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与城镇化转型

经济与城镇化转型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同城市层次的影响是不同的,已有的研究结论似乎全部是支持大城市发展的,即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世界级城市的形成,有利于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全球化改变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传统分布模式,使劳动力对外资高度依赖,国际资本的转移对民族工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济与城镇化转型_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

1.2.3 经济与城镇化转型

1)经济转型

我国经济转型首先表现为经济由内向发展转向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同城市层次的影响是不同的,已有的研究结论似乎全部是支持大城市发展的,即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世界级城市的形成,有利于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全球化改变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传统分布模式,使劳动力对外资高度依赖,国际资本的转移对民族工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化和加入WTO对我国的各级别城市的发展机会在制度上应该是均等的,但大城市的特殊优势和外向联系的基础以及我国城市的等级观念,使得各个级别城市的实际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反映在外资吸引仅仅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城市。中国的大国现实要求中国不可能完全依附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必须保持经济的独立和完整,相应要求城市体系一方面要参与国际竞争,建立世界城市,使之成为我国联系世界的新节点,更重要的是我国要凭借这一批世界城市,构建新的城市网络体系,进一步融合到全球化之中。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持续成功地推进了市场化改革和高速工业化进程,经济连续20余年保持高速增长,人均GDP从1978年不足100美元到2004年超过1 000美元,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6],目前正在经历着最深刻的转型。最突出的是由以“物”为中心,强调以GDP的“经济增长至上”转到“社会发展优先和全面综合发展”,并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转折性特征:一些重要资源国内不能自给;国内产业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增长动力有可能逐渐减弱;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差距拉大导致保持稳定的压力加大;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利益关系发生重要变化。这表明我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在未来增长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从工业化理论看,如果基于钱纳里(H.Chenery)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7],虽然由于研究人员对诸如人均收入、GDP结构、工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等判断指标的选择和具体计算方法上的分歧,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判断,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到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进入到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工业化中期阶段。从贸易角度看,一项分别对中国和日本、美国等国的贸易竞争指数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中,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竞争优势较弱。

我国的经济增长战略应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因为工业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大国的国内市场需求支撑力巨大、生产梯度推移效应依然存在、产业升级的发展空间广阔等因素,经济仍然将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三次产业的定位要有所调整: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发生了变化,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以工促农”,其使命主要体现在对工业发展的市场贡献方面,而第三产业既要成为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又要推进我国产业间结构的高级化,为进入新的现代化阶段——由工业强国到服务业大国奠定基础。

2)城镇化转型

发达国家今天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期和信息化时期,建立在掠夺被殖民国家和掠夺、透支世界资源、能源及财富基础上的城镇化已经完成。到20世纪中叶时,西方主要国家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情况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日本20世纪60年代达到70%,韩国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77%。在世界基本秩序确定后,发展中国家要顺利推进城镇化进程面临各种已经变化了的环境,难度增加,要想在短期内追赶,只有透支本国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红利等。“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时代”等,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使城市和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性能等均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影响着城镇化的集聚和分散方式,城市组团、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中心、农村变迁等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使城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新的内涵,也使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和经验的借鉴性大打折扣。

2002年,我国共有城市660个,其中: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5个,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30个,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64个,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25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26个。此外,还有建制镇20 600个。1978—2002年,中国的城市数目和建制镇数目分别增长3.46倍和9.48倍。2003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0.5%,而按照刚刚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6 157万,占总人口的42.99%。在沿海地区出现了面积占国土2%,人口却占全国14%的3个都市连绵区。2000年以来,城镇化水平每年增长都在1.44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水平从20%提升到40%只用了22年。预测到2025年,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城镇化是各类矛盾凸显,并交织在一起的城镇化:不仅要与工业化同步推进,而且还面临信息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既要扩大人口规模和就业能力,又要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几个世界城市;还要防止不顾客观条件、人为加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病,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我国城镇化的道路,基本走的是一条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道路。1953年的城镇化方针是“城市太大了不好,要多搞小城镇”,1980年定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和小城市”、“小城镇大战略”,2002年调整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关于我国城镇化的目标,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曾经做过预测。可以归结为表1.1所示的高、中上、中下、低4个方案[8]。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情况,城镇化水平每年平均增长不超过1.0个百分点,以0.6~0.8个百分点为宜,超过1.0个百分点就会有风险,甚至出现不可持续的城镇化。

表1.1 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方案

img1

具体到我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多数学者认同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有巨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我国资源短缺,人均耕地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3%的人口;我国地区差异大。这些都迫使我国城镇化道路应走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子,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应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从而使农村和城市得到同时发展。一方面大量进入城市的农民可以繁荣城市经济,另外一个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也可以使农村的资源更为集约地被使用。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的要点有:①我国应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力争到2020年使城市化水平达到55%,在21世纪中叶达到70%左右。②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将形成全球性城市,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内地将形成若干个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中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发动机。③将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城镇体系和若干个都市经济圈。④县城和重点镇将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承载空间,小城镇成为中国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