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分工和转移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产业分工和转移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理论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梯度转移论认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区域性梯度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产业转移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产业分工和转移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_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

7.1.1 产业分工和转移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1)产业转移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1)产业转移理论

所谓产业转移是指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系列乃至一个产业类别的生产系统,整体上从一个地域空间转移到另一个地域空间。国内外对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雁行模式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国际投资区位理论及国际贸易理论等等。其中对小城镇产业发展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Vernon)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4个阶段。此后威尔斯(Wells)和赫希哲(Hirsch)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包括新兴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2)产业转移理论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梯度转移论认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区域性梯度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产业转移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尽管理论界对梯度发展具有不同的认识,但从现在已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来看,小城镇与周边大中城市之间、小城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区域小城镇之间都存在着产业和技术梯度,这是明显的事实。因此,小城镇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是属于转入区或接受区,大中城市、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高梯度位置,在合适时机将内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小城镇,这样,既可摆脱包袱,充分利用沉淀资金,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

对于作为转入区的小城镇来说,产业转移不仅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而且会通过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提高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带来地区经济的繁荣。首先,产业转移将可以增加小城镇的就业机会,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其次,产业转移将直接增加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扩大该产业的产出量和市场份额,由此带动整个小城镇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转移不单纯是资金的注入,而且往往伴随着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扩散,因而它将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第四,大量的相关企业在同一地区集中,将有利于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并增强地方产业的配套能力,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链体系,从而产生集聚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小城镇必须创造条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小城镇在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必须要警惕一些陷阱,如环境陷阱,一定要有所选择,避免引进严重污染项目,还要避免技术陷阱,不要一味想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向小城镇转移的产业受小城镇所处的梯度所限,多是由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创新能力不强,一味强求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自然脱离实际,但如果因此就不考虑项目的技术水平情况,结果对小城镇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小城镇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既清醒认识本区域所处的产业发展梯度,也要追求关键行业、关键部门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选准一些具有相对优势、能迅速壮大的产业,集中有限资源强力推进取得突破,通过企业“点”上的聚集形成产业链,再通过“链”的延伸扩张培植产业集群,最终带动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2)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1)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分工贸易理论,最先是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而提出来的,后来被区域经济学家用于研究区域分工与贸易。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利益理论,以及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有一定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若按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但绝对利益理论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可言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比较利益理论解决了绝对利益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认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两类国家或区域可从这种分工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比较利益理论发展了区域分工理论,但它不能对比较优势原理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且与绝对利益理论一样,它是以生产要素不流动作为假定前提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分析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时,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个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处于有利的地位。

(2)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根据区域分工贸易理论,每个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处于有利的地位。我国小城镇虽然在资金、技术、政策资源等生产要素上存在欠缺,但在土地、廉价劳动力、一些原料如农副产品等资源丰裕,环境承载能力也相对较大。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发展相应的产业,规避自己的劣势,就能在区域竞争之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同样,在运用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对小城镇产业发展进行指导时我们也需要认识这种理论的不足之处及其有可能因此对小城镇带来的误导:①该理论舍弃了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从而把比较优势当成是绝对和不变的;②在分析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不够充分;③完全没有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④对自由贸易和排除政府对贸易的干预的假定等与现实不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