来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文艺理论研究》、《戏剧》、《戏剧艺术》、《戏曲研究》、《中华戏曲》、《中国戏剧》、《上海戏剧》、《艺术百家》、《学术月刊》、《孔子研究》、《周易研究》、《学术研究》、《东方丛刊》、《中州学刊》、《清华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及台湾《哲学与文化》、《中国文化月刊》、《戏剧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先后出版了《汤显祖的情与梦》、《汤显祖新论》、《戏剧“怎是”讲演录》、《行走在审美与艺术之途》、《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等专著。先后获准主持完成了“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丑角意识与丑角美学研究”和“十五”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陌生化理论及中国艺术的陌生化倾向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主持研究“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曾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湖北省优秀文艺论文一等奖、全国“田汉戏剧奖”一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论文一等奖等。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美学、戏剧美学。

一、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

所谓“日常生活”,就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是每个人无时不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比如售票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售票,又比如每一个人一生中无数次的送别,又比如天天相见、日日相守的妻子唠唠叨叨……

所谓“审美感知”,也就是感知的完善性。这是被誉为美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创立“美学”这门学科时提出的。鲍氏之所以要创立“美学”这门学科,就是因为他发现人类过去的知识体系中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在这个体系中理性认识有逻辑学在研究,意志有伦理学在研究,而人类最为日常普遍的感性认识却没有一门科学来研究。因此,他要建立一门关于“自由艺术”和“美的思维”的“感性认识的科学”。这门学科以“感官的感受、想象、虚构、一切混乱的感觉和情感”作为研究的对象。这门学科就叫做“Aesthetic”,即“美学”。“Aesthetic”这个词照希腊文的原意即“感觉学”,即是说,“美学”一词准确的翻译即“审美学”,是指研究人们认识美、感知美的学科。要言之,鲍氏创立的“美学”这门学科既不是研究理性认知的问题(真),也不是研究意志伦理的问题(善),而是研究审美的感知问题(美)。

所谓“审美感知”,也就是作为人的感知的完善性。比如朝夕相处、早已不新鲜(“审美疲劳”)的妻子,丈夫还能不能像当初追求她时那般发现她的美呢?每个女人都希望别人把她当成大美人,哪怕她自己明明知道自己并不美。有一天就有这样一个女人问她的丈夫:“难道你就从来没有觉得我有美丽的时候吗?”话一出口,她忽然很害怕。怕什么?怕丈夫的回答会让她失望,甚至绝望。可没料到丈夫却很认真地说:“当然有。当你每次洗完头,将披散的长发向后一甩时,这个动作很美;每次上街当你走累时,你便会轻轻地靠住我,这时你的表情很美很乖;在外面吃饭时,当满桌的人都大嚼大咽时,只有你小口小口的,那么优雅,真美;你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周末的夜晚,在朦胧的灯光下,你双颊潮红,两眼发亮……”

哪个女人听到丈夫如此细微的审美感知会不满足、不陶醉呢?这就涉及审美感知的完善性问题。也即丈夫不是将妻子作为日久生厌的对象来看,而是将妻子作为日日常新的情人来感知的。即丈夫他是以整个身心在挚爱着妻子,因而他随时是将妻子作为个别性的和形象具体性的感知对象来发现的,因而他就不是泛泛将“妻子”仅仅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一个概念、一个社会角色来分析、判断的,而是将妻子作为一个用全身心的爱去呵护、品味的纯粹的女人去感受的。唯有如此,丈夫对妻子的审美感知就是寓杂多于整一的,即是说,他不仅仅是从妻子的单一的相貌如何来感知妻子的,而是从活生生的充满迷人的感性色彩的诸多方面整体地感知或许并不美丽(外形容貌),但却极动人(内在生命气息)的妻子的。也正是基于这种审美感知的完善性,妻子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易被察觉的表情、一个暗示性的动作也会让丈夫兴奋、激动、惬意、铭记于心,淳化出对妻子更深的爱意和美感。也唯有在这种真正被爱所热烈注视和投入的倾听里,女人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安全和踏实。

审美感知的完善性除了能够在个别性和形象具体性的对象中感受到寓杂多于整一的活生生的人和事物外,还在于能从日常生活的平淡漠然中发现并创造出审美意象的明晰生动。比如晋代司马昱的小诗《春江曲》:

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

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这是我们都非常熟悉却又早已淡漠无奇的送别场景,然而司马昱却从这习以为常的场景中发现了许多早已被我们所遗忘和忽略的东西。他这首小诗创造了明晰生动的意象:对于那些在名利场中迷恋忘返的人,这首小诗好像清夜的钟声,可以使你惊觉——人生中有许多比名利更根本、更有价值的东西或许被你忽略、遗忘了。而这种忽略、遗忘甚至不是暂时的被俗世所遮蔽,而是此种情境的体验、记忆本就模糊不清得难以唤起。

审美感知的完善性还表现为自觉地审美创造和对自觉的审美创造的肯认和欣赏。而这种创造和欣赏无论是在崇高悲壮的情景里,还是在平凡日常的场景里都能极为强烈震撼人心地表现出来。陈凯歌导演的《大阅兵》讲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为了国庆三十五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上走96个正步(1分13秒),一群战士在一个废机场跑道上顶着四五十度的炎热走了四个月的正步。枯燥、艰苦、严格,在四五十度的大太阳底下一晒就是四个小时,一个个倒下,被抬走、被淘汰……可战士们谁都不愿离去。按照一般欣赏电影的习惯,这是一个很没有看头的电影(没有美女,没有明星,没有一切好看电影的要素),但却又是极为震撼人心的“电影事件”。它以男人的阳刚之气、稳健之风(落地砸坑),演绎着军人的威严、钢铁般的意志。这种崇高雄浑之美,我们只是在观看大阅兵的那一瞬间才能感受到(我们似乎已太熟悉这种场景,这基于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文化适应性)。可艺术家却并没有将重心放在表现这一场景上,而是放在展示这一瞬间是如何在艰苦、枯燥、乏味中凝聚的创造过程,也由此将这最易出彩的瞬间的辉煌仅仅作为一个背景来处理。也就是说,艺术家关注的是这极为单调、枯燥的训练过程所具有的神圣崇高的美感生成意味。

当下浮躁的时代,我们已太习惯于追逐功利性的结果,而忽略甚至蔑视导致结果的过程。其实,从“成人”的角度而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据《论语·雍也》记载,孔子的学生冉有对孔子说,学生并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为仁之道的学说,只是学生践行的力量不够(“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即是说,如果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再也走不动(也就罢了)。可你冉有现在连脚步都还没迈,(怎么就知道力不足呢?)孔子的这个思想极为重要,即他所关注的既不是道德践行是否终极到场,也不是已开始否,而是是否已在“道”上。只要人在“道”上,人就开辟着“道”,“道”也引导着人。人在“道”上,就是我开辟着世界,“我在世界中”,我与世界同在。所谓“在”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就是“以在世的方式‘在’世界中”。“‘在’世界中”就是“在世界中存在”。而“在世界中存在”,这个“世界自始也总是我的世界”,即这个“世界”并不是与我无关的。所谓“世界”也就意味着是被开启的一个疏明之地,是此在“在”其中Existenz(生存)。“在世界之中存在”即“此在生存着就是它的世界”,“在”即包含如何开启一个“世界”,一个只有“在”才“敞开”的“世界”的问题。所谓“敞开”就是“让存在者本身出场”。“出场”即从常驻于自身的状态中走出来。所谓“常驻于自身的状态”即被遮蔽的状态。“走出”遮蔽,即“出离(Ekstase)自身”。海德格尔说:“只有出离而生存的人是有历史性的。‘自然’无历史。”“历史”是创造的果实。未经过有意识“出离”的“在”之创造,其“世界”的“历史”也是不能开启的。只有“出离遮蔽”的“自然”状态,才能真正创造出“世界历史”,“在”才能是“异在”,“真理”才会显现。希腊人所理解的“真理”(à-ληθεζα)就正是“出离遮蔽”。海德格尔说:“在最原始的意义上,真理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而“展开状态”又是“通过某种特定变异”而实现的。由此可见,“在”之作为“出离遮蔽”、作为“展开状态”,正是通过“特定变异”而扬弃自身,即以非对象性的“异在”而“在”的。质言之,“在自己那里”也就是“在自己的异在本身中”。也即是说,只有人在“道”上,人的存在才显现出来,即“站出来生存”(Ekstase)。在这里,“始”即是“终”,“终”亦是“始”,始终相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就从主体在道上跋涉的过程中显现出来。正是在“道”上,世界才是世界,是由“我”的“在场”而敞开的。

美的生成亦如此。这些战士是否最终走向天安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曾经在这走向天安门准备接受检阅的“道”上跋涉、砸坑、晕倒过,他们以自己的全部热血和忠诚没有辜负作为军人的神圣使命。任何一个最终走向天安门的战士身上分明也包含着这些倒下的战士的全部精神力量。正是军人这个英雄的整体用汗水、热血以至生命创造了崇高雄壮的美感。

而李素丽则在平凡日常的场景里创造了10米车厢里的审美世界,这个“世界”虽不像《大阅兵》那样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但她也在日复一日的如沐春风的温馨世界的营造中,给乘客留下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您请上车”、“您请坐好”、“您请买票”、“您请下车”、“您请走好”——这些售票员最常用的话语通过满带笑容的李素丽极其关爱、温情的语调说出,就仿佛每一个乘客都是她家的亲人一样受到了特别的、久违的礼遇。这也就难怪一些大娘大爷宁可放弃乘坐其他的车,而偏要等待坐李素丽的车。李素丽也和其他的售票员一样凌晨4点钟就起床往车场赶,5点钟发出头一班车,25公里的车程一天要跑8趟,但李素丽却让乘客们的这个临时日常生活的空间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家。什么是“家”?“家”就是我们的灵肉或长久或短暂的栖居地。我们总以为我们只有生活在自己家里那才是家,其实我们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用我们真诚的关爱为他人营造一个心灵的温馨的“家”。李素丽之所以感动我们的就是她对我们所熟悉的一般售票员的刻板形象的改变,她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最平凡的岗位上“出离自身”,为他人营造一个哪怕是极其短暂的诗意的栖居时空。

池田大作说:“在平凡的生活中仍能发现新鲜的感动和喜悦的人,可以说是使自己生活得富有创造性。我希望从风中颤动的一片树叶上也能听到光线的脉搏的跳动;我希望能培养出一颗在路旁开放的无名的野花上也能发现美的心灵。”其实,无论是“听到”还是“看到”,都是灵动的审美感知对日常生活的重要发现和审美创造。

二、日常生活作为“有意义的生活”

日常生活作为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状态本应得到更多的理性思考,但事实上真正关注日常生活的质量问题则是从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这里有几个名字是应当记住的,一个是卢卡奇,另一个是葛兰西,还有一个是阿格妮丝·赫勒。卢卡奇最早注意到对日常生活的批判问题。他的学生赫勒则在1970年出版了一部著名的书《日常生活》。这本书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揭示当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结构;二是探寻使现存的日常生活人道化的可能性。所谓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即把日常生活变成“有意义的生活”。既然是说有意义的日常生活,也就意味着有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即抑制审美创造的、惰性的、贫乏的日常生活。因此,卢卡奇、赫勒主张只有对这种非人化的日常生活加以批判,才能培养出自由自觉地对日常生活加以审美创造的个体。即是说,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发现、创造,就是对贫乏的日常生活的批判。这个思想直接来自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正是闲暇时光创造出人的全面性,共产主义社会正是这种在闲暇时光中的自由人联合体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而闲暇时光正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领域。

由此看来,审美感知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提升意义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对自己作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本质全面占有的问题。那么,如何对日常生活加以审美感知呢?其前提就是要使五官感觉(视、听、味、触、嗅)充分人化,尤其是要“养目”、“养耳”和“养口”,《礼记正义》卷二十二曰:

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也。

在古代贤哲看来,生命之健全的标志正在于“食味、别声、被色”上,由感官只知功利地识其美味、美听、美色,逐步上升为认识

的、道德的、审美的趣味、意味、韵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成人”。所谓“成人”也就是五官感觉的充分人化、人文化成,其标志就是审美“通感”能力的生成。“通感”即作为人的五官感知方式的彻底贯通(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那荷塘上的月色如同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是诉之于视觉的,名曲则是诉之于听觉的,但此处朱自清却将视听感觉加以贯通),尤其是耳目作为审美感知的主要感官的充分人化。《国语·周语下》说:“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左传·僖公二十年》亦曰:“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显然,这里的“聋”不是生理耳聋,而是心灵之窗的锁闭,就是“昧”:愚昧。“昧”并不是残疾人才可能发生的事,即便一个健康的正常人也可能因麻木、惰性而变得“昧”。就有这么一个对眼前的风景完全感觉麻木的导游被安排陪同一个六十七八岁的比利时盲人到泰国北部旅游。让这位导游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并不是他在陪同这位盲人“看”,而是这位盲人在激发着他重新“看”:

“假如你肯稍微描述你看到的东西,我会很感激。”

“麻烦你形容一下乐师。”

“这些小乐器是用什么造的?”

“其他游客是什么样子?”

“多么美妙——我真想摸摸这些指甲(指舞蹈者指尖上所套着的约10厘米长的金色的假指甲——引者注)。”

……

正是在这位盲人的吁请下,这位导游才突然间意识到他以前其实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听过这么美妙的东西,也从来没有人如此聚精会神地听他描述他所看到、听到的东西。所以,当这位盲人紧紧抱住导游说“你为我看到了每一样东西,实在太美妙了,我感激不尽”时,这位导游其实已经领悟到真正应当说感激的是他,因为正是这位心灵的审美感知能力极其健全的盲人让他看到、听到了以前曾视而不见、未曾击节赞赏的所有美好的事物。

这位无视觉旅游的盲人其实恰恰是一位心灵之窗敞开之人,因而,他的视觉虽残疾了,但他却能让我们随着他的心灵感觉“看见”、“听见”我们所没有看见、听见的东西。这就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所说的:并无单纯的观看;我们观看的永远不是我们要见的,因为每个凝视都隐含着欲望,带着遐想。真正的看总是以聆听、触摸、嗅觉、味觉等五官感觉的打通为前提的。即真正的“看”总是非单纯的视觉行为,总是带着无尽的欲望、遐想环绕着“看”的对象。这就是马克思意义上的“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把这种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称为“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它证明了“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而人的“自由的实现”、“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正是建立在这种感官的充分人化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开发我们的感官的敏锐潜力,这正是使人更加人化的重要步骤。其实,感官的存在本身就是为感觉而感觉、为寻找感觉物而存在的。很有意思的是科学家对夜盲症的新发现。过去雪地行军是一件危险的事,它极易使人患上雪盲症以致迷失前进的方向。但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若仅仅是因为雪的反光太刺眼,可为什么戴上墨镜后雪盲症仍不可避免呢?最近美国陆军研究部门的科学家得出了新的结论:导致雪盲症的原因并非雪地的刺眼反光,而是雪地的空无一物。科学家说:人的眼睛其实总在不知疲倦地搜索着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要是连续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个落点,它就会因紧张而失明。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生理眼(耳)若失去了搜索的落脚点就会失明(失聪)。同样,人的心灵的审美感知(建立在五官健全的基础上)能力也只有在不断地发现、创造中才能不断人化,由分工导致的片面的人(恩格斯语)、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变为丰富的人,由生理人、社会人变为审美人(席勒语)。

三、日常生活审美感知的原则

1.拒绝标签化

所谓拒绝“标签化”,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不急于整理未知的事物,过早地将它们分类和标签化”。因为标签化就是注意的陈规化,即只注意那些新事物中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在未充分经验新事物的全部陌生的东西之前就匆忙进行判断(比如让幼儿看图识字的卡片)。马斯洛说:“如果我们仅仅是要把一种经验标签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自然科学的方法),这就可以节省我们的许多精力,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竭尽全力,进行充分地注意。”比如在文艺界最常见的贴“风格”、“流派”标签正是这种最省力的“注意”。

要使石头真正成其为石头(仿佛第一次看到事物那样加以描述),或使石头不成其为石头[将自然事实(材料)提升为审美事实(艺术品),如罗丹的汉白玉石雕“卧女”],就必须拒绝这种偷懒的概念化、标鉴化感受事物的方式。比如什么是“美丽”、“青春”(18岁的姑娘都很美,有那么几个月,脸上毛茸茸的,仿佛在脸上轻轻一掐就能掐出一兜水来)的理解,就要有极细微的感受才能发现其美的真实含意。所以,对细节的敏感和记忆在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感知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写李秀英已怀孕七个月,在一所小学的地下室里为反抗日本兵的侮辱一跃而起,与数名鬼子兵殊死搏斗。鬼子兵用刺刀刺她的脸,用枪托击她的头,打碎了她的牙齿,但她仍不屈不挠,继续与鬼子兵厮打,将满嘴鲜血喷向鬼子兵,直到被一连刺了37刀、倒地为止。这就是细节的震撼力。毕淑敏当年作为军医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的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地的阿里哨所为一位已牺牲的20岁的班长换尸衣。这个班长受了伤,连肠子都流了出来。他便用搪瓷碗扣住肠子继续战斗,牺牲后搪瓷碗冻在肠子上已取不下来,连军装也扣不上扣子。毕淑敏在他的衣袋中放了几块水果糖,她想,在埋葬这个班长的永冻土层中,“该有一小块泥土微微发甜,他在明朗的月夜,也许会伸出舌头尝一尝吧”?这就是细节的感染力。

2.永远呵护童心

童心就意味着好奇、丰富的想象力、本真的审美感知力,而这正是创造力的源泉,是极其可贵的。泰戈尔80岁时写的情诗仿佛就像18岁情窦初开的年轻人一样充满想象、童心和激情。马克思说古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天伦情趣),中国人则是早熟的儿童(人伦关怀)。这无疑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比如小学四年级某班的作文练习,老师让学生形容并组合有关“花”的句子,大部分同学皆曰:“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有两位同学比喻“花是大地的时装”;只有一位小女孩怯怯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是灯。”老师如何评语?大多数同学很好,那两位同学及格,小女孩不及格。师曰:“花是灯,那电是什么?”又让同学组句:“雪化以后,变成什么?”大多数同学曰:“变成水”;小女孩曰:“变成春天”。老师批点:“你怎么跳着走路,莫名其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这样扼杀童心的庸师实在太多,已让人见怪不怪,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深思的。我们这些成年人什么时候能请孩子们指路,能遵循孩子们的想象感知方式行事,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充满了童心,也掘开了创造的源泉。当我们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们走进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轻轻地说:

叔叔,请您不要走过去,

那边有一只漂亮的蝴蝶,请您不要惊吓了它。

我们这些成年人该怎么办呢?是一声斥责、一脸怒容,或充耳不闻,照行不误?这将是对这美好的童心的世界多么大的伤害。塞尚说,“人们须能像初生小孩那样看世界”,因为“天真纯朴地接触自然,那是多么困难呀”!爱尔兰作家卡瑞也说,大多数常识丰富的成人,他们获得美感的能力反不如年幼无知的孩子。此话极是。

3.真心欣赏他人

马克思说人“到世间来,没有携带镜子”。也就是说,自我不能指认自我,自我只能在对象里(镜子里)直观到。自我在创造时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他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就是这么讲的:“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对你来说,我是你与类之间的媒介,你自己认识到和感觉到我是你自己本质的补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我认识到我自己被你的思想和你的爱所证实;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所谓真心欣赏他人其实也就是尊重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恰恰是由“他人”所塑造的。你能欣赏他人,也恰恰说明你自己就具有你所欣赏的“他人”的作为人的创造力。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于那些没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没有感受旋律美的耳朵的人,再美的画面、再动听的音乐,对他们而言也没有意义。

(本文系作者2006年6月14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南风讲坛”的演讲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