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球化视角下的城市定位——“城市文化资本”建构
对全球化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我们一方面看到全世界都看同样的新闻,甚至在同样的时间看同样的节目,或者在地球的两端,人们在通过网上聊天等等,或许这就是人类智慧所在,在城市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发展的竞争中,“城市地方性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或者说是一个城市必须主动建构的城市目标形式之一。“学术界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对全球化的普遍兴趣,尤其是对全球化理论的兴趣的提高,都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全球化不是一个没有严重模糊性和局限性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全球化的一个定义开始,‘行为活动的世界性扩散、洲际关系的扩张、社会生活全球范围的组织以及共有的全球意识的增长’……一种新型城市,全球城市正在出现,并引起人们大量的思考和研究。全球化已自然而然地引起那些从事商业的人们的极大兴趣,特别是新的全球市场出现以及伴随而生的意识形态”。(4)乔治·里茨尔对全球化的个人解释,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在全球化面前,中国和中国的城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包括如何认识和评价全球的发展问题。乔治·里茨尔也强调,在全球化的发展中,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全球数字鸿沟。还有全球化与宗教、全球犯罪、全球恐怖主义以及全球与贫穷的联系等等。人们关注的核心是全球化的道德和伦理的演变。同时,还有学者提出了与全球化相关的问题,“全球性的变化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同质性,还是越来越多的异质性,还是两者的混合”?“本地性与全球性是一个什么关系”?(5)学理性探讨的价值在于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反思,而我们在学理性探讨的同时,还要提出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所以才提出地方性的城市个性和地方性的“城市文化资本”的概念。基本的主张应该是在主动融入世界全球化的主潮的同时,地方性的城市文化、草根文化,在坚持的同时创新,让全球化的浪潮更加丰富多彩。
这首先是因为,全球化是一个永恒的过程。马克思曾论及太平天国对世界的影响,也曾论及鸦片对中国文化的刺激与中国人的觉醒。似乎当时太平天国的行动冲击着世界的经济与结构,当时已经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世界一体关系,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科学认识观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东方经济形态的每一步发展,都与世界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并产生巨大的作用。”(6)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他说:“中国的革命将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将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场面:中国在西方世界引起动乱,但西方列强则借助于英美法等国军舰在上海、南京和运河口建立‘秩序’。”(7)在这里,马克思说的中国革命是指当时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这一运动受到马克思的高度重视。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副产品”就是中国对欧洲经济的发展产生经济影响,这种影响所带来的结果之一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这一评价把世界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一个多样性发展的世界,而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不变的社会形态。加利福尼亚金矿是1848年发现的;澳大利亚的金矿是1851年发现的。马克思把这些世界范围的经济资源的发现也视为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一个动力源,因此他认为这些发现促使“欧洲从革命震动转入了工业热潮”。(8)而且“这些发现对新兴国家的殖民都将有重大意义”。(9)马克思在直接评价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时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的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10)这些论述也正是抓住了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联系。(11)马克思所说的是160多年前的世界关系,到了21世纪的2008年1月的世界,当花旗银行赤字消息披露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股市全球性下跌……美国攻破伊拉克的电视直播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全球本地化”、地方文化的混合性,是这个时代的表征:“全球本地化的另一个同义词就是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这个术语一般指的是混种的人,但它已被延伸到‘语言的克里奥耳化’这一概念……克里奥尔化与混合化经常可以相互交换使用。”因此,下面的例子或许可以用来说明这两个概念(以及全球本地化的概念):“坐在伦敦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里(现在,它们在那里非常普遍了),伴随美国的‘海滩男孩’乐队的演唱《但愿她们都是加利福尼亚姑娘》,喝着一位阿尔及利亚的侍者送上来的意大利浓咖啡。”(12)
但是,当我们透过这种全球化的浪潮看过去的时候,我们发现,也正是因为全球化给地方性的成长创造了新的前提和土壤。当世界的一体性、即时性、同时空性、网络性给人们以现代生活的时候,一部分社会达人正成为“城市地方性文化成长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如城市地方性符号文化的发展、城市民族性的文化表现、城市人个性的主张与行为等,都已经成为地方性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当人们面对全球化的文化大潮袭来时,似乎所有的城市与民族都创造新的民族文化与世界大潮相抗衡,如某些国家在举办世界全球化象征的奥运会时,其开幕式都在强化国家特有文化、民族文化及地方主义的城市与特色文化,似乎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国家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形成两种并行的文化行为:在主动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同时,又自觉地建起一座思想与文化的“大堤”,抗拒全球化浪潮的袭来,似乎每一个城市既需要这种世界性的全球化浪潮,又怕被这个浪潮所吞噬,并以自己的地方性与全球化抗争。这或许是人类文化“二律背反”的文化矛盾与行为,地方性文化的城市,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事情,而是全球城市化整体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要么,城市个性在世界的全球大潮当中丧失殆尽;要么,通过城市地方性精英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创造城市地方性文化与特色,开发“异质性”的文化体系,形成城市新的成长动力。“城市地方性主义”不是强调封闭性,而是强调地方性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可能性,并在世界整体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很多城市不了解自己城市的地方性文化、不了解自己城市的地方性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作者曾对几十座城市进行过城市整体定位和文化脉络的挖掘整合,包括城市整体形象要素的整合,当我们深入调查、挖掘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源要素后,当地的人都很惊讶,往往会说:“你们挖掘出来的这些文化,我们本地人根本不知道!”应该说,这种情况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城市地方性文化的创造要强调具有本土化特点的“人本主义”精神。我们提出的“人本主义”的精神文化是与早期西方提出“以人为本”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在现实社会里“人本主义”不仅仅强调“人的核心价值”,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永续发展价值。事实上“人本主义”思想不完全是本土化的文化基因符号,而是费尔巴哈针对“神本主义”提出的“人本主义”思潮和文化,“人本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个人与群体价值,这一文化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发展以经济利益最大化前提发展的企业来说,强调“人本主义”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但是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就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模式来构建,因为,城市是市民社会的家园,城市是城市公民的住区,同时,城市又是人类聚居在一起的一种消费模式,特别是传统的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发展模式,而现实的城市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对城市发展仅仅强调“以人为本”,自然的结构与资源就不可能与城市形成嵌入性的结构关系。城市发展区别一般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同时,城市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创造过程,因此,张鸿雁教授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为本”(13)的城市发展理念是21世纪城市定位的一个主线。这种理论模式与“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14)在本质是同一种战略,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就是创造全新的生态概念和生态文化,让城市形成循环社会型的发展结构,能够真正参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整体社会关系循环,如是,城市将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但是,比较分析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虽然多数城市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多数城市对生态城市没有完整科学的认识,城市定位在理论与实践的实施中,“生态城市”几乎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因此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概念,可是当你问及:你的生态城市是什么样?生态的特色是什么?怎么表现生态城市内涵?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不能做出有效回答。如果仅仅以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森林等作为生态城市的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城市把城市多种树就看做是生态城市了,这也是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一个典型问题。所谓生态城市特色应该有这样的假设:如,城市是典型的田园城市,在“拼贴城市”的结构中,城市中可以看到田园般的风光;或许你的城市是森林型城市,山和湖泊在城市中间,城市掩映在森林之中,城市倒映在湖泊之中……2008年1月对东京、大阪、京都、神户等城市考察,或许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缘故,在城市闹市区和某些高楼林立的地方,随处可以看到建筑顶部、外部和内部多层次的立体的绿化,特别是看到现代建筑之间稻田和菜田的存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用现代眼光看到这种城市,可谓是别有洞天,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境界。
当然在城市的整体发展中,特别是在城市的生态结构中,真正体现一种生态依存的关系和生态表现,生活其中的人,能够恪守消费道德,每一个都能够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成为社会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如在东京的近郊区就有狐狸生存,在东京的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都有原生态的发展空间,这些发展都应该是需要我们学习和探讨的。
在中国的文化中寻找城市定位,就必须要了解传统城市形象定位的思维方式。《易经·系辞上》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还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里的“立象以尽意”的“象”可以有多种解释,既可以理解为“形象”和“象征”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形象感受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又载:“夫象,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文质论》:“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观来看:在地上的东西是可以触摸到的,故称为“形”。在天上的东西只能观察或只能感觉到的称之为“象”。从一般的认识观来说,形象是一种表象,这种表象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初识”、“浅识”、“浅尝”的感觉,或者说是“因为误解造成的”。作为一个城市来说,美好的形象来源于美好的“集体记忆”,而美好的“集体记忆”的形成,是一个城市美好品质的结晶,也是社会整体认同的文化表象。
对任何一个城市定位的创造性开发,都必须要知晓这个城市的唯一性文化资源,梳理出世界性的唯一性资源、国家性唯一性资源、省域范围的唯一性资源,或者是某种区域性唯一性资源等。具有某种创新性的城市定位策划,一定是犹如一根金线,通过创造性智慧表现,把城市的唯一性的文化资源进行“穿结”、整合、创造,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并赋予新的生命力。“在城市中,生活的韵律似乎是在物质化与灵妙化二者之间摇摆:坚硬的构筑物,通过人的感受性,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将主体同客体联系在一起;而主观的意念、思想、直觉等尚未充分形成时,也具备了实际构筑物的物质属性,其形体、地位、构成、组合,以及美学形式,都扩大了意义与价值的范围,否则,便会被淘汰。因而,城市设计就成为社会的物质化的过程的极点。”(15)城市定位就是一种典型的设计过程和结果,并用以指导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把已经忘却的事物与文化重拾起来,给已经固化的文化和事物赋予新的生命,这就是城市定位的“城市文化资本”运作与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