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策划唯一景观,形成冲击认同
任何城市都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并不一定能构成认同。公众在感知景观时,或觉标新立异,或有似曾相识之感,抑或麻木不仁,这主要源于城市景观冲击力的缺乏,以及由此形成的冲击性认同或瞬间认同的不足。
按照社会认同理论,认同是在分类、比较和积极区分的原则上建立起来的。当公众徜徉于城市景观之间,感知其景观所带来的城市定位(分类)、与其他城市相比的异质性特征(比较)以及人与景观相衬之下的自我归属感(积极区分)时,景观才有可能激起公众对城市的认同。所谓策划城市的唯一景观,也即希望城市通过确立独一无二的景观,在最短时间让公众满足其分类、比较和区分的认同理性,最终形成冲击性认同。
其实,大凡有一定综合实力、对区域有辐射力的城市都渴望策划城市唯一景观,由此各种冠以“最高”、“最长”、“最多”、“最亮”的景观频频出现在城市,甚至有些城市为能在较长时间坚守这一“最”,不惜无限延长其施工时间,不停刷新原先确立的设计方案,来确保某一景观之“最”,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一景观策划,相反其策划的韵味荡然无存。
既然是唯一景观,其独特性必不可少。独特性的来源可以是城市的历史遗存,如北京的长城;也可以是城市策划者的度身定做,如巴黎的拉德芳斯。北京的长城由于其千年缔造的声名,以及世界唯一的地位,它所形成的冲击性认同早在攀登它之前就已形成,再加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民间俗语,满足了人们“积极区分”的认同心理,从而加固了冲击性认同的基石。拉德芳斯没有那么幸运,大拱门造型的超意识流定位在策划之初就遭受非议,但由于它串联传统与现代的区位,博物馆等文化功能区与商业功能区的浑然一体,在20世纪中后期新旧城市如何交融的困顿之下,拉德芳斯逐渐成为一道区隔新巴黎和旧巴黎的亮丽风景。
城市唯一景观的时效性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今天的唯一可能变成明日的蜂拥而起。城市策划者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的智慧,有时还需要跨越时空的灵感,甚至还需要有承担千夫所指的勇气。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公众淡忘、忽视,乃至认同消失都很正常,面对唯一景观的策划,其实需要至少百年经久不衰的印证,所以只有当瞬间的、冲击性认动转化为历久铭心的长效认同,唯一景观才能真正驻足城市,滋养公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