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小城镇是都市圈的有机组织部分
1)位于都市圈中的小城镇将成为大城市人口和产业迁移的载体,限制大城市的蔓延
小城镇是都市区和都市圈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之间是一种包含关系,是一种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关系。位于都市圈中的小城镇受大城市的强烈影响,分担着城市的相应功能,对限制都市蔓延,遏制大城市病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类小城镇可分为2类:
第一类小城镇又被称为“卫星城”,具有明显的城市扩散特征。它环绕于大都市周围,一方面分担市区的相应功能,吸引市区人口和产业向卫星城转移,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和空间压力,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许多发达城市的卫星城已经成为区域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承担本地区的综合功能,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大城市的影响力向乡村腹地传送,成为城市功能的放大器。
第二类是一些距大城市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但又与中心城区保持着较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具有一定规模和区位条件的小城镇,将可能成为新市镇。新市镇就是经过综合规划,在大城市郊区建设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能为居民提供较完善的生活条件和充足的就业机会的新兴城镇。从广义上来讲,新市镇还包括在远离大都市的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的新兴城镇,它们是区域性的中心城镇。一般而言,新市镇作为大都市郊区的区域性中心城镇,对疏散大都市工业、改善大都市生态环境、控制大都市人口、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新市镇对推动乡村地区的城市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新市镇建设试图在大城市郊区化与乡村城市化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发挥疏散、减压和集聚、辐射的功能。一方面吸纳母城扩散出来的人口和产业,由于其相对于卫星城来说能提供更为完善的城镇服务功能,可减轻母城之间的通勤压力,进一步提高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吸纳郊区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和产业,避免对大城市造成冲击。正是由于新市镇建设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我国许多地区已将其列上日程,一些发达地区已经着手大力推进。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为一些具备条件的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2)小城镇是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基层单元
现代制造业一般在空间上要以城市为依托,但是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劳动力成本趋高,已经不再适宜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城市将成熟的已经标准化的产业扩散到周边中小城镇直至小城镇,所降低的直接生产成本,超过了可能增加的交易成本或流通费用;而自己集中资源用于收益率更高的创新产业发展,并在这些产业变“成熟”之后转移出去,进入下一轮创新活动,从而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递进和分工。这是中国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战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一些依托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经营软环境好的小城镇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承担了制造业梯度转移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