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本土化城市理论体系与方法的建构——真理性探索的挑战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畅想法国城市社会的发展,勾勒出传统农业社会与传统农民的消亡,为现代城市社会提出了市民社会的理想模式。没有农民的城市社会已经在中国发生,如深圳曾第一个提出中国没有农民的城市概念。世界大都市的发展,七大都市带的形成,城市全球化给我们以新的视点,城市正在出现结构性变迁,再城市化正改变着我们以往对城市的认识观,新技术发展让我们有了认识城市的新工具,21世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重新定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矛盾:
一是城市定位的未来发展与现实需求的挑战。我们强调城市定位是为了寻找城市的“终极人本主义”价值,那么我们必须思考城市的人本主义观念的时代性。面对未来十几年5~6亿农业人口进城的巨大的历史变迁,城市发展战略决策方式要改革,特别是应该提出对应性的政策和主张,至少是在消除“多梯度城乡差异”的意义上进行城乡“三维立体整合规划”,构建一个未来型的“城市农业”、“城镇农业”和“城市人农业”为主的城市市民社会,这应该是城市终极定位的模式之一。
二是城市定位的城市本土化形态创新的挑战。即在什么样的理论与原则指导下,开创中国城市本土化形态的创造?中国本土化形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处理中国城市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关系?中国城市本土化形态的创造应该由谁来主导?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倡导,还是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而我们的主张是,城市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政府应该是中国城市本土化形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三是城市定位的功能认知与创新的挑战。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结晶,其发展过程是有其必然性增长机理的。中国的城市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的发展,再从次生形态至现实样态,既有中国城市特有的历史特点,又有世界上与其他城市一样的成长规律和功能:①城市的“开放性的适应性功能”;②“城市的财富积累与资本化功能”;③城市作为文化容器的文化选择与存储功能;④城市内在机制形成的创新功能;⑤“城市世俗化的整合功能”;⑥“城市社会循环累积因果功能”;⑦“城市的结构性无限性增长与扩张功能”;⑧“城市作为地域生产力的功能”;⑨“城市文化资本的功能”;⑩城市集聚与扩散的空间生产与整合功能等。在城市的属性变迁中,伴随人类整体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功能在不断发生新变化,“新都市主义”、“后都市主义”以及“城市空间价值性与商品性”等都是在新时代发展下表现的城市基本特质和发展势态。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理解城市的这些功能、特质和生长机理,才能够充分理解城市,并驾驭城市的规律,才能寻找到城市应有的定位,成为城市定位与发展的科学创造者。
四是城市定位与城市管理传统观念破除的挑战!能否创造既有中国本土化文化模式,又有个性的城市定位,这不仅需要现实中国城市形态理论有所突破,还需要在城市管理模式上形成创新机制。当代中国的城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价值存在模式和管理思想,城市既是行政管理中心,又是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城市是一个典型的“科层体”,以行政管理模式来推动城市的发展。现代的城市发展必然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向“城市客户型管理模式”转型,从城市行政控制型的城市经营向“城市行销型”转变。
五是城市定位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终极理念的挑战。中国有没有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有没有本土化的城市理论与规划方法?显然在这一方面是不充分的。在汲取世界城市规划理论和精华的同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创造中国式的规划理论范式?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最终是为了什么?城市规划本身不应该仅仅是物化的规划,更重要的是人的规划,如前述伦敦在其规划中强调“让人们充满选择机会”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定位,这是一个市民社会意义上的规划理念。
六是对城市定位新型理论真理性探索的挑战。对新的城市理论能否有包容能力?在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城市规划理论、城市形态理论的学派和不同的理论观念的冲突与辩论!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缺乏城市形态、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的民族化和真理性探索!能不能容忍、认同城市形态理论与中国式城市规划理论的创新?还是完全采用西方的城市理论?正如我们当代中国有些城市推行的“洋人规划”和“洋规划”一样,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丧失个性、丧失民族城市形态的城市设计应该休止了!城市规划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规划,应该是由多学科参加、多学科视角论证的,其学科综合性应该包括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建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学等等不同学科。当代中国的城市规划相关要素整合的研究不充分,很多规划没有经过历史和时间的验证就获奖了。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往往因学科的差异,而缺乏对话与研究的平台,因此,创造一种典型的学理性的研究方式与模式,给城市管理者以可操作的城市定位理论与方法,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城市发展中的一切变化,都需要政策和策略的调整与之相适应,需要新的城市知识武装城市管理者,这也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一种认知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