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农村人口数量大、素质低的背景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的一个基本战略问题,可以这样说,中国的问题根本上就是农民问题。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制定,不能离开这一根本问题。
1)数量巨大的农村居民需要小城镇提供现代化服务
9亿农民,2.3亿小农户,人均土地0.5 hm2,这是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国情。尽管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大部分人口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停留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之中,仍然是小农经济为主,不大可能把大量的农村过剩人口转移进城市。到2020年中国大约有6亿人生活在城市,仍会有7亿人生活在农村。即便到2050年,我国能够实现75%的城市化水平(虽然有的专家认为我们不可能达到这一水平),届时,仍然还有3亿~4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必然需要小城镇为其提供现代化的服务。首先,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离不开小城镇。虽然城市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许多服务,但这些服务一般是在较高的规格和层次上进行的。由于农户经营的分散性和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加上我国城市数量少、分布不均,城乡间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大量的直接与农业、农民打交道的服务内容必须依托更贴近乡村的小城镇来完成。例如提供市场信息、提供农业生产保险服务、销售农业生产资料、提供良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机修理、农产品收购储运和初级加工等,都需以小城镇为据点。其次,由于我国乡村聚落在空间结构上人口规模小、布局零散的特点,面向农村居民的现代化的生活服务设施只有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城镇才能真正实现良性运转,也才能够服务尽可能多的乡村居民。
2)为避免农村人口过快涌入大城市,小城镇必须发挥分流作用
根据推算,如果到205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当前的36%左右提高到75%,每年将有1 200万~1 300万人从乡村进入城市,如果像许多拉美国家一样形成一种移民向大城市集中的单一模式,数量如此众多、素质偏低的农村人口对我国大城市将产生巨大冲击,将会加重已经出现的城市病,导致治安混乱、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等等问题,最终严重地阻碍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大城市的发展。因此,小城镇必须充分创造条件,吸纳、集聚农村人口,缓解大量涌入的农村人口对大城市带来的冲击。
3)为避免相对高素质的农村人口过快流出农村,小城镇必须发挥截留作用
城市化过程中每年从农村流出1 200万~1 300万人,这将给农村社会带来3个方面的影响。①大量流出的主要是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力,这将从整体上降低农村居民的素质同时提高老龄人口比重,使本身素质较低、老龄化较快的农村地区雪上加霜;②人口流出之后更进一步降低了本已偏小的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同时会出现大量的空心村,浪费了土地,增加了基础设施的公摊成本,降低了效益,影响到农村现代化进程;③流出的这批人不仅带走了技术、技能、劳动力,还会带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大批资金,使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本身紧缺的生产要素更为紧张。为了避免或缓解上述问题,必须也只能由小城镇发挥截留、集聚等作用。首先,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有利于截留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及其携带的资金,利用其贴近农村的特点使这些宝贵的生产要素为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服务;其次要创造条件使农村居民向小城镇集中,改善当前农村居民点规模小、现代化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
4)就业压力
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人口仿真模型预测,在未来的20多年里,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从2000年的8.7亿人,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10亿人左右,而且这种上升趋势将持续到2025年,在此之后中国的劳动人口规模才会出现逐步下降趋势。我国的城镇人口从1990年的3亿增加到2003年的5.24亿,城镇化率从26%提高到40.5%,年均递增1个百分点。尽管近年来城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未来转移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任务仍很艰巨。目前,中国的农业就业仍占就业总量的50%,农村人口仍占人口总量的60%。这意味着,从2000年算起的未来20年里,每年要创造800万个非农就业机会,转移1 500万农村人口[4]。更为严重的是在人口增长的同时,生产工艺的高技术化使得经济规模的扩张对就业压力的缓解作用日趋衰减,而且自然条件的限制作用使得经济规模无法长时间保持扩张。在这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缺乏现代化生产技能的劳动人口就业前景更加黯淡。在高效率、技术化的社会里,这些低素质劳动力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可能根本无法进入日趋高技术化的产业系统,从而被永久地排挤出日趋现代化的主流社会。因此,有人说,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第一大矛盾,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就业问题。无论怎样决策,都应该把它作为第一国策来考虑,任何具体部门的政策安排也都不能脱离就业来考虑。小城镇战略的制定也不能脱离这一基本国策。
要解决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必须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且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不高。据测算,每一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的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的2.5倍,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大企业的10倍以上。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小城镇的比较优势所在。
实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在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机械、建材、纺织、采选、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部门20多年来一直居我国乡镇工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前10位,尤其是建材、采选行业,尽管比较利益不高,但却一直占据着产值和就业部门的前列。1996—2001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全国乡镇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5.5%。从事工业、建筑业、环卫、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人数占外出就业农民的80%左右。这是与小城镇的比较优势相符的。对我国大多数小城镇来说,就近获取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将长期存在,同时城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所留出的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的继续扩大、农民收入的提高带来的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也为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相反,随着我国进入高成本城市化时代,大城市由于高地价、高劳动力成本和高税收而不断排斥附加值相对偏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因此可以说,小城镇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载体,这样也有助于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小城镇产业战略的制定要从财政、金融、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为这一载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