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城市的历史进程

现代城市的历史进程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目前世界上的大中城市,包括中国的大中城市,大部分都分布在沿海沿江一带,大都是周围地区的交通枢纽。于是,城市现代化,或者说现代城市的理念呼之欲出。现代城市建设就是要不断促进现代城市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进程。
现代城市的历史进程_现代城市发展与管

第二节 现代城市的历史进程

一、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城市的演进轨迹

从乡村到古代城市到近代城市再到现代城市,是一个漫长的城市演进过程。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主要动力的过程。

人类社会原来是没有城市的。城市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原始社会早期的漫长年代里,人类没有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产生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产品的交换,有了最新的氏族部落的固定的居住点,出现了偶然的简单的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但这还不是城市。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发明了炼铁,铁器开始为人类服务,出现了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第二次大分工,产生了商品物,有了较多的产品剩余。交易逐渐频繁起来,有了商品交换的一定场所,久而久之,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人群,从而商业逐步发展起来。社会上出现了商人阶层,这些可以不依赖于广阔地理空间为生存条件的工商业者,为了生产和交换的便利,便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聚集并定居下来,结成社区。由于当时部落之间的战争原因,这种聚居还不断修筑城池进行保护,抵御外部入侵,于是出现了人类社会最早的城市。可见,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古代,“城”是指在一定地域上为了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市”是指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代城市产生之初,人们按照习惯规定的时间集中到一定地点,互相交换自己的产品,逐渐地就在一定空间内常住,共同生活,共同进行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由此可见,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发展引起的生产力在空间上的变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社会最初的城市起源所论述的,“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离开了社会分工这个基础,离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是不可能产生的。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究竟产生于何时?一般认为,城市作为一个客观实体的存在,在世界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有人认为最早的城市诞生在土耳其的阿那托利高原上。在我国,早在4000年前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出现了城市。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的父亲——鲧,第一个建造了城市,这就是所谓的“夏鲧筑城”。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就是说,商业性的集市贸易,可以导致城市的兴起。

中外城市一般都兴起于商品交换,集市贸易的聚集地,或水陆交通中心或河川渡口,或自然资源的聚集地。这种情况在欧洲也很多。因为在人类社会还没有铁路、公路和航空以前,主要的交通是靠水路和驿道,而水路较比驿道便利。所以,目前世界上的大中城市,包括中国的大中城市,大部分都分布在沿海沿江一带,大都是周围地区的交通枢纽。可见,交通便利条件,是近代城市成长的基础。

正是城市的这种便利的交通条件,即地利,使近代城市的“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具有客观必然性。特别是在人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交通工具的革命性进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并迅速普及以及现代生产组织和管理的飞跃发展,为近代城市的成长壮大和向现代城市演进奠定了物质基础。恩格斯曾指出:“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工愈来愈多;由于建筑业中和机械制造中的竞争,在这种一切都方便的地方开办新的企业,比起不仅建筑材料和机器要预先从其他地方运来,而且建筑工人和工厂工人也要预先从其他地方运来的地方,花费比较少的钱就行了,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跟原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大工业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5]近代城市从交通和贸易发展起家,进而迅速发展成为工商企业最集中的地方。随着近代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的释放,近代城市的发展能量迅速积聚,同时,向现代城市演进的物质技术条件和人们的认知条件也在逐渐积聚。

由于人口的集中和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集中,也必然吸引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企业的集中。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因而工商业等集中的地方,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也发达起来。同时,交通、通讯、信息以及各种服务行业也都相应的发展起来。这一切,又都进一步促使人口的集中。近代城市的这种人口、产业、财富、消费的集中性,更好地为社会部门相互间的经济社会联系相互依存,提供便利的条件,使近代城市成为以工商业为总体的聚集型经济,能够造成空间和时间的节约,获得比农村大得多的经济效益,多得多的财富积累。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必然会推动周围城镇的乡村经济的发展,自然地发挥着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中心城市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形成以后,由于它聚集着众多人口,众多的产业,农产品和商品,聚集着许多的政治、文化、科研、卫生信息单位,聚集着众多的社会经济活动,也同时膨胀着众多的城市通病:地价上涨、交通拥堵,失业严重,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生态失衡等等。于是,城市现代化,或者说现代城市的理念呼之欲出。人们开始对已有的城市形态和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进行了深制的反思,认识到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高楼林立,烟囱林立,资源浪费型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是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这种城市发展状态必须变革,变革的方向是城市的现代化,或者说建设现代城市,追求城市质量的提高。

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群的突飞猛进和日益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着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和升级。现代城市建设就是要不断促进现代城市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进程。

1.不断促进城市活动的高度社会化

不仅在生产方面和流通方面,而且在生活方面及各项服务方面,分工与协作的深度与广度空前扩大。不仅城市内部破除“小而全”、“大而全”,实行合理分工与协作,而且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也随着经济与经济网络的形成,彼此加强联合与协作,以充分发挥城市协作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新竞争环境下,一座城市已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结点,成为全球优化能量资源枢纽,成为全球产业分工的一个链条,因此,现代城市活动的高度社会的标志是全球化,是经济技术协作的全球化,是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能量的全球化。

2.不断促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与现代城市活动的高度社会化相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必须现代化。因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人工物质载体,城市的一切社会经济效率都要建立在其上。因此,城市的信息设施,交通设施、资源供应设施,供水、排水设施,垃圾、污水、烟尘处理设施,防灾减少设施,园林绿化等生态设施,都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是衡量和制约现代城市运行数量率和生态劣的重要标志,是保证现代城乡市场、全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畅通联系、快速交流的基本要素。如果一个城市不能提供安全、通畅、便捷、充足、高效能的基础设施,所谓的现代城市就无从谈起。

3.不断促进城市生产智力化、清洁化,这是指现代城市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

一般认为主要是指第二、三产业的自动化、电子化程度,各种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平,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特别是能源生产的清洁化、无害化、安全化。当前,世界各国的发达城市都建起了高新技术产业群,同时又在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因此,城市功能的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条件之一。

4.不断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即城市管理与服务的信息现代化

城市的规划、速度、交通、教育、商业、社会服务、社会治安、医疗保健、休闲娱乐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统一体,所以需要在健全法制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把城市的方方面面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提高综合管理绩效。作为现代国际城市不仅城市内部如此,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全球各地区之间具有高效、安全、便捷的信息系统,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5.不断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优美化

现代城市要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园,要成为能焕发人的潜能、焕发创造活动的乐园,这就要求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仅要达到较高的美化净化水平,保持城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的叙述表明,城市现代化或者说现代城市的高级化,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大趋势,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但世界各国的现代城市有相同演进规律,但不可能有统一的发展模式,由于各国的具体历史和经济条件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同,在城市现代化方面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特殊演进轨迹

美国地理专家诺瑟姆于1979年发现,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可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在初期阶段,城乡发展速度缓慢,经历时间长,城市人口占区域人口比重低,相应的区域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状态。中期阶段是城市化的加速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释放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资本的增长,使第二、三产业规模扩大,城市可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数量扩大,规模扩大,以适应城市经济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开始放慢,城市的发展主要靠自身质量的提高,靠城市自身的现代化、高级化,区域中的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城市,现代城市愈来愈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园。

从古代起,中国城市形成和发展与世界同步,其规模和水平甚至在很长时期领先于世界。但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使国力渐衰,以致成为世界列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严重地阻滞了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开始了缓慢地在落后的农业国度里进行工业化、城市化的艰难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加速、减速再加速的现象。其中以1959年为界,之前城市化率加速提升,之后便减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又呈现一路加速增长态势,至2004年城市化速度达到1.4%/年,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20世纪70年代的城市化减速属于一种不正常的状况,具体地说就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发动和包办的。广大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采取了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办法。这种城乡分野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使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确定了赶超型发展战略,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为保证工业的快速发展,采取农业支付工业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费用的方式,通过工农业商品的价格“剪刀差”,把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中。最初这种政策的效果极为明显,在50年代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从1949年至1959年,城市化年均提高0.88个百分点。然而,这一高速增长未能保持长久,从1959年起经济开始衰落。因为在农业劳动生产向来就很低的情况下,农业剩余无偿地转移到了工业,一方面造成农业投资长期不足,农业基础极其脆弱,另一方面造成城乡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导致大量农民向城市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了城市分割户籍政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改革开放的国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建设打破了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模式,市场经济规律开始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城市建设开始遵循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市化率为10.6%,1978年为17.92%,1982为20.8%,1990年为26.2%,2001年为37.17%,2003年已达到40.53%。在2003年底,我国共有设市城市600个,建制镇20600个,城镇总人口5.03亿。农民迅速转移到城市。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结果。城镇化进程是加速的,从1978年至1995年这17年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65个百分点,1995年至2003年这8年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6]这个时期的城市还是在严格的迁徙限制的状况下实现的。也就是说,过去25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在户籍制定的阻遏下实现的。2003年改革户籍制度,今后没有了制度因素的限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势必加快,即比现在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更快。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城市三大城市群和七大城市带:沿长江城市带、哈长沈城市带,沿京广铁路城市带、济青烟威城市带、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长珠潭城市带、海峡两岸城市带以及20多个大城市圈(中心城市)以省会城市和具有优势、特色的地级市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

当然,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特别是城市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中国现代城市群已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