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1)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经济实力增强,产业支柱凸现,发挥了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振兴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小城镇镇区的企业数量与结构决定了小城镇的经济实力。2002年,全国的建制镇聚集了1.2亿非农业人口和大部分乡镇企业,它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5%,外贸出口的33%,工业产值的近50%。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的财政收入、乡镇企业缴纳税金和居民年末存款余额分别为1 136万元、935万元和8 008万元,比1999年分别增长57.8%、53.5%和27.4%。其中,江苏省和浙江省建制镇农村经济收入占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已分别超过90%和80%。
据乡镇企业统计预报[1],2003年,从业人员年末数达1.35亿人。全年乡镇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9 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比上年增加5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5%;农民收入净增部分的50%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超过28%。另外,乡镇企业已累计吸收400多万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为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趋紧。与城市企业相比,乡镇企业的总体实力无论在企业整体素质,还是在产品竞争力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乡镇企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从1990—1998年,乡镇企业利润增长幅度下降非常明显,其盈利水平也在下降。同时,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1986—1990年,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平均增长45.07%,1991—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63.48%,到1998年下降为8%,到2004年逐步恢复为20%。相比1991—1995年,出口对乡镇企业的拉动作用减弱。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速度也在减缓甚至下降。
2)产业结构特征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非农产业发展相对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快于农村非城镇地区。但小城镇自身结构上的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突出,总体上小城镇产业结构主要特征是:
(1)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小城镇第一、二、三产业是一个“纺锤形”结构,两头小、中间大,而且工业基本上与城市工业结构趋同,形成“第二工业体系”。据统计资料分析,乡村集体工业内部34个行业产值结构与县以上工业34个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高达0.824 1。
(2)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技术门槛较低。据统计,机械、建材、纺织、采选、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部门20多年来一直居我国乡镇工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前10位,尤其是建材、采选行业,尽管比较利益不高,但却一直占据着产值和就业部门的前列。1996—2001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全国乡镇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5.5%。从事工业、建筑业、环卫、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人数占外出就业农民的80%左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为小城镇积累了大量资金,也是小城镇主要的创汇产业。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1996—2001年间,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食品、饮料、土畜产品、纺织、服装、工艺品、手工编织)出口额占同期乡镇企业出口总额的60%左右。
(3)与农业关联较弱。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schman)的产业关联理论,只有具有后向连锁的产业,才能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地发展。在我国乡镇工业的10大部门中,只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纺织、缝纫工业对农业有“后向效应”,但比重不高;机械、化工行业中的部分工业,如农机、化肥、农药等,与农业有一定的关联度,但仅能产生“前向效应”,其余部门与农业关联度较小。
(4)从布局上看,“天女散花”式布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乡镇办的在乡镇,村办的在村里,组办的在组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表明,乡镇企业办在村里的仍占92%,办在镇上的只占7%,办在县城里的仅占1%。目前,受投入渠道少、土地政策制约和小城镇规划滞后等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仍有许多困难。到了2004年,情况并未有大的好转,80%以上乡镇企业在自然村落,1.25亿职工仍有9 800多万处于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两栖”之间,职业转移并没有与空间转移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