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南京的城市面貌有了新的变化,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有较大的显现,同时南京也拥有明孝陵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山陵这样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面临的矛盾与问题_科学发展观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二、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南京城市格局独特,山水资源丰富,但城市个性魅力张扬不够,市民作为南京人的自豪感不强烈,提高城市宜居品质任务艰巨。南京历史文化悠久,科教资源丰富,但在全国叫响的文化品牌不多,转化的科技成果偏少,提高城市品质任务还很艰巨。

1.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不强

虽然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基础条件较好,但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然较弱,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较多的问题。历史文化资源经营仍是各自为政,资源开发利用条块分割,整体开发的积极性不足,导致历史文化资源没能有机地整合起来,整体形象的塑造不突出。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南京的城市面貌有了新的变化,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有较大的显现,同时南京也拥有明孝陵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山陵这样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但是用国际的眼光来看,南京文化旅游景点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显不足,世界级的文化旅游精品景点不多,城市的整体特色也不够鲜明,历史文化内涵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世界历史文化品牌形象还没有真正形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相应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少完整的建设与保护机构,法律法规的控制力也不强。如老城在建设中,一些建筑一再突破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底线,导致建筑容积率和密度过大,破坏了环境的合理容量。甚至个别高层建筑建在景观特色的敏感地区,造成对老城的永久性破坏。老城建筑风格也没有法律法规约束,建筑的形态、风格和色彩缺少城市设计层面的引导和控制,整体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城原有的肌理和尺度,减弱了山体在老城中的主导作用及自然与老城之间的有机联系。

2.核心品牌效应仍不明显

尽管南京市十分重视城市品牌的塑造,对城市品牌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但从整体上来看,南京城市品牌效应还不明显,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仍较有限。一是城市的核心品牌还不突出。虽然城市品牌建设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城市形象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独具特色的各类核心品牌还不突出。如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等展会,与同类城市如大连国际服装节、杭州西博会、长春汽车工业博览会等相比,展会品牌效应还不突出,在国内影响力仍较有限。二是对外宣传整体策划水平还不高。近年以“博爱之都”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宣传取得了较大成功,但由于各种城市品牌的整合力度还不够,缺少统一的策划营销,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受到较大影响。三是产业品牌或经济品牌还没有形成。产业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支柱,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根基和最终落脚点,如果没有产业品牌,再好的城市品牌也不可能维持长久。目前南京市经济虽然已进入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但在经济或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还没有形成,直接影响了城市品牌核心价值的形成。

3.创新资源未能完全发挥

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而南京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教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等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与具备的创新资源优势还不相适应,这仍然是南京新一轮科学发展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问题。首先,“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建立健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创新需求对接不够。目前,南京市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由于其科技成果更多关注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领先性,大多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相应的研发,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从而导致成果市场转化困难。同时,企业过多关注经济效益,对关系到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和长远利益的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究较少重视,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研究新技术较少。据调查,南京全市自主创新骨干力量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仅有42.8%,而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何整合高校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资源,共同推进南京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南京面临的现实问题。其次,政府扶持和服务的力度亟待加强。近年,财政用于科技投入数量虽然有了较大增长,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现有的各类担保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运行机制陈旧,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力的释放。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南京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仅为1亿元,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基金至今规模也仅有2 800万元,而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注册资本却高达30亿元。同时,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技术孵化、科技信息交流、知识产权服务以及法律和技术咨询等方面,体系还很不健全。虽然南京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但与创新创业需求相比仍然不够,特别是能提供专业服务的孵化器太少。第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供给不足,创新领军人物、科技型企业家还显缺乏,科技创新的人才结构存在缺陷。与杭州、广州、苏州、无锡等城市相比,南京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比较多,但大多分布在部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在企业工作的“一线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并不占优。特别是缺乏国际化管理人才,缺乏整合科技资源的领军人才,缺乏应用技术开发高端人才。据估计,在南京100多万的人才大军中,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只有1万人左右,人才国际化率约是上海的1/7、苏州的1/2。

4.产业优化升级压力较大

当前,世界产业发展出现了新趋势,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全球化,产业演进呈现融合化、知识化、绿色化趋势,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技术知识含量不断加大,对环保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知识技术含量,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消耗的依赖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南京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比重高、现代服务业比重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的“一高两低”状态,不仅制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而且结构上的不适应性矛盾日益显性化,影响到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85%,电子、石化、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占三分之二。工业结构的重型化导致经济发展的能源和环境压力较大,2007年,工业耗能占到全社会总耗能的80%,二氧化硫排放基本来自工业,工业用地占到年度出让土地的80%。二是经济增长对物质投入与一般性投资的依赖过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率基本保持在58%左右,而广州为26.4%,深圳为19.9%,杭州为41%,都是逐年下降。与南京市产业结构同样偏重的武汉投资率也仅为50%,服务业比重超过50%。按照规划,2010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要比2005年翻一番,如果仍然是沿袭劳力、土地、能源大量耗用的老路,资源与生态将不堪重负,发展将难以为继。三是产业附加值偏低。从现有的产业结构看,南京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恰恰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产业,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行业发展较为滞后。四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南京的服务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比重上升的速度有减缓趋势。从国际比较看,2007年南京服务业占比48.4%,比中低收入国家2000年的平均比重还低了7.13个百分点,仅比低收入国家同期水平高出2.6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服务业内部,尽管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渐下降,但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只占到37%,而北京、上海、广州的相应比重分别为53%、47.3%和46.6%。五是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挑战。南京土地面积在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3位,人均占地面积居倒数第5位;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全国平均水平的45%,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8%。从环境负荷看,南京单位国土面积COD负荷为21.64吨/平方公里,是江苏的2.4倍、全国的15.5倍;二氧化硫负荷为21.12吨/平方公里,是江苏的1.74倍、全国的9.2倍。

5.城市功能结构仍不合理

以筹办“十运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南京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速,城市建设投入保持高强度,完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格局由原来紧缩于主城的单中心发展,扩展到“一城三区”为主体的开敞式框架。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南京城市建设已经转入以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为主导,以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框架迅速拉开,但空间功能分工有待优化完善,“做大”与“做优”缺乏科学兼顾、有机统一。长期以来,南京功能培育与要素集聚主要集中于主城,被束缚在相对狭小的行政区域内,传统产业的转移扩散与新兴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受到限制。城市建设在开发“一城三区”与改造老城上缺乏有机平衡,空间布局不够合理,高效资源低效使用、优质空间均质开发、特色区域常规化发展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带来空间功能的混乱,还会进一步演化为恶性竞争,必将给南京的长期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二是城市建设投入规模较大,但城市特色塑造不够,“重视开发”与“强调特色”缺乏科学兼顾、有机统一。近年来,南京城市建设强度一直保持一个较高水平,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建设的力度空前。但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对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还不够大。例如,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人文景观众多,但是与上海、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许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被迫闲置,甚至被世人遗忘。三是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建”与“管”缺乏科学兼顾、有机统一。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城建资金中用于城市管理的财政性投入不足,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作能力亟待加强。例如,违章占道经营摊点仍是城市管理最难以突破的顽症;渣土车虽然有密闭运输和双限管理规定,但在部分城郊结合部等管理盲区乱抛乱洒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小区、道路违章搭建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部分城郊结合部甚至出现了超大面积违建和涉黑势力违建。对于这些违章违法现象,主管部门囿于人力、物力限制查不胜查,而区、街一级职能部门出于税源经济、亭棚经济等原因又疏于管理和控制,导致此类违章现象成为管理的盲点和顽症。

6.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

随着全面小康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将会更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将更为迫切,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将更加强烈;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更趋多元化,一些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将会集中显现,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突出,特别是对照“五有”目标,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民群众对和谐南京建设总体满意度上升,但对民生工作仍提出较多的问题和期望。通过社情民意调查发现,虽然94.9%的人认为生活幸福或比较幸福,但认为南京整体上已经达到小康的群众比例仅为50.2%,还不算高。同时,群众认为在全面达小康过程中还有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尤其对增加收入、医疗保障、房价稳定、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及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期望。二是民生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均衡问题仍较突出。从群众收入分布看,“一区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个郊县中排名靠后,当地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尚不能享受平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以年龄在45—59岁的中年人群为主的企业在岗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对小康认可度和幸福感均较低,城区中认为收入提高的人群比例反而比农村低。三是群众收入整体提高,但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2年的2.29∶1扩大到2007年的2.78∶1。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0年净增12 084元,增长1.47倍,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3 958元,增长还不到1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数的3.05倍。同时,城市居民之间、农民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而且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城市居民中,10%最高收入组收入为54 282元,10%最低收入组收入仅为5 471元,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将近是最低收入组的10倍。

7.住房保障矛盾较为突出

2005—2007年,南京市本级(江南八区和江宁、浦口、六合)住宅用地供应总量为2 528.3公顷,其中经济适用房714.1公顷,占供应总量的28.24%;商品房(含中低价商品房)1 813.4公顷,占供应总量的71.72%。一是总量不足。2007年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地面积约占全部住宅供地面积总量的21.16%;2008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为150公顷,占全部住宅供地面积总量的17.65%;2009年各类住房建设用地计划供应1 050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200公顷,占总体供应计划的19.05%。据统计,中低收入家庭占了南京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现有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量显然不能满足众多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二是区位偏远。目前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选址位置都较偏远,虽然车次不少,但直达市中心、火车站、长途车站的车次还不多,实际交通并不便捷,长期来看,居住者用于交通上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都很高。此外,在相对偏僻的地区经济适用房往往成片开发,极易造成城市新的贫民区,形成社会阶层的明显分化,不利于城市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三是体系不完备。南京市困难群体及特殊群体住房保障梯度供应体系尚不完善,土地供应只照顾到面向城市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面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中低价商品房。从实际情况来看,中低价商品房适用家庭定位并不准,中低价商品房主要面对拆迁补偿款在20万元以下的拆迁户,是中等偏低家庭,这使他们既承受不了商品房的高价又被中低价商品房拒之门外,成为地位尴尬的“夹心层”。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住房供应体系应主要对应于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居住需求、不同供应对象,建立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住房供应渠道,提供不同形式的住房,满足城市中所有人群的不同住房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